徐素華 宋忠良
摘 要:在建設服務型政府和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成為一個新的熱點話題。本文從理論方面、政策方面及實踐方面分析了政府購買高校體育場館公共服務的依據,并對政府購買高校體育場館公共服務的必要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政府購買 高校體育場館 政策依據 公共體育服務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2(b)-0-02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的頒布,更加體現出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體育鍛煉和身心健康的重視。而我國現有的體育場館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高校的體育場館設施齊全并且種類豐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社會體育資源不足、設施不齊全的困境。文章通過對我國政府購買高校體育場館公共服務的依據與必要性進行分析,為高校體育場館更好地參與及融入我國體育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全民健身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 政府購買高校體育場館公共服務的依據
1.1 政府購買高校體育場館公共服務的理論依據
按照公共產品理論,學校體育場館可以應該為體育公共服務純公共產品性質的服務,但是在當下我國學校體育場館資源難以滿足所有健身者的意愿,所以高校體育場館一般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來提供補貼及采取低收費來保證正常運營。在新公共服務理論中,政府是公共服務過程中的一個參與者。當前我國體育公共服務的供給者主要是政府,但同時鼓勵社會組織及團體的積極參與。高校作為非營利性事業單位,可以提供體育場館公共服務滿足居民的體育健身需求,緩解當前我國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及發展不平衡的這一問題,這也是高校的基本職責所在。
1.2 政府購買高校體育場館公共服務的實踐依據
上海作為我國的一線城市,在探索政府購買體育場館公共服務方面也走在全國的最前線。2006年,上海靜安區開始探索通過政府購買中小學體育場館來向城市居民體育開放,提供社會體育公共服務的新模式。上海市楊浦區利用區內高校體育場館的優勢,摸索出了政府購買體育場館公共服務的新模式。
按照當前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經營模式來劃分,主要包括政府主導型、非盈利組織模式和企業經營模式。楊浦區政府在購買體育場館公共服務時,主要采用政府補貼和合同委托的方式。政府補貼是指區政府通過減免高校體育場館的有償開放的稅收。合同委托是指區政府將服務項目委托給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由政府與高校簽訂協議,確定雙方應承擔的服務及相應的補貼等。
1.3 政府購買高校體育場館公共服務的政策依據
2011年以來,我國十分重視并積極推進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與措施(詳見表1)。這些措施與依據為政府購買體育場館公共服務提供了政策方面的依據與參考。
2 政府購買高校體育場館公共服務的必要性
2.1 體育場館設施難以滿足全民健身發展需要
體育場館設施是開展全民健身的基礎資源。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全民健身的廣泛開展,“健康第一”的理念提出及《“健康中國2030”計劃綱要》的頒布,越來越多的民眾加入到健身行列中來。據2013年第六次場館普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為1.46m2,每10萬人擁有體育場地數量124.5個。而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人均面積為10m2以上,每10萬人擁有體育場地設施超過200個。因此,當下我國體育場地設施難以滿足全民健身發展需要,需要社會力量加入公共服務來加以緩解。
2.2 高校體育場館資源比較豐富
高校擁有豐富的場館資源,到了第六次普查時數量增加到4.97萬個,雖然其所占全國體育場館的比例有所減小,但是場館數量與第五次普查有了大規模的增加。我國大部分高校體育場館更多的是作為體育教學與訓練的場所來利用,而在閑暇時間出現閑置而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為了進一步提升高校體育場館的公共服務功能,國家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文件及法規,積極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學生和社會開放,促進全民健身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柯慶亮.地方政府向社會購買體育場館公共服務操作運營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8.
[2] 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辦公室.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N].中國體育報,2014-12-26.
[3] 王萍萍.政府購買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研究——以廣州市政府購買社區體育公共服務為例[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15(5):41-43.
[4] 畢紅星.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背景下我國大型體育場館開放現狀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31(6):1-6.
[5] 劉璐,李峰,雷敏.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研究——學校體育設施的利用與開發[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5,17(5):163-166.
[6] 劉憶湘,施瑾.全民健身視域下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分析[J].體育科技,2018,32(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