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鯤 ,黃學彬 ,胡雅琪 ,王海豐 ,陳曉燕
(1.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MTA教育中心,海南 三亞 572022;2.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海洋信息工程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電子商務在新時期的應用對解決區域內的總供需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電子商務使得企業的經營范圍無限擴大,而綜合成本卻大大降低了,同時刺激了消費,對整個區域經濟形成了拉動提升;由于成本的下降與消費的增長,使得市場需求變大,為企業提供了增加產量的必要前提;電子商務的應用不斷增加直到覆蓋整個區域后,使得市場小費水平與企業生產規模同步迅速增長等。當電子商務成為主要的市場消費來源時,也逐步對企業的經營優勢形成對比,優勢明顯的企業,甚至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壟斷。海南作為電子商務起步較晚的省份之一,卻具有強勁的推動力,在區域經濟的作用上體現得特別明顯。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發展極為尤為迅速,其發展的成熟程度也成為該地區及產業的現代化標志程度,也是其國內外招商引資的重要的被考量因素。海南國際旅游島以旅游為主體產業面向國際旅游市場,其競爭對手不乏泰國、緬甸、馬爾代夫等東南亞國家,在國際旅游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當中,電子商務的發展所帶來的優勢也日趨明顯。
截至2016年上半年,海南省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趨好的特點。初步核算,全省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 008.95億元,同比增長8.1%,增幅較一季度回落1.6個百分點。在全省主要經濟指標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各區域經濟發展也進入相對平穩的增長狀態,這與近兩年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是分不開的。
據海南省統計局核算處統計數據,2016年上半年,東部地區(海口市、三亞市、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陵水縣)完成GDP為1 269.74億元,同比增長8.4%;中部地區(五指山市、定安縣、屯昌縣、瓊中縣、保亭縣、白沙縣)完成GDP為130.70億元,同比增長8.0%;西部地區(儋州市(含洋浦)、東方市、澄邁縣、臨高縣、樂東縣、昌江縣)完成GDP為597.4億元,同比增長7.2%。三大區域經濟發展總體表現為東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的特點。而從時間坐標比較,三大區域經濟整體表現為2016年上半年好于去年同期,但差于2016年一季度(見表1)。

表1 三大區域經濟發展情況表
近兩年政府大力加快推進海南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后,初步核算,2016年上半年,海南省東、中、西部地區服務業分別完成增加值830.2億元、64.59億元和198.8億元,服務業占本地區GDP的比重分別為65.4%、49.4%和33.3%,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了0.9個百分點、1.1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服務業提升比重占各產業提升比重之首。
從區域內部看,19個市縣中有14個服務業比重同比上升,上升幅度為0.7~4.1個百分點。海口市、三亞市和五指山市等3個市縣服務業比重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54.9%),其中,海口市服務業占GDP比重高達78.7%。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海南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數據顯示,上半年,海南省東、中、西部地區財政預算支出中八項支出合計分別增長19.6%、25.6%和14.8%,同比分別提高2.9、27.6和7.1個百分點(見表2)。

表2 三大區域八項支出完成情況表
2016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總量最大的海口市占全省經濟總量比重為32.1%,經濟總量最小的五指山市總量占全省經濟總量比重為0.6%,兩者總量相差634億元,差距較去年同期擴大59億元;從GDP增速看,上半年增長最快的是保亭縣,增速為11.2%,與增長最慢的東方市相比,兩者差距8.1個百分點,增幅最高和最低地區較去年同期擴大0.6個百分點。
當前,海南省大部分工業集中在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的比重約為57%左右。上半年,西部地區工業增長3.6%,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6和2.8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已從上年的63.7%下滑到52.7%。西部地區工業持續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國內需求不振和外需疲軟疊加的背景下,工業生產下滑勢頭尚未得到扭轉;工業產品需求減少、訂單不足等因素導致主要工業企業產能難以正常發揮,企業產值、效益持續下滑。另一方面,受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補充不足的制約,沒有足夠的增量,依靠現有存量也是難以支撐工業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初步核算,上半年,西部地區工業投資同比下降42.5%,下降幅度較去年同期擴大12個百分點。
受國內宏觀經濟不景氣,尤其是制造業增速回落的影響,大宗貨物運輸需求減少,對公路、水運的貨物運輸影響較大。在上述因素影響下,海南省東部地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趨緩。初步核算,上半年東部地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為91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2.7個百分點,對其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由上年的8.7%下降到5.5%。
另一方面,受批發零售業整體不景氣的制約,東部地區批發零售業對其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減弱。當前,東部地區批發零售業占GDP比重約為12%,其占比居傳統服務業之首。數據顯示,上半年,東部地區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增長2.7%,較上年大幅回落15.3個百分點,增加值增速為2.8%,增幅同比回落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從上年的15.6%下滑到當前的4.2%。傳統批發零售業增幅持續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需求不足、價格下跌,導致石油及制品類重點行業的銷售額急劇下降,對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銷售額影響巨大;二是受集團消費、網絡零售分流及零售網點集中飽和的影響,重點零售企業零售額增速持續下滑。
發揮電子商務的優勢,引導因壯大工業經濟過剩產能供給側減量和結構的調整拓展渠道,全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通過全面增加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形成成本與效益的的結構優化,對企業的實體經營成本實現客觀性的降低,發揮電子商務的低成本優勢,使企業的運營能力與盈利得到提升。政府進一步給企業更大的政策支持,形成特色,打造海南品牌,創造海南特色品牌。
創造優惠條件與引進政策,吸引國內外電子商務優秀平臺來瓊辦分部,甚至是設立總部,充分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及經營模式,帶動本省的電商平臺發展,形成有規模的電商行業群體。鼓勵舉辦形成每年傳統形式的特色節、大型博覽會,形成市場影響力,為其籌集資金提供便利的政策條件。
鼓勵和引導市場經營實體與電子商務的創新和交易模式的轉變,培育新的市場形式,促進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有機結合。建立專業市場的電子商務流程,加快建設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加強市場業主網上交易和市場信息管理功能。依靠有形市場網絡商品的豐富資源和物流系統的優點,鼓勵和支持企業和個人通過B2B、B2C和C2C模式發展網絡營銷。積極發揮網上交易平臺自身的優點,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及支持自有的品牌,促進傳統企業向電子商務化的轉型,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廣泛使用電子商務手段高效拓寬采購、銷售等渠道,向優化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運作模式轉變。
一方面,從發展環境看,在全國轉方式調結構的宏觀環境下,服務業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各級政府對于服務業的發展更加重視;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發展也使得服務業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為城市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主要信息渠道。因此,要著力加快培育發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電子商務、健康養老、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
通過促進傳統消費轉型升級來吸引消費,不斷提高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的消費支出,發展壯大信息消費、旅游消費、養老消費、健康消費、文化消費、金融消費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形成新的發展引擎和支撐。通過培植新興消費增長點來拓展消費,重點抓好海南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普及推廣和平臺建設。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和收入增長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在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同時,更應注意其“后勤保障”,進一步優化和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最大化實現共享資源、互聯互通,使得形成一個強大的網絡的基礎設施體系,進而良性發展。優化物流系統等電子商務的配套服務體系,形成高效、快捷、安全的服務保障體系,對于電子商務的持續良性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依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發展優勢加強電子商務園區、特色小鎮的布局與規劃建設,形成聚集發展、規模是建設,培育現代化的電子商務產業集群。
2016年海南省已經從產業園區、眾創空間、樓宇經濟、互聯網小鎮四個維度共同打造互聯網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一是集中打造以海南生態軟件園、海口國家高新區為核心的瓊北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以三亞創意產業園、陵水清水灣國際信息產業園為核心的瓊南創新創意產業基地,引導互聯網企業園區化、聚集化發展;二是鼓勵海口、三亞、儋州等城市在中心城區規劃發展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研發設計、數字內容、服務外包等樓宇經濟;三是支持有條件的市縣構建一批有效滿足大眾創新創業需求、具有較強專業化服務能力的眾創空間、創業街區、大學科技園等互聯網創新創業平臺;四是支持海口市規劃建設“產城融合”式互聯網產業新型園區—“互聯網產業小鎮”。面多眾多利好的實際舉措,應抓住機遇,商家、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合理利用資源優勢,與政府共創互贏。
重視行業監管,建立行業規則,根據本地特色與實際情況指定切合實際的電子商務行業體系結構與法規制度,以確保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發揮政府政策與行業發展的優勢,給企業以科學的導向性,進而促進國際旅游島電子商務的發展。
政府制定有效的電子商務扶持政策,實現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利于電子商務的發展。發揮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為導向,研究出臺扶持政策,加快電子商務的發展,加大電子商務重點示范項目的扶持力度,優化電子商務環境。改善投資和融資服務體系,應用和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建立風險投資、融資擔保體系并增加電子商務企業的金融支持,探索創新的電子商務企業信用體系,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不管我們是否準備充分,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的浪潮都在滾滾而來,此時此刻,告別了2015年和2016年,海南電子商務發展得到迅速成長與壯大。2017年,海南電子商務發展將進入快車道。2016年,在企業加油、政府推動、互聯網人爭氣的共同作用下,海南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有效推進,但是與發達地區的巨大差距仍然存在,未來將要面臨的發展環境仍然不容樂觀,迫切需要去協同改變和共同完善。2017年,政府和社會都將更好推動海南電子商務企業創新創業事業的發展,營造更加健康的社會發展氛圍,創建更加強勁的社會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竣工一條符合海南的電子商務發展之路,更好地優化和改善海南傳統產業結構,提高海南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更好更快地發展海南區域經濟。
[1]吳有進.海南鄉村旅游市場調研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16).
[2]王鐘莊.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價格月刊,2013,(2).
[3]吳高莉.無錫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
[4]郭凌,耿寶江,周榮華.發展鄉村旅游:解決農村民生問題的一種路徑選擇[J].林業經濟,2013,(1).
[5]農朝幸.農村信息化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旅游電子商務推進模式[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8).
[6]刁志波.黑龍江省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的模式分析[J].對外經貿,2012,(5).
[7]周小勇,吳玉萍.桂林旅游產業電子商務發展戰略研究[J].現代商業,2012,(10).
[8]鄧卓鵬.海南發展鄉村旅游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海口市演豐鎮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2,(8).
[9]呂月珍,孔朝陽.浙江農家樂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現狀調查及思考[J].科技通報,2011,(6).
[10]王海霞.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1,(10).
[11]蔡舒.淺談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海南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策略[J].科技展望,2015,(15).
[12]王玉玉.“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跨境電商發展相關問題研究[J].全國商情,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