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晨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科 副主任醫師
擅長:老年人心血管、內分泌疾病以及各類虛證的調理
專家門診時間:
周二下午(大柏樹總院)
鉛筆 分割線
Q:中醫解讀骨質疏松
A:冬天是閉藏的季節,此時天寒地凍,草木凋謝,動物冬眠,種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地面上一切生機都不見了,所以叫“藏”。此時陽氣潛藏,陰氣盛極,人體的陰陽也與自然界相符,將陽氣漸漸收于內,所以冬季養生應以斂陰護陽為根本,為來年春天的生機勃發做好準備。從五行來看,冬季屬水,五臟之中,腎與水相應,這也說明冬季養生的重點應是養腎。
骨質疏松癥在中醫范疇中是“骨痿”或“骨痹”,腎為精藏之所,主骨生髓,精可生髓,骨髓為生骨養骨之物。若腎精虧虛,骨髓化源不足,致骨脆不堅。補益腎精,祛風散寒,舒筋通絡是骨質疏松癥患者的主要保健和治療方法。而冬天養腎養生非常適宜于骨質疏松癥(簡稱骨松)老年人。
鉛筆 分割線
Q:骨松老人冬季應注意保暖
A:天氣寒冷,防寒保暖是當務之急,骨松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背部的保暖。從中醫講,背部為陽中之陽,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都是從這里經過。督脈總管一身的陽氣,如后背吹到寒風,就會損傷人體的陽氣,營衛不和,易感受風寒。
足太陽膀胱經也主一身之表,風寒之邪侵襲人體時,太陽經首當其沖,會出現風寒痹阻,全身骨骼和關節疼痛。保暖可以多穿件馬甲之類的衣服或鋪好被褥,經常讓背部曬曬太陽,使背部不會著涼,溫通經脈。
鉛筆 分割線
Q:天冷也要堅持運動
A:“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天冷了,還是要堅持運動。骨松老年人晨運最好等到日出以后再進行,日出后不僅氣溫上升,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會減少,同時足夠的光照能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有利于鈣利用和骨骼代謝功能。場地盡量是土地或草地,大風大雪或雨雪天不宜戶外運動,一方面是防止滑跤跌倒風險,另一方面也是防止風寒濕邪,避免呼吸道感染。活動之前,一定要先活動各個關節,以免受傷。
冬季練養最適宜練腎功,達到冬季養腎,斂陰護陽,補腎強骨之效。“吹”字功、摩腰、五行健骨操等都是不錯的養腎功法,非常適合日常養腎。
鉛筆 分割線
Q:骨松老人冬令進補有講究
A:冬令進補是我國幾千年來用以防病強身的傳統。通過進補一些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可以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在體內,并滋養五臟。冬季寒冷,進補食物還是以護陽溫補為上。骨松老年人冬令進補也強調“補腎”的原則,“五色當五臟”,黑色與腎臟相合,所以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烏骨雞、甲魚、海帶、紫菜等都可以養腎氣。
冬令進補還要在保溫、御寒的基礎上,選用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或中醫所說的“溫熱”食物,如狗肉、牛肉、羊肉、雞肉、鹿肉、魚蝦、鴿、海參、乳類等,但除“滋補”外,還要適當補充維生素,如薯類、大白菜、蘿卜等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A,不僅可以補充足夠維生素,還可清內熱也起到“護陽”的作用。這也符合骨質疏松病人的膳食要求,補充適量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維生素A能促進骨膠原蛋白形成,促進骨細胞代謝。
冬至節氣,“一陽出生”,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是一年中“進補”的最佳時期。按中醫理論“進補”通常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類。骨松老年人的中藥進補,應該根據各自體質特征而適應進補,而不是一律溫補腎陽的中藥如鹿茸、仙靈脾、海馬、冬蟲夏草等。最宜補益氣血,正氣充足,營衛肌腠堅固,風寒濕邪不能乘虛而入;補腎強骨,骨髓充養,熏澤骨體,達到筋骨強健之根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