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施“十三五”規劃至關重要的一年。全省各級關工委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和富民興黔大任的時代新人,續寫新時代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工作主線,核心是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級關工委要按照黨中央和地方黨委的部署,認真抓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要抓緊抓好干部培訓,實現黨的十九大精神關工委系統學習培訓分層次、多形式、全覆蓋。要理論聯系實際,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關心下一代工作落地見效。
堅持以德育人,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各級關工委要把青少年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工作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少年,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青少年。廣泛組建關工委新時代五老講習團(組),深入學校、鄉村、社區和企業等基層單位,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深入開展“學習三史三情,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三史三情:黨史國史地方史、國情省情鄉情)“祖國好?家鄉美”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成為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時代新人。要從青少年實際出發,促進網下教育與網上教育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加強教育引導、促進實踐養成。加強新時代貴州精神教育,善于利用各地豐富的紅色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態文化資源,講好貴州故事,弘揚貴州精神,傳播貴州聲音。
參與社會治理,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積極參與“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村)”創建, “平安校園”“平安社區”建設,“雨露工程”“育新工程”,配合做好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挽救、感化和社區矯正工作,積極配合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堅持五老網吧義務監督,教育引導青少年善用網絡權益和機會,積極學習知識和技能,安全文明上網,推動營造清朗、潔凈的青少年網絡環境。完善五老人民陪審員隊伍建設,發揮五老人民陪審員作用,依法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廣泛開展“新三好”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學榜樣、比先進,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主動服務大局,助力脫貧攻堅同步小康。黨的十九大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級關工委要深化“講理想、育新人、學科技、奔小康”活動,精準落實好中國關工委“十百千萬”工程,精準實施好農村青年骨干培訓“百千萬”行動,精準推進好青年骨干培訓+示范基地建設。結合各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和“互聯網+”發展機遇,圍繞良種選擇、良法配套、加工增值、市場營銷、電子商務以及產業生產經營模式等重點環節,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培養一批科技二傳手和致富帶頭人,帶動一大批農村青年共同脫貧致富,實現同步小康。
著力關愛幫扶,促進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健康成長。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各級關工委要履行關愛保護義務,建立關工委關愛保護隊伍,開展關愛保護行動。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關愛保護網絡和工作機制。與教育、文明辦、婦聯、共青團等部門,協同推進“四在學校g幸福校園”活動,開展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開學季·關愛行”“獻愛心·送溫暖”“微公益·助成長”系列活動,匯聚正能量,傳播正能量。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舉辦“盡責優教”大講堂,為家長、留守兒童代理家長提供服務。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項目資金支持,讓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的孩子們同享藍天、幸福成長。繼續做好幫教轉化不良行為青少年、幫助閑散青少年群體就學就業、關愛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等工作。
強化黨建引領,提升基層關工委工作活力。黨的十九大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各級關工委要把黨的領導貫穿關工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以黨建帶關建為原則,牽住黨建帶關建這個牛鼻子,深入開展“五好”基層關工委創建活動,進一步落實“一納入四同步”,切實做到“三列入三融入”推進基層關工委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持續鞏固鄉鎮(街道)、村(社區)、中小學校關工委工作,加強高校、職業院校關工委工作,積極推進民營企業和機關關工委工作,鼓勵村(社區)與轄區內的機關事業單位、學校、企業組建聯合關工委。加強基層關工委領導班子建設,重點選優配強鄉鎮(街道)關工委領導班子,加強業務培訓和工作指導,著力解決班子不強、活力不足的問題。加強五老隊伍發動和管理機制創新,吸引更多熱愛青少年工作、在青少年中有影響力、有專業能力的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推廣關工委與有關部門組織聯建、干部聯配、平臺聯搭、機制聯定、活動聯辦、信息聯通、資源聯用、環境聯創的“八聯”工作模式,破解五老難發動、經費難落實、活動難開展、服務難提高的問題,形成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強大合力。
適應新時代要求,推動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關工委建設。新時代對關心下一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各級關工委要結合“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增強關工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把關工委建設成為新時代有效聯系和服務廣大青少年、勇于改革創新、朝氣蓬勃的群眾性工作組織。要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要求,辦好關工委網站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推動形成關工委工作線下線上齊頭并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