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海珠區鳳陽街道是一條典型的城中村行政街道,面積4.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多萬,其中外來務工人口25萬。轄區內有12所中小學,17所幼兒園,學生以外來工人員子弟和小商販子弟居多。鳳陽街道關工委清醒地認識到,孩子們生活在海珠區,就應該首先讓孩子們融入海珠,了解海珠,熱愛海珠,進而熱愛祖國。
海珠區關工委在曉園小學舉辦“關愛朝陽,快樂閱讀”讀書活動表彰會
鳳陽街道關工委采取用身邊資源講熟悉故事的活動方式,組織青少年參觀屬地的鄧世昌紀念館、孫中山大元帥府,洲頭咀抗英紀念碑、黃埔古港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繼承遺志;到轄區駐軍炮兵部隊、海軍基地學軍、學英模,參觀消防戰士救火演練。結合參觀訪問,學習他們英勇為民精神,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思想品格,激發青少年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精神。
鳳陽街道關工委從社區特定環境出發,以鄉土教材為載體,開展讀書活動。街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鄧慧桃老師在調研中發現,青少年比較喜歡讀科幻小說和刑偵小說,但適合他們閱讀的這類作品不多。她滿腔熱忱地創作《拇指男孩歷險記》童話故事。故事描述一個變成拇指大小的男孩青竹從邊遠山區來到藍島(海珠),尋找昆蟲研究專家錢路叔公,途中歷經艱險。他騎著復活的紅蜻蜓漫游藍島,飽覽海珠的名勝古跡、革命圣地、現代學府,從而了解到海珠的歷史變遷、當今的成就,更接觸了高科技智能,真是亦真亦幻。最后,青竹獲得“科盛”種子、“知德”真果,帶回家鄉造福群眾。故事吸引了少年兒童“悅讀”興趣,生動活潑地把啟迪青少年愛海珠、立志向、為大眾、做好事,共筑中國夢的理想融化在鄉土教育之中。
讀書活動形式生動活潑,深受孩子們喜愛。鳳陽街關工委講師團還與學校關工委聯手,組織圍繞“中國夢”“廣東精神”“海珠人文地理”主題讀書會,運用導讀介紹、讀書心得演講、扮演書中角色人物、繪制書簽、填寫書中相關詞條等形式讓孩子們變閱讀為“悅讀”,引導孩子們從“家門口”走向“大世界”。街道關工委還建有一支由60多位老同志組成的藝術團。圍繞各個時期教育主題和社區中的好人好事,自創自編歌曲、舞蹈、小品等節目,如舞蹈《五星紅旗》《母親》《大地飛歌》《中國夢》《博愛歌》等,在社區和學校演出,使主題教育更加生動活潑。
近幾年,這種接地氣的社區教育活動逐步形成了鄉土化、多樣化、常態化的特色,有效地向青少年傳遞著正能量,尤其觸動邊緣青少年、問題少年的心靈,使他們從自我的小圈子走出來,開始關心家庭,關心學校,關心社區,關心珠海,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好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