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雖小,也能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助一份力”,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交通運輸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瑞清的切身體會。他從學生時代起就愛好集郵,自1984年呼倫貝爾市成立集郵協會以來一直任副會長。他集郵的普通郵票、特種郵票等郵品共有3000多套、7000多枚,大部分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行的。在他看來,這些郵票雖小,但有很高的藝術性、史料性,是有生命、有溫度的,方寸之間記錄著祖國歷史前進的腳步,躍動著時代的脈搏。

劉瑞清(右一)在集郵展當解說員
劉瑞清2007年退休加入關工委,在集郵的同時,把主要精力放在郵品的利用上,用其中蘊含的豐富養料哺育青少年。在市、區教育部門的支持下,他深入中、小學校,使集郵走進了校園。他倡導、組織開展了集郵展、集郵講座、集郵知識競賽、集郵夏令營等適合青少年特點的活動,還將中小學語文、歷史課本知識與相關郵票內容相融合,使青少年從小小郵票這個“微型博物館”里獲取有益的知識,對課業學習也起到了促進作用。這種“集郵助我學習”的集郵進校園方式,受到了教育部門與學生家長的歡迎和好評。
選擇重大歷史事件、英雄模范人物、祖國大好河山等內涵豐富的郵品對青少年進行愛黨愛國教育,是劉瑞清發揮集郵作用的著力點。在區關工委的鼓勵、支持下,他將集郵活動與“中華魂”讀書活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教育活動有機結合,使每一枚小小的精美的郵票與關工委舉辦活動的大主題相呼應,吸引了眾多青少年。2014年以來,他連續3年舉辦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郵知識競賽活動,有3萬多人次的中小學生參加,其中688人獲獎。每次集郵評獎,他都將個人收藏的珍貴郵品作為獎品獎勵學生。
這些年來,劉瑞清撰寫了《郵票上的兩會》《關心下一代——郵票上的關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方寸》等文章,先后在《呼倫貝爾日報》發表,抒發了他對集郵的摯愛,也體現了他以郵票為載體對青少年的深情。他還兼任呼倫貝爾市青少年集郵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為青少年開展集郵這一高雅的文化活動奔波不息。扎蘭屯市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集郵文化先進市,海拉爾區第五中學等3所學校成為全國青少年集郵示范基地,這里面有他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曾多次被評為全國集郵先進工作者、自治區集郵先進工作者,兩次榮獲呼倫貝爾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郵政發行了紀念郵票一套2枚,郵票圖案內容為“不忘初心”和“繼續前進”;小型張1枚,郵票圖案內容為“筑夢”。他滿懷喜悅地買到郵票,和孩子們一起體味其中的豐富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