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被爆竹、春聯和年火烤紅了的節日。大江南北、家家戶戶都散發著臘肉、臘魚、年糕和饅頭的芬芳。春的播種、夏的耕耘、秋的收獲、冬的儲藏一起釀成春節濃儼的歡樂與甜蜜。
春節是一朵綻放的鮮花。
春節是一壇漫溢的醇酒。
春節是一掛歡跳的響鞭。
那除夕夜的彩燈,除夕夜的紅燭,除夕夜的年火,都以最熾熱、最紅火的激情,點燃了我們歡聚時的多彩話題。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大節,它不像端午節、清明節那樣是一個單純的節日,而是一個象征,包含著人們對今后幸福日子的渴望與向往。吃餃子、放鞭炮、貼對聯、貼年畫,這些眾多的年文化里寄托了人們對新的一年太多的渴盼和期許,成為鐫刻在人們心中的春節的符號、象征和標志,組成譜寫新年之曲的美麗音符。在每個國民的心中,國家——家庭——個人永遠是風雨同舟,悲歡與共的。期盼國家繁榮昌盛,祝愿家人幸福安康。春節使這個永恒的道德主題和精神風貌發揚光大。
如果說歲月是條大河,那么春節便是一個小小的港灣。悠悠百代,歷史的車輪滾滾,春節又是一個驛站,每一站都注入一個新的感覺,新的活力。因之日月才常新,人丁才興旺。春節又是一個凝聚,凝一個祥和安泰,凝一個歡樂喜慶。凝人間真善美,聚天地精靈秀。春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成長,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中,是中華民族永遠揮之不去的情結。
在這歡聚的節日里,一碗熱粥,幾盅香醇,把濃濃的相思情,儼儼的懷鄉意表達得酣暢淋漓,痛快萬分。把燈籠掛起來,把年火燃起來,把年酒端起來,天南地北的兒女都在春節里歸家團聚。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充滿了溫馨,吃一頓媽媽做的豐盛的菜肴,增了十倍精神;飲一杯爸爸斟的濃烈的年酒,長了萬丈豪情。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和爸爸聊聊工作談談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出多大的貢獻,圖的就是一家子一年到頭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在節日里,那臨街的店堂,誰家的門面不是滿目生輝,煥然一新?那新開業的公司,誰家不是張燈結彩,貴客盈門?我們透過彩燈的光波,焰火的花雨,看到催開了人們心中的春花,是那樣鮮艷,那樣芬芳,那樣迷人!
告別舊歲,走進新年,走進又一個春天。春節,是又一個美好新年的前奏,是又一輪紅火日子的開啟,是又一茬豐收年景的展望!春節,只有用奮斗去追求她,在生活中去點綴她,才能使她熠熠生輝,給人們帶來美好和吉祥。讓我們在新的春天里,將美好的祝詞播進春天的土地,用真誠和汗水去培育希望的花朵,去收獲豐收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