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李天一 編輯: 鐘平成 美編: 劉釋遙
科技一點不枯燥

把好機內處理第一道關,事半功倍!
在摁下快門的一瞬間,相機中發生的事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首先,物體反射的光線通過鏡頭照射到影像傳感器上,此后相機中的光電信號轉換器就會將傳感器接收到的光信號轉化為電子信號,也就是圖像信息。
以上的轉化都在一瞬間完成,但對于一張能被直接預覽的圖片來說,圖片處理過程才剛剛開始。
在圖片被暫時保存到相機的緩存區,準備寫入儲存卡之前,相機首先要將大量的數據壓縮。這一階段中影像處理器會將白平衡、色彩、對比度、鏡頭矯正、噪點控制、銳化等一系列處理過程套用到圖片上。這些調整方式以及每種調整的程度取決于最終保存的圖像文件的格式。
如果用戶選擇存儲的是JPEG,相機會在保存到儲存卡之前壓縮圖片,以保證更小的體積。如果是RAW格式文件,相機會將這些調整數據存入文件當中,但是并不會套用這些調整,因此從預覽中也會看不到套用后效果。
直到此刻,RAW文件還沒有成為圖片,它還只是一個保存來自相機傳感器的二進制代碼的文件包。在它成為真正的圖片文件前,還需要經過RAW解碼這一步驟,最后文件被轉化為電腦支持的圖片格式(例如JPEG)。這個步驟通常需要使用電腦上的后期軟件或者相機配備了解碼固件。
何時手動設定圖片預設?何時讓相機自行決定?
在很多情況下,相機內置的圖片處理功能并非如我們想象得那么雞肋,隨著相機處理器的愈發強大,充分利用這些功能將會給拍攝工作帶來便利。實際上,大多情況下以默認預設拍攝出來的結果(直出)也是相當不錯的。只不過當光線條件變得復雜,或是你想嘗試一些創意性的效果時,就需要手動調整機內預設了。比起在后期調整這些參數,前期調整仍讓你更早地看到拍攝效果。
當然,默認設置也不是萬能的。比如,佳能的“自動亮度優化”以及尼康的D-Lighting功能能夠擴展圖片的動態范圍,展現更多高光、陰影細節。但這類功能有時會讓照片顯得很假,這時你就需要降低優化的強度,甚至關掉這項功能。

1白平衡默認的白平衡在陰天很容易拍出奇怪的色調。通過手動選擇相應的預設或者輸入“K”值能夠實現更準確的顏色還原。

2亮度優化功能
相機會自動“提亮”陰影部分來增加呈現在畫面中的細節,但是這樣也會增加暗部的噪點,讓畫面變得不干凈。

3畸變控制
在使用這項功能時最好配合實時取景功能使用,這樣通過對比取景器中的畫面,你就能看到因校正而被裁切的區域了。


5圖片風格
相機中儲存了很多圖片風格預設,比如風光(上圖),人像以及單色等預設。這些預設都是可以再調整的。
4色域
相機一般會讓用戶在sRGB和Adobe RGB色域中選擇。如果只是做線上分享的話,sRGB就足夠了。
在拍攝RAW時需要注意哪些設定?
RAW還被稱為數碼底片,處理RAW文件就像沖洗膠片,通過調整各項參數,可以輸出為不同效果的JPEG格式文件。在拍攝JPEG圖片文件時,你需要注意一些機內預設的選項,不過如果拍攝的是RAW格式文件的話,一切都是可以在后期進行調整的。
即便如此,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出于一些技術性或者創意性的原因,在拍攝前調整機內預設是很有裨益的。選擇正確的拍攝預設能夠在后期過程中省下不少時間。在電腦上打開相應廠商的后期軟件(比如佳能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以及尼康的Capture NX-D)時,軟件會將RAW文件自動解碼,并將此前你使用的預設文件套用到預覽圖中。所以,如果在拍攝時選擇了合適的預設參數,你就可以第一時間在電腦屏幕上看到初步的拍攝效果,讓接下來的后期調整工作也可以輕松很多。

雖然在拍攝之后,我們可以調整RAW格式文件的很多參數(有時甚至可以調整JPEG),但是諸如光圈,快門和ISO等曝光參數都是無法改變的,此外對焦點的位置也是固定無法改變的。不過隨著科技發展,一些廠商改變了傳統攝影的原理,讓拍照后再改變焦點成為了可能,這也讓我們在圖片處理過程中多了很多可能性。
成立于2006年的美國公司Lytro在2012年發布了世界首臺“光場相機”。這臺相機不僅像傳統相機一樣記錄每一束光線的強度,更可以記錄每一束光線的方向,因此它可以讓用戶在拍攝后調整照片的焦點。盡管理論很出色,但是因為它高昂的售價,過低的分辨率以及蹩腳的操作布局都沒讓這臺相機走向普及的一步。
右圖所示的Lytro Illum相機發布于2014年,相比2012年的產品擁有更大的變焦范圍,更大的光圈和傳感器,也加上了可傾斜的顯示屏,不過僅有400萬像素的分辨率依舊嚴重落后于時代。
逐漸主流
當年Lytro的舉動被認為是影像革命,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加入這項技術的研發。以佳能為例,在最新的EOS 5D Mark IV上搭載的全像素雙核RAW技術拍攝的RAW文件可以在后期中微調焦點的位置(例如肖像照片中從睫毛到眼球的距離)。

幾乎所有的相機都能夠在機內將RAW處理成JPEG并保存在儲存卡上。事實上,每張圖片都源自RAW,其最初的記錄形式也是RAW格式,只是在轉化成JPEG時,相機會在圖片上套用機內預設。
既然能在后期軟件中調整,那還有什么必要修改機內的白平衡,銳化等預設呢?首先,在修改之后,你可以在機背屏幕上獲得更準確的預覽圖像。事實上,你在單反的實時取景模式下,以及無反相機的EVF中看到的圖像預覽也是根據套用了機內預設的JPEG來顯示的。即便你拍攝的是RAW,最終保存在儲存卡上的圖片也是用相應的JPEG作為預覽圖的。這些JPEG預覽也可以作為創意拍攝的測試品。比如,你可以根據預覽圖來查看黑白照片的效果,同時保存RAW格式圖像來進行后期的彩色照片的輸出。
這樣的做法同樣出于技術性的考量:相機上顯示的曝光直方圖都是依據JPEG預覽圖而統計出來的,白平衡和照片風格的改變都會帶來直方圖的改變。如果機內預設沒有設置好的話,直方圖的可靠性也會有所影響。




如何參與互動
總是遇到無法解決的攝影問題?滿腦子疑惑卻無人可問?請發郵件到g@dcmagcn.com或關注微信公眾號“YXSJZZ”并給我們留言,讓我們的專家解答困擾你許久的問題吧!
此外,PORTFOLIO影友檔案欄目也歡迎你的參與,你可以投稿至g@dcmagcn.com,郵件請注明“影友檔案”。
投稿要求:參加欄目的圖片需要投稿人有獨立的版權,投稿作品短邊長至少3000像素,最少4張成組照片,并寫下你的拍攝感受和照片故事,別忘了留下聯系方式!
影友檔案、友拍團、專家指導,三大欄目隨時歡迎你參與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