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鐘,沒有一句臺詞,這部動畫短片卻獲117個獎項提名,斬獲64項大獎。
1

周圍是一個灰白的世界,人們每天奔波忙碌其中,臉上的表情和周圍的環境一樣死氣沉沉,整個世界仿佛一個精密巨大的機器,每個人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零件,沒有個性,沒有自我,只是漫無目的地維持著生存。

不講什么高深的道理,展現的只是我們普普通通的生活。清晨,父親正如同我們家長,給孩子一本本裝好書本。小小的書包與裝不完的書本,開始了父子一天的日常。爸爸裝書的同時,兒子在一旁跑跑鬧鬧,張開雙臂像一只小鷹般撲向爸爸,卻不曾想被突如其來的書包,壓倒在地上。小家伙雖然被書包壓得趔趔趄趄,但能和爸爸一起走在上學的路上,他還是異常興奮。
2

然而在這灰白單調的世界中,卻突然出現了一片“綠洲”,一個不向生活屈服,仍然堅信著自身夢想的拉琴人,在街角奏出優雅的樂章,雖然他的色彩與行為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這一下子吸引了小家伙的目光。他興奮地沖到拉琴人面前,瞪大眼睛,模仿拉琴人的姿態,“演奏”起來。
3
4

這時老爸卻不為所動,時機恰當地出現,遞上孩子的書包,“學校才是你該去的地方,這個追求夢想的人,不過是被社會拋棄的異類。”小家伙雖然不情愿,但還是乖乖來到學校,從A BC D開始學起。當他在紙上畫下路上見到的拉琴人,期待地盼望老師的夸獎,老師卻指著紙上的A BC D,“這才是你該學習的東西。”
5

在學校中,孩子被無差別地教導。而在公司的爸爸,同樣只是流水線上的一個零件,哪哪都不需要個性,我們要學會的只是如何整齊劃一地融入這個世界。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都被磨平棱角,慢慢褪去原本的顏色。
6
父親也毫不例外,早就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放棄了自己的追求和夢想。唯一能讓他恢復本色的,是下班接兒子與他相擁的那一刻。

7

然而當他看到兒子在學校“不務正業”作畫,瞬間皺起了眉頭。本來嘟著小嘴等待表揚的兒子,察覺到父親表情的變化,臉上掛滿了委屈、失落。日復一日,孩子仍舊會對那個拉著小提琴的追夢人充滿好奇,卻被父親一次次無情拉走,送往毫無個性的“工廠學校”中。每個孩子身上蘊藏的巨大潛能,就這樣被成人無情地磨滅了。
終于,小家伙屈服了,他仍然像小鷹般張開翅膀,迎接的卻不是自由,不是父親的懷抱,而是如枷鎖一般沉重的書包。
當孩子以飛翔的姿態接過書包,當他以毫無創意地寫法,描摹出ABCD。是學校、家庭教育的“成功”,也意味著孩子的個性和創造力,被無情地完全抹殺。
爸爸似乎毫無察覺,自己平日的行為,其實在一點點扼殺孩子的天真和自我感受這個世界的能力。他眼看孩子一天天變得不快樂,卻不知道發生了什么,直到偶然再次翻開孩子的作業才恍然大悟……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孩子變得不開心的原因。爸爸幡然悔悟,靈機一動,牽著孩子去看他最感興趣的事物。
小家伙失落萬分,扭頭要走。
這時候,爸爸卻做了一件偉大的事。他站在“綠洲”上,聲情并茂地拉起了小提琴。
絲毫不顧及路人異樣的眼光。
這一舉動也得到了孩子深深的認可。故事就這樣在平淡中結束,明天,明天的明天,這個世界還會照樣運轉,父親會回到現實,還是繼續為自己、為兒子,守住一片藍色的天?
沒人知道。
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看了這部短片有什么感受,你家寶貝的世界是五彩斑斕、多姿多彩的,還是已經被繁重的學業沖淡成了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