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潭


受英國庇護的俄羅斯前間諜及女兒中了神經毒劑一案正在持續發酵。歷史上,下毒似乎成了除掉政敵的常見方法。在冷戰期間,曾有一起蹊蹺的“毒傘謀殺案”,讓保加利亞逃亡作家命喪黃泉。
1978年9月7日,倫敦大街上車水馬龍,像往常一樣,喬治·馬爾科夫步行前往英國廣播公司上班。在他看來,步行上班是觀察生活、構思作品的好機會。他喜歡寫作,有很多創作素材和靈感都源于上下班路上的觀察與思考。馬爾科夫在人行道上走著,突然感覺大腿有輕微刺痛,他回頭看到一個手持雨傘的陌生男子站在身后。那名男子連連道歉,隨后很快消失不見了。馬爾科夫當時并沒放在心上。但他到辦公室后不久便感到大腿疼痛異常,被傘扎的地方起了紅疹。當天夜里,他發起高燒,醫生對他進行了全面檢查卻找不出原因。第四天馬爾科夫因內臟衰竭死亡。
法醫驗尸時在馬爾科夫大腿皮下發現了一個針頭大小的金屬球。在這個金屬球上鉆有兩個小孔。經過檢驗,金屬球中含有致命的蓖麻毒劑。這是一種毒性極強的細胞毒素,主要損傷肝、腎等器官,并能凝集和溶解紅細胞,抑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樞。只需7毫克便可致人死亡。
馬爾科夫曾是保加利亞頗有影響的知名作家,發表過小說《男人》《我的雙重肖像》《華沙女人》等作品,被譽為“保加利亞最有前途的新生代作家”。后來他因對保加利亞政治體制不滿,遭到當局嚴厲的打壓。之后他幾經輾轉移居英國,進入BBC工作。其間他仍然猛烈抨擊保加利亞政權,被保加利亞情報機構列為“國家最危險的敵人之一”。一個國際知名的異見人士光天化日之下在倫敦街頭遭人暗殺,而且過程詭異,國際輿論一片嘩然。各種猜測也隨之而來。倫敦警察局及英國情報部門一開始就懷疑是保加利亞情報機構所為,但這次行動策劃得十分周密,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線索,案件的偵破一直無法取得進展,因此成為“冷戰最大懸案”之一。
一位蘇聯克格勃特工被英國誘降后秘密為英國服務,他說馬爾科夫遭到暗殺是因為克格勃特工制作的“毒雨傘”。1993年,英國警方調查發現,前保加利亞情報人員朱利諾與“毒雨傘”案有牽連。但是朱利諾被捕后,否認參與暗殺了馬爾科夫。由于證據不足,他不久后獲釋。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后,保加利亞著名記者赫里斯托夫要求保加利亞政府公開冷戰時期的相關檔案,并向法庭提出訴訟。經過多年努力,他終于獲得與馬爾科夫有關的97份秘密檔案,這起神秘謀殺案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2008年9月7日,馬爾科夫遇刺30周年,赫里斯托夫正式出版了一部著作,向世界公布了他的調查結果。他稱,從1975年開始,馬爾科夫就成了被“清除”的對象,保加利亞特工曾兩次試圖以投毒的方式下手,但都沒有得逞。無奈之下,保情報機構求助于蘇聯克格勃,克格勃向他們提供了含有蓖麻毒素的“雨傘槍”。保加利亞情報機構派朱利諾攜帶改裝過的雨傘槍飛往倫敦執行“清除”任務。書中還提到,東歐劇變之初,在保加利亞前政權內政部發現了一堆經過特殊改造的“雨傘槍”。雖然這種說法似乎很有說服力,但關鍵性證據都被燒毀了,很多疑點依然無法證實。依據保加利亞法律,刑事案件訴訟時效為30年,這意味著“毒傘案”將成為永遠的懸案。▲
環球時報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