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云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每當在莊嚴的場合,奏響這支令人熱血沸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你能否完整地唱出國歌的歌詞?能否領悟國歌誕生的厚重歷史蘊意和歌詞所表達的神圣意義?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隨著東北全境淪陷,日本侵略者不停步地向中國進攻,企圖獨占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1935年5月,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電影《風云兒女》主題歌在上海播出后,像天際沉雷經久不息地回蕩在中國大地的上空。從前線到后方,從城市到鄉村,無數愛國的中華兒女唱起這首民族壯歌,背負民族大義,投入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
《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民族的悲憤壯歌,也是中華民族的御敵戰歌。那激揚雄壯的音調、鏗鏘豪邁的節奏、短促奔放的曲式結構,激發起中華兒女心靈深處的頑強力量,吼出了一個陷入苦難民族的滿腔憤怒。1937年,隨著抗戰的全面爆發,《義勇軍進行曲》響徹在中國人民奮勇抗敵的慘烈戰場。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中國將士端起鋼槍,揮舞大刀,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仆后繼,浴血奮戰,用血肉之軀筑起新的長城。
《義勇軍進行曲》又是中華民族的勝利凱歌。在《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十年后的1945年,中國人民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贏得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開啟了古老民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斗爭中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經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決議案,成為代國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全體會議決議,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寫入國家憲法。
今天,當年的戰爭硝煙雖然早已散去,可是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依然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仍然需要中華兒女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強暴、寧死不屈,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偉大民族精神。如果不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歷史由來,甚至不懂得、不記得、不會完整唱出彰顯中華民族意志、精神和尊嚴的國歌,我們如何繼承先烈遺志,如何繼往開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朋友,請唱好我們的國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隔斷民族的血脈。國歌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也是激發民族凝聚力的號角。弘揚國歌激勵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必能創造出更加燦爛的明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