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浙江省錢塘江畔的海寧市袁花鎮,有一位年過古稀的特種養殖戶蔣張林。他從1983年開始養殖龜鱉、狐貍、穿山甲等,至今已摸爬滾打走過了35年,從一個門外漢到精明的內行,從普通農民晉升到高級技師。在龜與蟾蜍養殖過程中,他始終堅持鉆研和不斷優化養殖技術并進,多項技術獲得了專利。目前,他的養殖基地養有10多個品種的龜與蟾蜍。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的創業故事吧。
結緣龜與蟾蜍
蔣張林之所以與龜與蟾蜍結緣,主要由于他愛學習,非常關注農業科技類的報刊,對市場有敏銳的眼光。1983年春,蔣張林在《浙江科技報》上看到浙江省杭州市郊有一戶人家飼養綠毛龜致富的報道,他認為這是一條新興的致富門路,于是開始引種養殖綠毛龜。由于當時養龜技術不成熟,養殖周期長,家里人一開始不贊同他養龜。但是蔣張林非常有決心,他認準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于是他不斷刻苦鉆研養殖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摸索出了一套快速養殖綠毛龜的技術。第二年出售綠毛龜賺了3000元,第三年成為萬元戶,成為當地方圓幾里的首個萬元戶。
1985年梅雨季節的一天晚上,蔣張林冒雨去龜產卵池觀察龜產卵情況,偶見蟾蜍爬在龜背上蛻蟾衣,一邊蛻一邊吃蟾衣,心中好奇,回想起近年來刊物上報道過山東某單位在大力宣傳第二代藥物配方刺激蟾蜍蛻衣之事,但他們卻耗費千元配制配方。眼前的這一幕讓他產生了飼養蟾蜍研究蛻衣原理的想法。就這樣,他又走上了蟾蜍養殖之路。
在技術之路上不懈怠
蔣張林對技術精益求精,就拿養殖蟾蜍與蛻衣技術而言,這些技術都是他通過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原來蛻蟾衣的民間傳統方法是下雨后的早上從野外草叢中揀蟾蜍吃剩的蟾衣。后來人們發展到用中藥配方刺激蟾蜍蛻衣,但由于中藥配方中含有一定的有毒成分,對人體健康不利,蔣張林沒有采用這個二代技術。他嘗試采用第三代方法,即把蟾蜍養在保持一定濕度的室內,讓其蛻衣,但由于蟾蜍會邊蛻衣邊吃衣,所以得有人守候,可是這樣干太耗費勞動力,他只有放棄。
蔣張林經過多次試驗研究后發現了蟾蜍蛻衣的規律,就用自制的異型器具蛻衣,質量提高了70%。這是他對接連兩代技術的突破,采集蟾衣擺脫了人工守候模式。從那時開始,蔣張林每研發出一代技術,都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專利。到2006年,他發明了一種帶分離機構的蟾衣采集器;2008年,發明了無害式三步法蛻蟾衣的七代技術;2013年,發明了捆綁式二步法蛻蟾衣技術;2016年年初,他與兒子共同研究發明了一種構思巧妙、十分新穎的全程一步自分滑落蟾衣采集核心技術,按照業界的依次排法,2016年,他發明的技術排到第九代了。
第九代技術的最大優點是2000只蟾蜍一起同時蛻衣的器具總成本不超過500元,制作采集器的原料來源廣、價廉,且簡便實用,能保證蟾蜍吃不到蟾衣,一個人操作可應對5000只蟾蜍同時蛻衣,同時還把蟾衣質量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扎根技術獲佳績
蔣張林的成功與他嚴謹的科學思維、踏實的工作作風是分不開的。
在蔣張林辦公室的墻上掛滿了各種獎狀、證書、牌匾、錦旗。其中,有浙江省嘉興市科學技術協會頒發的“嘉興市科技示范戶”、嘉興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名牌產品”、海寧市工商局頒發的“文明經營戶”等牌匾,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數年來獲得的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八項國家專利證書。這些專利中有六項是關于蛻蟾衣技術的:蟾蜍殼采集器(專利號:ZL O1 2 10442.6)、新型蟾衣采集器(專利號:ZL 2006 2 0104403.1)、一種帶分離機構的蟾蜍殼采集器(專利號:ZL 2006 2 0140081.6)、無害式活蟾蜍蛻衣法(專利號:ZL 2008 1 0062235.8)、一種天然蟾衣整理具(專利號:ZL O1 2 46747.2) 、一種蟾衣一步滑落采集器(專利號:ZL 2016 2 0125527.1)等相關采蟾衣方面專利;一項是養龜技術方面的:綠毛龜光簾法養殖專利(專利號:ZL 001 15741.8);一項是制作蟾園防蛇網技術的:養蟾配套的防蛇網(專利號:ZL 002 49846.4)。
此外,蔣張林自1983年至今在各種農業報刊上發表了100多篇科普文章。出版了《旱地養龜鱉三十題》《野外捕捉龜鱉二十二法》《養龜技術問答》《龜類科學養殖》等6部圖書。
目前,蔣張林生產的產品注冊為 “龍頭閣”商標,同時獲得“浙江市場消費者最滿意動物類中藥材品牌”“華東地區一級藥材”稱號;技術服務注冊商標為“蔣張林一步蛻蟾衣”。正是由于蔣張林出色的養殖技術,他曾3次受邀出席全國性的蟾蜍產品開發研討會,在會上與國內同行互相交流經驗,其產品也經常被訂購一空。
帶領學員齊致富
憑著過人的技術和良好的信譽,蔣張林和他的研究所聲名遠播,全國各地有志于養龜與蟾蜍的人紛紛前去取經引種。蔣張林說,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為了讓更多的人獲益,他舉辦龜與蟾蜍養殖技術培訓班,認真給學員講課,及時為學員解答各種疑難問題,毫不保留地真誠傳授技術。此外,為了方便學員順利辦起合法養殖場,他還經常協助他們辦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與經營許可證等。跟他學習養殖龜與蟾蜍的學員遍布天下,很多學員從貧困走向富裕,并且他們的致富成功事跡見諸各種新聞媒體。
(浙江 韓忠良)
單位:浙江省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
聯系人:蔣張林(高級技師)
聯系電話:13806706985(微信同號) 0573-87881888 87881777
地址: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中塘橋
郵編:314416
網址:www.zgcyccw.com www.tortois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