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痛風是風濕熱毒阻于經絡關節,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痛風急性發作時,若能配合一些中成藥外敷,可提高療效,縮短病程。下面介紹兩種中成藥的外敷方法,可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一、季德勝蛇藥片
取此藥5~10片(視疼痛部位大小),將其搗成碎末,用少許白醋調成糊狀,涂于紗布,外敷于關節腫痛處,再用膠布固定紗布。每天用藥3次,每次至少保留1小時,連續用藥3天。
季德勝蛇藥片由七葉一枝花、地錦草、蟾蜍皮、蜈蚣等藥物制成,配合具有散瘀、止血、解毒的白醋,可起到清熱解毒、調暢氣血、涼血消腫、通絡止痛之效。
二、青鵬膏+新癀片
先將青鵬膏均勻涂于紗布上,厚為0.5~1.0厘米,再將新癀片2~4片(視痛患部位大小)研為細末狀,均勻撒于青鵬膏上,外敷于患處,用繃帶固定,24小時更換1次。
新癀片的成分為腫節風、三七、人工牛黃、豬膽粉、珍珠層粉、水牛角等。青鵬膏由棘豆、亞大黃、余甘子、人工麝香等組成。兩者聯用,止痛消腫起效快。
需要提醒的是,應用上述方法時,應注意外敷部位皮膚有無瘙癢、皮疹等過敏反應,如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停藥就醫。
(北京 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