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盼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101)

圖1 鳥瞰圖
某化工企業項目快速發展的同時,當地地區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員工人數也持續增長。因此,通過集中應急指揮促進安全生產和指揮控制水平提升愈發重要,這不僅是對企業自身負責,更是對區域經濟平穩發展負責。因此,建設單位擬建辦公樓,將滿足企業生產指揮、應急管理及數據災備的需要,保障生產安全,同時兼顧地區一體化辦公需求,有利于降低辦公人員溝通成本,便于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也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
作者以此辦公樓工程設計為例,討論辦公建筑設計中如何統籌規劃及單體設計,從而做到更好的發展與優化。
本工程以解決某化工企業生產指揮及應急管理等需求為出發點,依據當地地區化工產業布局和長遠規劃,兼顧考慮其他分公司使用需求,主要使用功能包括生產指揮、應急管理、數據災備、檔案管理、信息管理、經營銷售、會議、辦公、食堂及配套設施等。
項目用地面積達54000m2,南北長約280m,東西長約200m,形狀較方正、近似直角梯形。現擬一次性開發完畢,不進行分期建設。
項目擬建建筑一棟,分為主樓及東、西裙房三部分。項目建成后,基本能滿足安全生產需求及辦公、配套使用面積需求。

圖2 總平面圖
本項目位于當地核心區域,是企業在當地地區的標志性建筑。建筑設計采用現代主義的建筑設計風格,與周邊建筑相適應。建筑造型體現簡潔現代的建筑美學,以挺拔有力、端莊大方的形象取得了氣宇非凡的效果,詮釋了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也表現了建設單位的宏偉形象。
立面設計采用簡潔的設計手法強調豎向感,展現企業積極向上的進取面貌,主樓設計為一棟挺拔的高層建筑,最大化的展示企業形象,體現標識性。
設計遵循以下原則:
(1)端莊大氣——采用軸線對稱布局方式,將主體建筑設置在場地的視覺中軸線上,使之在場地中得到最強的昭示效果。
(2)綠色節能建筑——為符合綠色節能減排的建筑發展趨勢,本項目優先采用被動節能技術,根據綠色建筑要求對室外風環境、室內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等進行優化。建筑設計將兩側裙房與主樓玻璃,輔以連廊連接,可有效減少體形系數,可對降低建筑能耗做出較大貢獻,并且優化了室外環境。
(3)生態建筑——設計以人為本,關注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不僅運用高耗能的方式創造舒適的環境,更應致力于用自然的手法令使用者身心舒暢。塔樓部分設有一個景觀中庭,使用者不僅在視覺上開敞明亮,而且豐富建筑空間。把陽光空氣引入建筑體內,主要使用場所都能享受到自然的環境。同時,利用大層高的大空間種植氣體吸收率低但對大氣污染抵抗力強、耐陰性好的植物,有效吸附中、高空的有害氣體和塵埃。
(4)文化特色建筑——現代建筑不僅承載使用功能,還須關注其文化內涵的體驗。設計不僅體現了中正大氣的企業特色,也蘊含了包容開放的企業文化,通過景觀中庭、室外園林景觀、廣場等空間,營造了諸多擁有內聚效應的空間。
秉承以上四項基本原則,本設計致力于形態的統一、空間的營造、環境的優化和氛圍的表達。
總圖采用軸線對稱方式布局,規劃完整,形成明確的主次軸對位關系和空間序列。建筑主樓位于場地中部,裙樓在兩側,形成高層主樓加裙樓的舒展布局。根據使用要求及各功能部分特點,方案將塔樓設為辦公主樓,西裙樓為綜合樓,東裙樓為生活樓。
主樓置于基地中央,采用簡潔大氣的板式高層建筑體量,四周布置景觀,使之在場地中得到最強的昭示效果;同時也符合企業簡潔大氣的形象特征。在南側設置禮儀形象廣場,西側為人行入口。南北兩側的廣場及裙樓之間的內院,三個節點串成有序的空間,優化了辦公環境。禮儀形象廣場景觀質樸大氣,入口門廳通過景觀臺階銜接,增加空間的層次感。
基地四周由城市道路圍合而成,基地內現狀標高略低于周圍城市道路標高,場地較為平整。本著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減少土方工程,保證良好場地排水的原則,場地豎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場地地表排水方式采用有組織排水,地表雨水通過布置的雨水篦子收集到雨水暗管中,然后有組織地排入市政雨水管網中。
總平面圖中建筑布置位于場地中偏南部,建筑為地下二層,地上二十三層。場地地表雨水通過廣場道路有組織排向周邊。
主入口選擇在基地南側主干道石化大道,南側入口形成足夠大的入口廣場,以便更好的展示建筑形象,在建筑的東側、西側及北側都設置相對較小的廣場作為人流疏散廣場。車行主要由北側道路進入場地及地下車庫;員工入口設置在在建筑西側,做到人車分流。

圖3 北立面效果圖
根據建筑功能使用性質,進行功能區域劃分。建筑劃分為3個相對獨立單體,根據主要功能分別定位為辦公樓、綜合樓、生活樓,通過連廊聯系在一起。
辦公樓:建筑主體,高層。主要功能為辦公、會議及企業展示;
綜合樓:西裙樓,位于主樓西北側,4層建筑。主要功能為生產調度、應急指揮、信息中心及檔案中心;
生活樓:東裙樓,位于主體東北側,4層建筑。主要功能為餐飲、活動及物業辦公。
主樓的辦公空間摒棄了傳統的內廊式辦公模式,采用H形布局,以中庭為景觀核心展開布置。中庭南北排列辦公空間,占據最好的朝向和景觀方向,創造一個良好的辦公空間。中庭東西兩側布置主樓豎向交通核心筒,將較差朝向布置電梯、樓梯、衛生間及設備用房。中庭與辦公區及電梯侯梯廳均有良好的視線效果,庭內設有5層至頂層的豎向通風井,保證良好的通風及優美的景觀視野。商務配套、展廳及會議布置在主樓的低區1~4層,把相對安靜的高區用來做辦公區。
裙樓采用8.4m柱網,縱橫各5跨,平面方正,便于布置大空間使用功能。在平面的對角布置兩組豎向交通核,在裙樓南側通過連廊與主樓聯系,做到區域相對獨立,又與主樓核心筒有便捷的聯系。
兩層地下室的設計,主要完成地下停車和設備用房的空間需求。在地下二滿足人防設置要求。
樓內由多座客用電梯與貨用電梯組成了高效的垂直交通系統。在人流的豎向交通組織上,客梯承擔了主要的功能。主樓1~23層共有12部客梯,其中6部為低層電梯(1~15層),6部為高層電梯(1~23層)。主樓另外布置兩部消防電梯解決防火要求。裙樓布置兩部客梯、一部貨梯,其中貨梯通向地下一層,解決廚房后勤運輸的要求。
主樓客運電梯分布在兩個交通核旁邊,東西區各一組,每組六部,都可以直達地下車庫,方便客人使用。
本項目位于當地核心位置,展現宏偉大氣的外觀效果顯得尤為重要。主樓立面設計嚴謹規整,挺拔的板式高層建筑,玻璃幕墻的不同的豎向劃分使建筑立面既活潑又統一,體現其標識性,彰顯企業辦公形象。裙樓立面造型采用完整簡潔體塊,與主樓風格協調一致。

圖4 南立面效果圖
[1]《辦公建筑設計規范》(JGJ67-2006).
[2]建筑設計資料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