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占福
在新形勢下,遵從黨的指導方針,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步伐是當今城市發展的基本原則。而以四個城市為主要指導思想為依據,加快建設產業強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以及品質城市是當下發展城市規劃建設以及管理的新路徑,也是開創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新局面的重要舉措。
城市規劃是關乎一城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城市發展的未來藍圖,城市建設以及管理方式能夠在未來持續走長遠發展的健康路徑,必須依靠科學有效的戰略性城市規劃方案。因此,城市規劃必須深入當前城市內部管理及發展的各個領域,如政治,文化,經濟以及民生等方面,全面協調及統籌兼顧社會,生態,資源及人口[1]。在規劃過程中,我們必須把握當下,了解全局與部分之間的聯系,放眼未來,處理短期與長期之間的關系,從而全面協調建設與環境,傳統與現代,保護及開發之間的問題。通過進一步組建切實可行的規劃組織,悉心聽取各類人員的意見,嚴格按照既定計劃與指導思想統一規劃意見,以負責任的態度強調規劃的科學性。
在規劃城市未來發展路線過程中,我們應當遵循特色規劃策略,強調城市之間的差異性,規避城市內部的缺陷,發揮城市固有的優勢,因地制宜進行規劃[2]。因此,我們應當著重尋找城市發展規律,從全局深入細節,細節著眼全局,從而使城市內部資源發揮最大作用,并形成重點有階段性的實際規劃方案,凸顯風格,制定發展方向和相關模式。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使當前規劃者深入了解城市歷史以及現狀,綜合周邊城市發展路線,推動區域城市共同發展,進行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始終堅定規劃信念,尊重城市固有精神文明及物質基礎,必須吸取及借鑒他人意見及教訓,長期堅持,打造特色城市空間,既積累及借鑒歷史,也能夠開創及創新未來。
傳統歷史不僅遺留下來豐富的精神文明也存留了大量的歷史景觀。而現代城市發展同樣需要讓精神文明和物質基礎持續進步。但同樣,歷史不僅僅是城市發展的見證,也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基石,我們不能通過摧毀原有城市風貌,來實現現代城市文明的建設及發展。這不僅割裂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必然聯系,還否定了城市歷史價值[3]。因此,在規劃過程中,應當深入貫徹承認歷史,保存歷史的基本原則,繼承精粹,以融入現代化城市建設而使兩者緊密相連,既彰顯城市歷史底蘊也突出現代城市科學發展原則。
公共基礎設施是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石,發展城市建設城市必須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首要任務。除此之外,其也是提升城市服務水平的必要基礎。在這方面城市規劃局,住建部以及城市管理部門需要同心協力,發展市政設施,公共事業,基本交通,環境衛生等方面內容,運用各學科知識,系統化有針對性的依照當前規劃策略實行階段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建設四個城市積極進取。除此之外,還應該進一步運用先進科學技術,為城市安全貢獻有效方案。
在當下,綠色城市,節能城市,生態城市已經成為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必要途徑之一。要進一步協調生態環境與社會環境之間的必要聯系,通過加大研發建筑綠色材料,節能材料,制定建筑節能新標準,提倡及推廣節能技術。通過建設綠色基礎設施,頒布相應政策,推動綠色產業發展促進當前城市內部在進行工程建設,建筑安裝,建材生產,建材運用等過程中不斷向生態環保方向發展。
在促進城市基礎建設步伐及節能技術進一步推廣運用過程中,我們還應當通過加強城市建設實施水平來保障城市建設安全及質量[4]。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強化及落實各方建設責任,加強政府以及市場監管力度,強調安全生產安全建設休閑防護理念,建立積極及有效的預警及防控措施在保證當前城市內部建設在建筑質量及人員安全方面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進一步鼓勵新型工程設計,施工及監管策略的試驗以及后期運用,通過深入建設理論研究及吸取各方建設經驗,培養有想法,有責任心,有進取心的新一代城市建設人才,強化當前城市的建筑水平。
城市綜合管理過程中,不論是前期的規劃,中期的建設,還是后期運行管理(圖1),都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且不容出錯的系統工程,因此,相關人員首先必須堅定工作信念,聽從黨及國家領導意見,不怕吃苦,努力拼搏,實事求是,堅守陣地。我們必須以實干精神作為城市運行管理的準則,尊重實際客觀條件,講求實效,扎實推進。切記不可貪功冒進,盲目組織攀比,大搞面子工程。綜合分析城市內部有限資源,以長遠利益為出發點,端正態度,緩解矛盾,從而做到量力而為。

圖1 城市管理三維結構圖
運行管理是將目前城市建設現狀有效吸收,充分利用以提高城市整體服務水平。以宋剛的城市管理的三維結構(圖1)為本次論文的出發點,城市管理需要依據相應的邏輯思維運行逐步推進。維持工作運行的重要基礎則是城市相關法治律令。只有依法規劃,嚴格恪守相關規章制度,采用系統邏輯思維明確問題,分析問題,執行以及評價才能夠做好城市的運行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礎上,融入時間維度理論,在變化中尋找規律,以規律適應城市發展變化。
創新是發展的永恒動力,而推動城市不斷向前發展必須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的發展機制。在城市運行以及城市綜合管理過程中,以城市環境,市容,衛生,交通等等為城市發展建設領域同時也是城市管理主要內容的知識維度(圖1)需要不斷改革創新,不斷融入當前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政治經濟,工程、信息、法制等等學科內容,以此來促進城市運行及綜合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長遠發展。因此,我們應當不斷以人民當前利益為主要出發點,進一步推動及深化城市在運行及綜合管理方面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及積極作用,進一步通過加強市場管理促進城市在建設、運行方面得到有效支持,進一步加強人文精神建設,將創新發展理念融入城市未來發展總體部署中,全面推動當前城市在規劃,建設,運行及城市綜合管理方面得到提升,為未來城市發展路線奠定扎實基礎。
本文主要依據城市管理系統理論對于城市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及綜合管理之間的關系及具體運行舉措進行分析及提出。希望當下各級政府在建設現代化城市時能夠深入把握實干精神、法治精神以及創新精神之間的有機聯系,從不同維度看待城市綜合管理及未來發展。
[1]陳政高.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開創城市現代化建設新局面[J].建筑設計管理,2016(4):5~6.
[2]李強.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加快建設現代化城市[J].政策瞭望,2016(6):9~12.
[3]馬曉河,吳曉華,黃漢權,等.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城鎮化道路研究: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城鎮化道路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3(25):3~34.
[4]閆坤,張亞瑛.河北省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探析——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研究視角[J].公民與法治,2017(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