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碩 胡詩妍
【摘 要】項目組針對目前報警模式的弊端,對傳統報警、接處警業務流程,進行了優化創新,并基于安卓系統,設計開發了一套智能移動報警聯動處置應用系統。與傳統的電話和短信報警、接處警模式相比,本系統能實現快捷高效的多場景報警、智能聯動接處警和后臺管理的功能,進一步優化警力配置,有效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關鍵詞】移動報警;安卓系統;接處警;聯動處置
中圖分類號: X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5-0042-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5.018
【Abstract】Aiming at the malpractice of the current alarm mode,the project team optimized and innovatesd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flow of the alarming,receiving and dealing with the alarm.And based on Android system,designed and develoed a set of intelligent mobile alarm link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 system.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larm mode of telephone and short message,th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quick and efficient multi-scene alarm, intelligent linkage of police and background management,further optimize the configuration of police force,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security work.
【Key words】Mobile Alarm;Android System;Receiving and Dealing with the Alarm;Linked Handling
目前我國民眾的報警模式仍是以電話報警為主[1]。110接處警業務流程較為復雜,時效性不高,而在此過程中或因報警人敘述不清楚,或因接警員的轉述不恰當,都將導致案情不夠清晰,處警過程不夠連貫,這些都是影響公安接處警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案發后警察到達現場的時間少于3分鐘時,有30%的犯罪嫌疑人能夠在現場或附近被抓獲;在5-10分鐘到達時,現場抓獲率就會降至17.9%[2]。可見,如何更好地實現報警、接處警兩者間的快速反應、聯動處置是公安基層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提出的“移動報警聯動處置系統”就是針對上述問題的一次創新嘗試。
1 移動報警聯動處置系統框架設計
1.1 移動報警聯動處置系統的概念界定
本文的“移動”是指移動終端手機。截至2018年2月,我國4G手機用戶已經突破10億,可見開發基于安卓系統的報警APP符合人民群眾的使用習慣。接、處警是我國公安機關的重要職能,目前的警用移動終端也是我國基層民警標配。本文提出的“報警聯動處置”與設計的系統的關系:“報警”對應民眾報警終端(民用端),“處置”對應警用終端(警用端),“聯動”則對應后臺服務器。
1.2 移動報警聯動處置系統框架
本系統設計理念是通過智能信息交互實現報警與接處警的無縫對接。系統分為民用端、警用端、服務端三大功能模塊。民用端可實現緊急、線索、電話、短信等四類報警模式,報警人可上傳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警用端可一鍵導航至案發地,一鍵聯系報警人,實時查看報警人上傳的資料,以及一鍵請求支援;服務端可實現一定程度的智能指揮調度。
1.2.1 民用端設計方案
(1)一鍵音視頻隱蔽報警。報警人選擇緊急報警后可自動錄制一段一定時長音視頻;(2)系統可自動調用默認程序實現一鍵電話、短信報警;(3)線索報警實現報案信息結構化;(4)實現報警人定位信息直達警用端。
1.2.2 警用端設計方案
(1)實現上報警情結構化展示;(2)實現一鍵聯系報警人;(3)一鍵實現最優路徑導航;(4)實現快捷請求支援功能。
1.2.3 服務端設計方案
(1)結構化存儲、展示案情數據;(2)警員、報案人軌跡全程記錄與可視化;(3)一定的智慧化、自動化指揮調度功能。
2 原型系統設計與實現
2.1 開發環境、工具及配置
開發環境為Windows10,運用Android、Python3、JavaScript三種語言,Android開發工具為Eclipse,Python3開發工具為Pycharm,JavaScript的開發工具為Notepad++。項目在阿里云上部署了一個單核、內存1G,帶寬2Mbps的低配服務器,以實現數據的交互。
2.2 移動端功能模塊
2.2.1 民用端功能模塊
民用端基于Android系統,利用百度地圖的定位API進行開發,可選擇準確度高、耗電量低、僅限設備三種模式對手機進行定位。圖1所示,開啟民用端APP后,將自動定位并在狀態欄顯示報警人地址信息。四種報警模式:緊急報警,可向服務器上傳報警內容、10s現場短音視頻;線索報警分為報警與求助兩類;電話報警,即傳統的一鍵電話報警;短信報警,使用公安機關統一的公益性短信號碼“12110”發送短信報警;界面中部有“拍照”與“攝像”兩個按鍵,均可在使用緊急報警或線索報警后激活,可上傳圖片、視頻,便于民警直觀掌握現場情況;報警成功后,界面下方顯示前來處警警員的相關信息。需要時可點擊左下角按鍵一鍵聯系警員,案件處理完成,點擊右下角按鍵即可結束。民用端在非報警狀態下不上傳報文,在報警狀態下,定時上傳報文,若有可用警員則顯示,否則提示轉用電話或短信報警。在報警人選擇其他報警方式前報文持續上傳,直到報警成功。案件處理完成后,報案人需點擊完成案件結束此次報案。
2.2.2 警用端功能模塊
警用端采用Android系統,利用百度地圖導航API和定位API進行開發。圖2示,民警登錄后,頂部狀態欄顯示當前地址,下方消息顯示框顯示案件基本情況;再下方是導航與一鍵聯系報案人。圖片與視頻按鍵,可查看民用端上傳的資源;位于界面底部是請求支援和退出,緊急情境下,民警可通過菜單選擇形式申請支援。案件完成之前警員無法啟用退出功能;登錄后警用端即以一定頻率發送包含經緯度、手機號等信息的報文。若返回報案人信息,即進入處警狀態。警員發送退出請求時,服務器根據其工作狀態判斷是否可以退出并回復。
2.2.3 服務器功能模塊
服務器采用Python開發,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實現Socket Server多路復用服務器,處理來自移動端的報文,同時關聯Sqlite數據庫,根據報文實時更新數據庫。第二部分采用Flask框架搭建服務端,將所有存儲在服務器的數據可視化。服務器提供五部分功能:(1)警情管理。實現案情數據結構化顯示;(2)實況總覽。服務器可對警員、報警人所處位置、姓名、電話等信息可視化;(3)警情詳情。案件信息以列表形式呈現,實現對民用端上傳圖像、視頻的查看與保存;(4)交互聯動。服務器實現警用端和民用端的信息交互;(5)實時更新。服務器可對地圖、圖片、視頻列表5s刷新一次,從而實時掌握報警及接處警情況。
3 原型系統的測試與分析
原型系統在深圳市龍華區某派出所轄區試運行,從業務流程、功能、界面友好度以及用戶體驗等各方面得以不斷優化改進。試運行期間,系統得到了基層專家的認可和肯定。
由于缺乏數據庫的支撐,警用端缺少綜合查詢、執法辦案等功能;未加密的數據傳輸可能導致用戶信息不安全;服務器僅為樣品,未經受過壓力測試,且沒有任何網絡防護;當前報警方式還沒有達到最便捷的模式。以上幾點不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均可繼續深入研究。
4 總結
本系統針對各種緊急類、非緊急類報警業務,嘗試將報警、接處警智能聯動,真正轉變為智慧化、自動化的指揮調度系統,同時便于公安相關業務平臺的快速反應,提高了效率,解放了警力。原型系統的開發是一次很有意義和價值的創新嘗試。
【參考文獻】
[1]李海濤.110接處警運行機制及常見警情處置對策[J]. 法制與經濟(中旬),2013,(02):119-120+122.
[2]韓麗.移動接處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