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濤 倪鵬飛
(1.青島北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101;2.山東科技大學,山東 青島 266101)
大部分設計者在實踐設計環節內對于節能并不重視,也不會考慮這個方面。暖通設計者的理念會對系統的節能效果產生關鍵的作用,然而設計者在操作環節內所采用的部分設計思想和精準度、可行性以及目前建筑節能環保層面的要求依舊存在較大的差距,并未對節能方面投入足夠的精力,因此責任意識不高,不能確保達到暖通空調設計在節能方面的要求。
暖通空調對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方面明顯較少,在實踐中,通常忽視了此類資源的運用,如此便導致了這類資源的使用率偏低,有關設計者仍舊在持續探究可再生能源的運用價值,然而在暖通空調設計環節運用此類能源時候,仍然存在較大缺陷,這與技術不夠先進存在緊密的相關性。綜上所述,利用這類能源依舊難以得到足夠的技術支撐,在實踐環節內,回收能源也不得不面臨較大的難題,如此便導致了能源被過度消耗,對暖通空調的設計效果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針對設計環節來說,未實施合理地規劃,同樣是造成暖通空調設計環節內存在問題的主要因素,同時部分設計與節能環保的要求和有關法規之間存在矛盾。此外該系統在使用環節內并未故意實施節能層面的規劃與設計,在競爭環境日益嚴峻的背景下,設計者并未從根本上對設計方案展開比較,同時在方案設計環節內節能方面并不突出,也不具備有效的規劃。
在明確系統的設計參數時,先應當分析建筑物的安全性,如此才可以確定出最合理的參數,由于建筑暖通空調系統消耗的能量水平能夠極大程度上作用于建筑物的內部環境與溫度,因此必須針對該系統的各項參數進行適宜的設置,因此此項工作十分重要,可極大程度上提升暖通空調的使用性能。
在針對系統節能進行設計的環節,第一步必須促使空調系統的供回水、冷凍水存在的溫度差得到有效的調控,如此一來可促使該系統的能耗極大程度被減少,可設置那些循環類型的系統,基于此種方式可促使增加暖通空調系統的生命周期,此外同時能夠調控該系統的輸送能耗,并且,能夠設置成一泵到頂的模式,有利于后期處理好維修與養護工作。結束設計工作之后,必須思考怎樣促使建筑能耗與施工成本獲得有效把控,針對那些水資源尚不充足的區域,在對空調系統進行設計的進程中,可設置為冷卻塔循環的方式,能夠極大程度上降低空調系統產生的能耗與循環水泵的揚程,此外在針對暖通空調系統冷卻塔進行設計時,必須維持有效的通風狀況,如此一來才可得到有效的冷卻作用,并且在對該系統進行設計時,必須綜合空調的真實狀況,例如在常規狀態下,必須控制好室內環境溫度與濕度,假如使用者對于暖通空調系統提出的標準較低,便能夠把空調設計為單風管官風,假如家庭成員數目偏多,相應的會對暖通空調性能提出較高的標準。此時需將空調設置為全空氣空調形式,并且必須針對變風量提供盡可能多的選擇,必須有效把控空調的總風量,此外必須針對暖通空調系統所運載的風量負荷實施精準的把控,促使風量能耗與運行容量得到有效把控。
通過大量實踐可發現,暖通空調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會形成大量的余熱,并且通常情況下會被浪費掉,事實上,產生的這些余熱存在很高的應用價值,因此需要針對余熱的回收實施科學的設計,針對那些狀態不同、載熱有差別的流體,必須借助熱交換設備完成熱量的傳輸,促使冷熱源的能量損耗獲得有效地調控,來滿足系統對于優化環境、保證濕熱等領域的需要,切實發揮出空調系統節省能量、降低排放的良好效果。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新風負荷能夠達到空調負荷30%至35%的比重,為保持室內良好的衛生條件,空調系統在進行工作時,會促使室內一些空氣外排,因此會導致產生能耗,當新風來到室內后需再次耗費能量,怎樣使這部分消失的能量重新回收在一起,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務必應當科學設計熱回收設備,使把排風的能量重新回籠,繼而對這部分能量展開利用,使機組運行負荷減小,同時強化與提高系統的經濟性與節能型。
伴隨大眾對于環保方面重視程度的加深,使用可再生能源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在展開暖通空調設計的環節內,務必應當科學地提升自然風的利用率。自然風在使用環節內可以在較大水平上減少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同時對于環境不會造成破壞,此外太陽能等同樣是利用價值十分可觀的能源。在對于系統進行設計的環節內,太陽能的使用價值主要集中在采暖方面,當前太陽能采集技術慢慢趨于完善,大規模使用這種能源,能夠使暖通空調設計節能的效果獲得顯著提升。
借助先進的自控技術進行設計時,可保證室內的溫濕度達到相應的標準,同時能夠實現對熱能耗損量的有效控制。利用目前相對完善的電子技術與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從根本上改善暖通系統的軟硬件,并且獲得較好的效果,可以使暖通空調的新風量獲得較好的控制,實現監控與調節的自動化。
綜上所述,目前暖通空調節能設計依舊存在較多的問題,造成能源的過度消耗超出了國家的標準,所以設計者務必應當對于設計環節中的問題,實施有效的措施,使系統的節能效果產生較大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