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華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1206)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逐漸應用到各級各類的課堂教學中。傳統課堂教學和網絡在線學習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例如慕課(MOOC)、微課、翻轉課堂等。這既是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習觀念、學習方式的巨大挑戰,也是數字信息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機遇。
1.1 明確教學目標。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根據課程要求,制定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學習問題,重組學習內容。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精神,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具體的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詞匯和語法,還要提高語言的綜合表達能力。
1.2 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設置教學內容時,要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出發點,因材施教,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落腳點。
1.3 教學活動多樣化。混合式教學模式要求線上與線下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共同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講解重點知識,還要將其發布到線上。將對學生有益的學習資料,諸如音頻和視頻,發布到網上,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還能隨時隨地進行復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不再盲目。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學習的地點不僅局限于課堂,還可以是在有趣的網絡上。
1.4 建立科學的考核方式。由于融入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加以考核,教師將很難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考核方式中,將傳統的只注重學生期末成績變為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科學考核。學生的總成績不再由單一的期中期末考試決定,而要結合學生的出勤率、平時表現、平時作業和最終成績來進行綜合考查。
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撐。目前江蘇省內的大多數高職院校已經提供了開展混合教學模式必備的計算機硬件和網絡環境,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公共場所均配備了電腦。有些學校也提供了集教學內容、在線作業、在線答疑、在線測試、在線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網絡教學平臺(如世界大學城空間)。大多數高職院校已經具備開展混合教學模式的基本條件。但是,校園公共場所內能夠進行網絡連接的電腦數量較少,網絡連接速度較慢,免費的無線網絡覆蓋面不夠。因此,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改善校園內的網絡硬件設施,提供安全、便捷的網絡服務,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提供良好的環境。此外,高職院校要創設一套合理的激勵機制,為混合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營造良好的氛圍。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混合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大部分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已經認識到混合教學理論對于現代高職英語教學的積極意義,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混合教學模式的運用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信息化教學的大環境下,教師要深刻認識混合教學模式對于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在新的教學環境下,不斷更新現有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網絡教學環境下,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混合教學模式能夠順利實施的前提。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需要與網絡課程資源保持緊密聯系,借助多種教學方式,開展討論、答疑、練習及鞏固等教學活動,從而最終實現教學目標。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相比,混合教學模式會花費教師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根據調查,在教學實踐中,絕大部分教師都能利用學校提供的網絡教學平臺實施混合教學模式,但有時僅流于形式,如:有些教師僅僅利用網絡平臺考察學生的出勤率,或僅利用網絡平臺布置預習和課后作業等,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沒有得到有效融合。只有線上線下同步的教學,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混合教學模式。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實施都離不開學習的主體。學習者的學習策略使用和他們的學習水平正相關,即語言水平越高的學習者使用的學習策略越多,反之亦然。同時,語言水平和認知、補償、元認知以及社會策略的使用成正相關。目前,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因此,為了提高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混合教學模式讓學生體驗到一種新鮮感,教師要利用這種新鮮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在混合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引導學生逐漸樹立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同時,在學習評價方面,教師也能結合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兩方面綜合考量。
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這種課堂氛圍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一方面,從傳統教學模式來看,課堂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另一方面,如若單以網絡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則不易管控教學秩序,造成課堂管控難度加大;而混合教學模式不但改變傳統模式中課堂氣氛沉悶的現象,還有效管控了教學秩序。
綜上所述,混合式教學融合了傳統的課堂面授和在線學習各自的優勢,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更加科學、方便、有效的教學模式。利用網絡媒體融合傳統教學能夠建立起科學教學模式,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