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曉 閆桂香 陳金鳳
(山東仙河藥業有限公司)
為了提高商品質量,增加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我國許多對外企業都建立了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實現企業的質量管理目標,并且在質量管理和質量檢測的過程中保障檢測數據的可靠程度,同時將檢測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合理安排檢測所需的組織機構,建立完整的工作順序,從而形成關于質量管理的完整體系。對于商品質量的檢測工作一般是由商品質量檢測實驗室來完成的,并且實驗室所采取的質量管理體系以檢測過程為核心,在檢測過程中投入足夠的資金、設備、人才以及先進的技術方法,同時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
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其一,學習并掌握質量管理標準;其二,確定質量管理的目標和方針;其三,確定質量管理的范圍、要素以及管理程序;其四,設置管理機構并安排管理工作,分配管理職能;其五,編制有關質量管理工作的文件,進而總結質量管理成果。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企業必須不斷加強商品質量檢測工作,從而提高商品的競爭力。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目標,同時形成了相關的發展計劃,并且我國經濟的市場化、商品化程度不斷提高,因此在給我國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由于我國企業與國際接軌較晚并且進軍國際市場的時間較短,因此我國企業在商品質量檢測方面存在不足,導致我國企業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足,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雖然我國大部分對外企業都建立了商品質量檢測機制,同時形成了專業化的質量管理體系,但是由于企業在商品質量檢測方面的工作起步晚,導致企業領導層形成了對商品質量檢測工作的忽視,并沒有將商品質量檢測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來看待。此外,由于存在觀念上的忽視,導致部分對外企業并沒有在商品質量檢測方面投入充足資金,導致我國對外企業的商品質量檢測工作存在弊端,并且此類企業普遍存在產量高、質量低的現狀。部分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既省略了商品質量檢測的步驟,同時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不僅給企業自身帶來不良影響,還在國際上對我國商品的整體形象造成損壞。
就目前發展狀況來說,我國大部分對外企業都建立了商品質量管理體系,但是相較于國際上的先進企業來講,我國的商品質量檢測技術依舊落后于此類先進企業,并且在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著應用不到位的問題。比如說,國際上的國際貿易商品的檢測標準是ISO9000和ISO14000系列,而我國部分企業在商品檢測的過程中并未以此為檢測標準,導致技術應用不到位。因此,我國企業在商品質量檢測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也是影響技術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我國與國際市場接軌較晚,因此我國企業在與國際上同類企業競爭的過程中本來就處于劣勢地位,外加缺少商品質量檢測的觀念,因此,我國商品在與同類商品的競爭中大多處于劣勢狀態,導致企業的經營收入降低。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部分對外企業不是加強質量檢測工作,而是從生產過程中采取錯誤方法降低成本,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越來越低,因此更加無法調集充足資金來進行質量檢測和質量管理。
在經濟全球化時期,人才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因此對外企業需要在商品質量檢測工作中吸引足夠人才,并且發揮人才的最大作用,以此提供工作效率,保障商品的質量。與之相對的是,我國高校并未針對企業的商品質量檢測環節開設相關專業,導致我國在這一方面的人才資源上始終處于匱乏狀態,并且部分質量檢測人員存在瀆職問題甚至受賄問題,也導致質量檢測工作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上文已經說過,我國部分對外企業存在認識不到位的問題,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商品質量檢測工作的現狀,企業的領導者和決策者必須更新自身的發展觀念,避免高速低效的發展模式,并且需要加強對商品質量檢測工作的監督管理,避免檢測人員出現瀆職現象。在更新發展觀念與檢測觀念的同時,企業需要向國外先進企業學習,學習先進企業的檢測技術,還需要以目標市場的商品質量標準為指標,開展商品質量檢測工作。因此,企業的領導者對于企業的發展起著重要影響,領導者需要從自身做起,以此推動商品質量檢測工作的有效開展。
針對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企業需要制定合適的發展規劃,調集優勢資源集中開展商品質量檢測工作,企業需要舍棄一些薄弱的生產環節,將此類環節的生產資金應用于對外商品的生產中去。此外,企業在進行戰略制定的時候需要優化自身的資源配置,優先發展優勢項目。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人才資源不足的問題,企業需要設置優厚條件吸引專業人才,以人才資源的建設加強質量檢測工作的建設,此外,各高校需要開設相關專業來培養專業化的質量檢測人才。
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市場上,我國企業需要用心加強對于商品的質量檢測工作,努力保障商品質量,從觀念、技術、資金、人才四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此提高商品質量和企業形象,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