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龍
(山東建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436)
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其他類型化工企業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高溫高壓易腐蝕污染,安全生產難度大和系統只能不間斷運行的特點。在激烈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遇到價格,質量諸多要求,同時還遇到銷售旺季和淡季,產能過剩等不利經營環境影響,造成生產經營舉步維艱,不得不犧牲裝置長周期平穩運行作為代價,生產負荷忽高忽低,一天之內多次加減產量。銷售旺季時滿負荷或超負荷運轉,產品滯銷時又超低負荷運轉,大馬拉小車。如此野蠻生產,對化工裝置損害極大,對原設計原理采取不科學的態度。從長遠利益看也是非常不合算的。本文從以下幾點,利用大數據,對比分析比較,找出科學穩定運行和隨意野蠻運行的利弊,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設計的科學性決定了裝置科學穩定運行的基因,我們知道化工生產從原理到裝置的定型,是多種專業應用原理大集合,也是科學實驗長的產物。毫不夸張的說一種化工產品成型,設計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尊重設計,尊重操作規程就是尊重科學。
科學平穩運行消耗將更低更能有效降低成本。
主要原材料消耗對比見表1。

表1 主要原材料消耗對比(水、電、蒸汽、丙烯、催化劑)
注:企業A和企業B是山東同類型規模企業在2015年生產中分別采取科學平穩運行方式和隨市場波動頻繁調整負荷的方式出現的消耗差別。企業A是科學平穩運行,企業B是另一種運行方式(以下類同)。上述對比可以清晰看出科學平穩運行比其他方式運行更具有優勢,同樣其效益更加明顯。核算如下:〔0.7元×8千瓦〕+〔4元×5t〕+〔180元×0.5t〕+〔6500×0.01〕×20萬=36,120,000元+〔100000×50〕=41,120,000
括弧中數據是單價(人民幣乘以A B差額的數據)。
大數據告訴我們,每噸產品用科學平穩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年増效4000多萬元。而這恰恰是企業立足本行業的優勢所在,利于不敗之地。(因為化工企業使用幾千種催化劑,溶劑,故本文使用抽樣方法,即選作者所在丁辛醇裝置使用各種催化劑和領配體平均價值)
眾所周知,化工裝置管道縱橫,高塔林立,泵機轟鳴。是企業的本錢,產品的命根子,維修更新都要花很多資金,控制維修費用更新費用是企業在市場競爭必須面對的問題。科學平穩運行是實實在在的花錢少效果明顯的舉措,而野蠻隨意運行恰恰是對設備損害的不明智舉動。圖1不同運行方式設備維修更新對比數據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圖1 不同運行方式設備維修更新對比
以上數據表明,平穩運行無論對動力設備還是對靜止設備的使用都能起到損傷最小,沖刷均衡,變化勻稱的作用,從而減少了動力設備頻繁變動物流量造成的調頻亂動,致使動力設備電機易損害,軸承易劃傷,密封易泄露的結果。同時無論是超負荷或超低負荷運轉也同時對各類大型爐,塔靜止設備也造成使用周期減少等問題。總而言之一句話,各類設備損壞大小直接影響企業效益,企業對設備無效投入會增加更新改造費用,加大折舊費用,從而間接增加成本,影響企業的競爭力。
科學平穩運行的好處顯而易見,很多公司管理層為什么不堅持,不實行呢?關鍵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企業在利益和生存的選項上無一例外的選擇了水來土檔的應急方法。能否找到一條即保證科學平穩運行,又適應市場需要的兩全其美的辦法呢?很多企業經過長期實踐摸索出一條較為合理的對應辦法供參考:
(1)多年實踐證明科學平穩安全長周期運行最佳負荷量在設計值的85%~90%,如同小轎車120公里時速最節油和磨損最輕一樣。超過這個負荷,設備承受能力成倍增加,催化劑反應加大,致使其壽命和活性減少。同樣低負荷生產也必須設定紅線,不能無限制,無期限低負荷運行,大馬拉小車也會造成大馬力轉動設備損害。實踐活動和理論力學都將這條紅線指向30%.和時間一個月之內。
(2)遇到產品銷售旺季供不應求是否還需要四平八穩中高負荷運轉還是加大馬力超負荷高產呢?答案很清楚,原則上不提倡,短期利益必將損害長期目標。怎么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曾經給國內幾家同行業做過咨詢,提出的方案是:物流和生產經營相結合,未雨綢繆建立較大規模規范的儲存罐,爭取達到20天儲存量,與銷售結合建立儲存、銷售一體的物流體系和信息網絡。這一體系以本企業產品儲存,銷售為主,以調節銷售淡旺為目標,同時兼營其他危化品存儲業務。從已經實施的企業看,運轉情況良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為企業生產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趟出一條新路。
(3)有條件的企業應該在大型裝置之外建一個同類型的中試裝置,俗稱開小灶。比如在年產20萬噸裝置區再建一個年產5~7萬噸的小裝置,遇到銷售淡季,儲存已滿,公司又不愿意全部停運的情況,就及時開啟小裝置,而不要在大裝置上低負荷運行。,這樣的好處是,企業不停產,職工不停工,生產經營不停擺。該小裝置還可以承擔技術改造,科學實驗中試裝置作用,一舉兩得。
(4)以大數據為依據,新科技新材料新手段為支持實行動態設備監控,不間斷安全巡檢,及時處置安全、設備、工藝、環保隱患,使裝置安全運行,設備不帶病轉動,工藝不超壓超溫,問題處理不過天。比如生產最頭疼的問題是裝置出現泄露,過去必須系統停產處理,處置代價太大。現在完全可以依賴科技手段在不停車的情況下帶壓堵漏。
目前,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作為大型化學基礎工業的生產經營也出現歷史性轉變。變得是市場競爭激烈和產能過剩。不變的是化工生產的特殊性。如何破解化工生產和化工市場出現的對立矛盾呢?經過化工經營者多年探索,越來越多的企業找到了解決辦法,這就是本文倡導的,在堅持市場導向的前提下,還必須堅持科學平穩運行這一基礎,把市場和生產有機結合,做到,市場問題采取各種市場手段解決,生產問題尊重科學規律規范操作和運行,使我們的企業真正成為安全環保平穩長周期運行,在確保經濟效益的前提下,企業也承擔起良好的社會責任。
[1]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丁辛醇操作規程[M].北京:中國石油化工出版社,2006: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