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趙國平課題組、吳李君課題組與安徽大學教授夏俊峰合作,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開發建立了人類腫瘤放療增敏數據庫dbCRSR(Cancer Radiosensitivity Regulation Factors Database)。該項工作是國際上首個關于人類腫瘤放療相關基因的多組學整合數據庫。
放射治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據統計數據顯示,一半以上的癌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涉及到單獨或輔助性放射治療。近年來隨著影像及計算機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放療的“物理精準”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由于個體差異性及腫瘤異質性,臨床放療仍面臨一些“物理精確”方法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例如:臨床上常因正常組織耐受劑量的限制而不能給予腫瘤足夠照射劑量,造成治療失敗。因此,在分子生物學指導下提高腫瘤對射線的敏感性以及改善放射抗拒腫瘤的放射效果是放療發展新趨勢,放療正從“物理精確”走向“生物精準”。
調控放療增敏可提高臨床放療的“生物精準”,dbCRSR目前已收錄了多種類型具有調控放療增敏作用的調控因子(包含395個編碼基因,119個非編碼RNA,以及306個化合物)。數據庫界面友好,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通過數據庫所提供的信息檢索手段,方便地獲取影響特定癌癥放療敏感的基因、藥物、調控方式,以及具有潛在放療增敏調控作用的藥物和miRNAs等多種注釋信息。
此外,用戶還可對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如:結合基因共表達關系及蛋白質相互作用,尋找潛在放療增敏基因;聯系多組學數據,對患者的癌癥進行亞型分析,為臨床醫生進行個體化精準放療提供指導。dbCRSR將持續更新,并計劃后續整合更多類型的組學數據,期望能逐步發展成為輻射生物學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研究的信息知識庫。
該項研究獲得了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本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