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延 輝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南陽 473061)
在臨床上,惡性腫瘤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1]。因惡性腫瘤大都為不可治愈的,直接影響到了患者的心理,進而影響到患者的治療和預后[2]。所以,除了給予患者治療之外,還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為了探討和分析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的心理狀況影響,此次研究選擇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60例惡性腫瘤放療患者作為研究主體,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此次研究選擇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60例惡性腫瘤放療患者作為研究主體,按患者入院順序分為甲組和乙組,其中甲組患者為31例,乙組患者為29例。男性為34例,女性為26例;年齡在23~76歲之間,平均為(44.68±4.18)歲;28例患者為高中及以下學歷,32例患者為高中以上學歷;14例患者為頭部腫瘤,15例患者為胃癌,17例患者為肺癌,9例患者為肝癌,5例患者為乳腺癌;患者體重在43~60kg之間,平均為(51.29±2.18)kg。甲乙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學歷、疾病類型以及體重等資料上的差異對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本組研究中,所選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的目的,均為自愿參與。
甲乙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環(huán)境護理、飲食指導以及運動指導等。甲組患者加用心理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放療前
詳細了解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臨床情況,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確保和患者可以建立起一種良好的關系,要充分理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詳細解答患者及家屬所提出的問題,給予每個患者足夠的尊重,強化服務理念,進行責任制護理;耐心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的知識,提高患者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護理人員應全程觀察患者,給予其無微不至的護理,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
1.2.2放療中
治療中,使用心理療法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在患者入院后根據(jù)其實際病情給予針對性的宣教工作,詳細講述醫(yī)院情況,對患者存在的錯誤態(tài)度和認知進行改正,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宣教工作,囑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安慰和鼓勵;向患者講述放療的方案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可詳細闡述放療的效果,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使用積極的語言同患者交流和溝通,分散其注意力,緩解患者的痛苦。依據(jù)患者的愛好和習慣,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
1.2.3放療后
在患者放療之后,要立即安撫其情緒,因放療輻射對患者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一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抑郁情緒,所以,可通過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播放電視節(jié)目或者音樂等,來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囑患者多和他人交流,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支持,確保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觀察并記錄甲乙兩組患者的SA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SD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生活質(zhì)量評分。

護理后,甲組患者的SAS評分為(36.75±6.94)分,乙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8.48±7.59)分,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t=6.253,P=0.000);甲組患者的SDS評分為(37.48±6.87)分,乙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7.83±7.36)分,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t=5.634,P=0.000)。
護理后,甲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為(87.65±3.68)分,乙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為(72.39±2.48)分,甲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乙組患者,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t=18.704,P=0.000)。
臨床上對惡性腫瘤主要是通過手術(shù)進行治療,在患者術(shù)后進行化療或者是放療,以此來提高患者生活的質(zhì)量[4]。但在實際的放療過程中,大多數(shù)患者都存在心理障礙問題,且心理障礙程度比較嚴重,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了影響。所以,就需要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確保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改善,進而整體治療效果得到提高[5]。有研究指出:心理護理措施可明顯改善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的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還能促進患者的康復[6]。心理因素能改善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進而限制了惡性腫瘤發(fā)展,患者心理問題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同時心理護理可使患者客觀、主動地去看待問題,可配合治療和護理,進一步地促進了患者的康復[7~9]。本次研究主要是在放療前、放療中以及放療后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增加,一定程度上患者的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得到緩解,還利于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負面影響被降低。為了探討和分析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的心理狀況影響,此次研究選擇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60例惡性腫瘤放療患者作為研究主體[10],結(jié)果為:甲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少于乙組患者,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乙組患者,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1]。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很好,有效地緩解了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并且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很高,值得推廣。
1 龔智遜,徐英.心理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的心理狀況的作用.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823~824.
2 馮惠春,黃靜.心理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的心理影響分析.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33(23):78~80;83.
3 鄧百梅.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的心理狀況影響.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28(69):233~234.
4 尹香.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焦慮情緒成因分析及護理干預.黑龍江醫(yī)藥,2014,34(2):426~429.
5 韋敏.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的心理狀況影響.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25(16):211~212.
6 鄧雪蓮,孟強,戴紅芳,等.心理護理對乳腺癌術(shù)后患者生存質(zhì)量影響的研究.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3):111~112.
7 柯藝芬,李三梅.系統(tǒng)性心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患者放療后生活質(zhì)量的效果評價.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41(19):2627~2628.
8 許亞紅.惡性腫瘤患者實施放療的心理護理.健康必讀(下旬刊),2011,26(11):135.
9 金靖.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心理護理臨床應用探討.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34(19):3982~3983.
10 李元香.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80例消化內(nèi)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相關影響.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11):1725~1726.
11 諶香蘭.心理護理干預對更年期婦女抑郁癥患者的影響.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11):1687~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