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
11月14日,云南省總工會在昆明舉行勞動模范一線職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座談會,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張百如出席會議并講話。
張百如在會上指出,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歷史性盛會。各級工會和廣大職工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充分認識大會的重大意義,全面準確領會大會的精神實質,切實用大會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引領方向、推動工作。
要充分認識大會的重大意義。黨的十九大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修改完善黨章,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的指導思想,為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選舉產生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充分體現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為黨的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對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做好新時代黨的職工群眾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為工會組織和職工群眾賦予了新使命。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十九大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學習貫徹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要準確領會精神實質。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堅持全面準確,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十九大報告就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作出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一是關于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強調“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二是關于職工隊伍建設,強調“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三是關于工會工作,強調“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四是關于工會組織建設,強調“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發揮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這些重要論述,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具體落實在行動上。
要切實抓好學習貫徹。各級工會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精心謀劃、周密安排,扎實做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培訓、宣傳教育、貫徹落實工作,使之真正落地生根、見到實效。要把黨的十九大精神納入工會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全覆蓋的工會干部輪訓。要鼓勵工會干部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撰寫心得體會、理論文章,參與相關課題研究,不斷深化對大會精神的認識和理解。大力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走近廣大職工。組織我省十九大代表中的勞模、工會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深入職工群眾,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切身感受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講清楚、講明白,讓廣大職工聽得懂、能領會、會落實。充分利用工會的媒體,如報刊、網站、微信、微博、APP等平臺,通過開設專題專欄、系列評論、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推出一批重點文章和報道,大力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工會組織學習宣傳貫徹的具體措施和實際行動。
張百如強調,廣大職工要充分認清新時代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切實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要立足本職牢記使命。廣大職工作為先進社會生產力的代表,要充分認清自身擔負的歷史使命,堅持聽黨話、跟黨走,始終以主人翁的姿態,自覺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中,把個人夢與云南夢、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立足本職、胸懷全局,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為云南跨越式發展作出貢獻。
要立足本職多作貢獻。“為學之實,固在踐履。”面對這樣一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有機會干事業、能干成事業的時代,廣大職工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立足本職工作,從現在做起,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力爭作出更大貢獻。
要立足本職弘揚勞動精神。廣大職工要充分認識到,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是勞動創造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要以勞模先進為標桿,學習和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讓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發揚光大、代代相傳,始終成為各行各業永不褪色的鮮艷旗幟。
張百如指出,把自覺主動接受黨的領導作為工會組織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核心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工會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取得明顯成效,關鍵看有沒有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第一要義。堅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是做好工會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則和政治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核心內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職工各項活動之中,切實承擔起引導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責任,把廣大職工包括農民工團結在黨的周圍,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
把組織動員職工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作為工會組織服務大局的政治擔當。各級工會要為廣大職工建功立業搭建平臺,要深化云嶺職工跨越發展先鋒活動品牌,引導職工“四爭四促”,圍繞“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滇中產業新區建設、滇中引水工程等重大工程開展勞動競賽,不斷激發職工的創造活力和創新能力。要深入實施云嶺職工素質建設工程,主動對接產業發展人才需求,著力培養企業亟需的應用型專業人才、產業緊缺的技能人才,更好地滿足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要廣泛開展職工技術培訓、技能競賽、“名師帶徒”等活動,培養更多的“金牌工人”“云嶺工匠”,選樹叫得響的“大國工匠”,為提升企業發展競爭力提供人才保障。要發揮示范引領和“傳幫帶”作用,利用勞模工作室等創新平臺,傳授勞動技能、創新方法、先進管理經驗,帶動廣大職工群眾立足本職崗位創新創造創業,在全社會營造“學創新本領光榮”“當創新人才自豪”的濃厚氛圍。
把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會組織履行維權服務職能的重要導向。在職工政治權益維護上,要推動保障職工政治權益政策的落實,逐步增加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工會領導成員中勞模和一線職工的比例,引導職工有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依法保障廣大職工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權利。在職工經濟權益維護上,要推動就業政策落實,推動職工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職工維權服務,解決好就業安置、職業培訓、工資報酬、安全生產、社會保障等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高度重視農民工勞動經濟權益維護,持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使農民工較好地融入城市,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職工文化權益維護上,要大力發展以職工為本的先進企業文化職工文化,不斷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職工社會權益維護上,要推動國家社會保障政策的落實,把職工納入社會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做到應保盡保,對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實施精準幫扶和普惠服務,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隊。
把提高做職工群眾工作能力作為工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抓手。工會最大的優勢是密切聯系職工群眾,最大的危險是脫離職工群眾。做職工群眾工作,不在調門高,不在口號響,而在接地氣、感情近、服務實。要服務職工群眾,積極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重點解決好職工群眾最關心、最期盼、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職工群眾提供更全面、更周到、更貼心的服務,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組織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職工“娘家人”。
十九大代表蔣秋香,勞動模范和一線職工代表杜勁松、張紹清、秦婭麗、黃天柱,州(市)總工會代表商雁鴻,產業工會代表崔家周等同志先后在座談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