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國 戰國時楚國設的一種官職,原為統帥部隊、守衛皇城的武官,后來成為國家的最高武官,大體相當于今天的國防部長一職。也稱為上柱國,其地位僅次于令尹。
大良造 戰國時始設立的一種官職,是朝中最高的官職,掌管軍政大權。秦朝時,朝廷設立了“相國”一職,替代了大良造的位置,大良造于是由“實”轉“虛”,成為一種爵位。秦國有很多立有軍功者或名臣都曾獲封“大良造”,如商鞅、公孫衍、白起等人。
右扶風 漢代時始設的一種官職。右扶風原是漢代京城郊區的一個郡名,后來官以地得名,便稱該郡的郡守為“右扶風”了。右扶風是京城的地方行政長官之一,年薪二千石,與京兆尹、左馮翊合稱“三輔”,共同治理京城長安。三國曹魏時,此官改成“扶風太守”。
押牙 也稱押衙,唐代時始設。古代軍營中豎立兩旗以示為門,稱為“牙門旗”,后世遂設牙門將。豎旗于軍門、統領牙兵的稱為押牙,其府門稱為牙門。唐代節度使等藩鎮均設押牙官職,為衙署內的親信武職,其主管官稱“都押牙”,掌領儀仗衛士,往往參與機密,并直接統率軍隊。凡是任押牙者,都是統帥的直屬親將。宋代曾設有左右押牙教練使。
林牙 契丹語,意為“學士”,是遼代時設置的一種文職。遼代時,朝廷在各地均建有“大林牙院”——相當于中原王朝的“翰林院”。林牙院中設有“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林牙”“右林牙”等官職。遼代以后,未有此官職。
日講起居注 清朝時始設的一種官職。“日講官”和“起居注官”是清朝時設的兩種官職,“日講官”主要負責每日為皇帝講解經書;“起居注官”是記錄皇帝言行、編撰起居注的官員。后來,兩種官職“業務”合二為一,稱為“日講起居注”。他們算是皇室的近臣,出宮巡查時,地方官員都要對他們高看一眼,禮敬有加。
(文/劉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