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飛1,徐凱2,魏秋霞3,黃艷4,郭莉5,侯巍5
(1.四川省廣漢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廣漢618003;2.四川省內江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內江641000;3.四川省雅安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雅安625000;4.四川省資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資陽641300 5.四川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隨著獸醫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諸多問題在工作中慢慢凸顯,表明我國獸醫工作還不能滿足工作和社會需求,還需繼續深入開展獸醫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工作策略和措施,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本文依據筆者在實踐中的體會提出獸醫工作的策略和措施,供業界同仁參考。

2005年《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2012年《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發布實施,明確了我國獸醫工作是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獸醫工作承擔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也因此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經過多年的努力,獸醫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獸醫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確定了地方政府責任制;獸醫工作體系逐步健全,初步構建了行政管理、監督執法和技術支撐體系;獸醫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加強。
2.1 現行法律體系尚需完善 在獸醫工作深入開展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工作缺乏依據。如法律雖明確了養殖業主的責任,卻沒有相應處罰辦法,或處罰較輕,起不到監督、規范作用。
2.2 獸醫體制管理改革不到位 獸醫行政體制尚未實現全程統一管理,行政管理、監督執法和技術支持等不同類型機構之間的協調配合問題,影響獸醫工作整體效能的發揮。獸醫工作沒有實現去行政化,導致部分政策、方案不利于獸醫工作開展。部分地區鄉鎮獸醫站職工未被納入編制,導致基層無人做事。
2.3 支持保障體系有待完善 一些地方獸醫工作人員對法律法規和業務不熟,對獸醫工作的認識不透徹和指導能力差,無法發揮服務和監督作用。相關投入政策存在“重生產,輕保護”的傾向,各級財政在設計養殖產業發展的諸多補助、扶持獎勵項目中,對于獸醫工作的投入問題往往輕描淡寫。公共財政所支持的獸醫工作也還存在投入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導致部分獸醫經費有結余而其它獸醫工作卻因經費缺乏而難以開展。
2.4 養殖和服務模式有待進一步升級 我國的養殖業呈現大而不強的現狀,目前仍然表現為以小規模養殖為主,飼養方式落后,未兼顧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和環保要求。在獸醫服務方面,政府一把抓情況嚴重,導致工作任務繁重,難以發揮監督、指導和服務功能。
3.1 加快推進獸醫法制、執法體系建設
3.1.1 建立健全獸醫法律體系 健全的獸醫法制體系(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等)是獸醫工作開展的合法依據,是獸醫工作各項措施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秳游锓酪叻ā芳跋嚓P條例、標準已經制定近十年,應根據國家機構改革情況、實際工作中存在問題和我國獸醫事業發展需求,重新修訂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獸醫法》。通過健全獸醫法制建設,使國家獸醫公共事務管理工作者、獸醫從業人員、動物飼養及動物產品生產加工者、伴侶動物主和廣大消費者,都能在法律法規和標準約束下從事管理、服務、生產、生活和消費活動。應在需要提供專業服務的相關行業和領域,按規定配備執業獸醫人員,為達到“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健康”目標提供專業技術保障。
3.1.2 進一步加強獸醫執法體系建設 全國應建立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獸醫執法體系,明確執法機構,穩定執法隊伍。同時,每年由省級及以上部門組織至少1~2次的縣級獸醫執法人員輪流培訓,通過考試方可結業,以提高縣級工作人員執法能力。
3.2 加快獸醫體制管理改革 應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去行政化,加快職能轉型,逐步完善服務型事業單位的體制建設。進一步完善規范機構建設,上下級機構對接,科學分配結構資源,適當向業務部門傾斜。簡政放權,逐步放權于下屬機構,提高辦事效率。明確中央和地方職責劃分,逐步建立內檢與外檢、陸生動物與水生動物、養殖動物與野生動物協調統一的管理體制,確保獸醫公共服務職責任務履行到位。改革現行獸醫高等教育制度,提高獸醫臨床水平與技能,提升執業獸醫的技術水準和權威地位。
3.3 進一步完善支持保障體系
3.3.1 加強獸醫技術保障能力
3.3.1.1 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建設 應加大對獸醫實驗室建設投入,規范實驗室運行,以保障實驗室獸醫檢測工作正常化、規范化,為獸醫工作提供有效技術保障。國家應每年設立相應的獸醫實驗室升級和專項運行補助經費,減輕地方財政負擔,確保實驗室設施設備符合工作需要,保障實驗室功能得到有效發揮。
3.3.1.2 提升獸醫隊伍建設 要規范獸醫編制管理,完善薪資制度,吸引優秀年輕的業務人員。建立一套系統的獸醫隊伍繼續教育培訓模式,由市州及以上部門對縣鄉級業務骨干組織開展輪訓。建立一套科學、完善、合理的考評系統加以落實,并將獸醫考評納入績效考核,提高獸醫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
3.3.2 加大防控經費投入,規范經費使用 突出投入重點,加大對縣鄉兩級基層獸醫部門的資金投入,強化基層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注重資金使用效率,對不同動物疫病采取不同防控補助政策,提高防控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優化結構,除疫苗補貼經費、強制撲殺、無害化處理外,還應將經費使用面擴大到采樣補助、檢驗檢測、監督執法、人員培訓等方面。
3.4 創新獸醫服務方式,引導新型養殖模式
3.4.1 創新獸醫服務方式 隨著政府職能轉變,獸醫工作也將從以往的大包大攬向監督、指導、服務轉變。應改變獸醫工作方式,加大力度引入社會資本投入到獸醫工作中,積極培育地方獸醫協會或獸醫服務中心,引導村防員和養殖場技術人員加入獸醫社會化組織,為政府購買基層獸醫社會化服務奠定基礎。在完全實現獸醫社會化服務的過渡期,要把政府提供的獸醫公共服務與市場提供的獸醫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起來,著力加大對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扶持力度,提高獸醫服務水平。
3.4.2 大力引導、推行新型養殖模式 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畜牧業發展方向只能是集約化畜牧業發展模式,簡稱“歐美模式”,歐美國家的共同特點是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相對稀缺,資本和技術實力雄厚。由于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影響,畜牧經濟轉變將是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故在以后的畜牧業發展中應大力推行以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和大中規?;B殖為主的生態可持續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