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銀水 羅靖 王昭焜



摘要:本文詳細介紹PFMBA在卷煙生產過程質量風險管控中的實踐應用,利用PFMEA工具可以有效識別卷煙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風險點,為風險優化提供方向。風險評價結果表明,通過PFMEA工具可有效降低質量風險,提升生產過程質量風險管控水平。
關鍵詞:PFMBA;質量風險;風險評價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2.167
PFMEA作為一種用于確保產品在質量形成的過程中所有潛在問題都得到評估和闡述的質量風險分析方法,在煙草行業制造過程中的應用研究卻尚不系統。隨著煙草行業對于品質的持續關注,需要對整個卷煙生產過程內可能導致產品質量特性偏離標準要求的質量風險進行識別和預防。為此,亟需通過PFMEA方法原理,識別質量風險,提升卷煙生產過程質量風險管控水平。
1卷煙生產過程PFMEA方法
1.1卷煙生產過程
卷煙生產過程主要是指由片煙煙包出庫投料至成品卷煙裝箱入庫的整個生產過程,大致包含解包、切片、松散回潮、加料、切絲、烘絲、摻配、加香、貯存、送絲、卷接、包裝等工序。
1.2 PMFEA方法
1.2.1 PFMBA方法主要程序
PMFBA是過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的英文簡稱,起始于40年代后期的航空航天工業項目,是一種用于確保產品在質量形成的過程中所有潛在問題都得到評估和闡述的質量風險分析方法,主要程序由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優化、過程審核組成。
1.2.2 PFMEA方法的因果矩陣表
針對失效模式從人機料法環測六個維度展開失效原因分析,并且根據失效與失效原因之間的邏輯關聯性強弱,結合歷史經驗對失效原因進行關聯度打分,分值由10至0表示關聯性逐漸減弱,依此形成失效模式因果矩陣表。以煙絲加料工序錯混牌類失效因果矩陣表(部分)為例,如表1所示。
1.2.3 PFMEA方法的風險評價準則
風險評價需要借助相應的風險評價準則。風險評價準則由嚴重度、頻度、不可探測度3個評價準則構成,其制定應緊密結合行業、企業的實際情況。
嚴重度的評價分為十個等級,主要從失效導致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同時應制定評定細則,盡量將過程中識別的失效歸類納入細則頻度的評價同樣分為十個等級,主要從失效以往發生的頻度進行評價。考慮到各類失效不良率統計口徑不同,針對不同口徑制定相應頻度標準,并使其相互平衡,見表2。
不可探測度的評價分為十個等級,針對失效的事前預防手段與事后檢驗方法進行評價。
2結果與討論
2.1過程質量風險
根據制定的嚴重度、頻度、不可探測度的評分標準,對失效原因進行評分,計算風險順序數,利用風險順序數表征過程質量風險,如表3所示。利用單一失效原因關聯度占該失效模式所有失效原因關聯度總和的權重將失效模式總不良率分解至各失效原因,且為避免總不良率被次要因素攤薄,關聯度得分小于5分的失效原因不納入計算。風險順序數大于100的為高風險,介于50至100之間的未中風險,小于50的為低風險。如:造成葉絲加料工序未加料且關聯度≥5分的失效原因有兩項,其中加料系統噴嘴閥故障嚴重度得分為9分,頻度得分為4分,不可探測度得分為3分,風險順序數得分為108分,為高風險。
2.2風險優化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兩類情況進行風險優化。第一類,風險順序數大于100的高風險項,目標是在新的評估周期內至少將其風險順序數降至100以下,降為中度風險;第二類,嚴重度≥8的風險項,目標是將其頻度、不可探測度得分降至3分以下。以煙絲加料工序錯混牌類風險優化措施表(部分)為例,如表4所示。
2.3風險優化后過程質量風險
新一輪周期的質量風險評價結果表明,經風險優化后,卷煙生產過程質量風險有所下降。以煙絲加料工序錯混牌類為例,原有高風險項3項,優化措施實施后,其風險順序數均降至100以下,降為低風險。
3結論
PFMBA為有效識別卷煙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風險提供一種有效的工具,并為風險優化提供了方向,通過針對性的優化措施的實施,有效地降低了過程質量風險,提升了卷煙生產過程質量風險管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