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瓦·斯地克,穆哈西,吾買爾·吐爾遜
(1.新疆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烏魯木齊,830049;2.新疆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烏魯木齊,830052)
新疆吐魯番是嚴重的干旱區,降雨稀少,蒸發量大,嚴重的水資源危機已成為限制本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近年來隨著新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用水部門間的矛盾日益劇增,使原本微弱的綠洲生態環境問題愈加突出[1,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農戶都關注自己果園的綠化,但水源的嚴重短缺問題阻礙著他們的積極性。主要的問題有:①各用戶自己的果園只靠飲用水漫灌形式澆灌,但漫灌果園用水量多、灌水時間長;②飲用水價格貴、流量和壓力小。為解決此問題,研制出了果園自動控制澆水裝置[3-5]。該裝置價格低,可根據飲用水的流量和壓力,調好灌水時間和灌水周期后,不需要人監守實現自動澆灌。一方面可大幅度減少勞動量,家人出游也不必擔憂果園的澆水問題;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果樹減產或死亡帶來的損失。本文結合應用實例來說明該裝置設計過程及其功能特點,為類似果園實現節水灌溉自動化技術提供參考。
果園自動化澆灌裝置由管道部分(支管和毛管)、電磁閥(閥門)、傳感器(傳出土壤體積含水量)、接收器(接收土壤體積含水量信息)、繼電器(判斷電源)和時間繼電器(調節灌水時間)等6個部分組成。電磁閥與繼電器相連,繼電器與接收器相連,接收器收到傳感器傳來的信息,如土壤體積含水量等,若達到設定值時,繼電器接通電源,打開電磁閥進行澆灌。技術參數的計算:①確定土壤體積含水量和計劃濕潤層深度等參數;②根據果園果樹株行距確定支管和毛管長度;③根據飲用水流量和壓力來確定電磁閥的位置和輪灌組(灌水小區)數。
(1)設計思路。作物類型和種植方向確定之后,首先選定毛管類型、毛管內徑d、滴頭流量q等參數。根據地形條件和作物種植模式確定毛管間距SL和滴頭間距Se,再計算毛管極限長度,確定毛管實際鋪設長度進行核對。毛管實際鋪設長度除以滴頭間距再乘滴頭流量,從而獲得一條毛管的流量[6-8]。判斷飲用水流量和水頭是否滿足一條毛管流量(灌水小區)和壓力要求,試驗區飲用水流量和壓力滿足4條毛管的流量和壓力,因此屬于1個電磁閥控制的A灌水小區(見圖1),相應灌水小區控制系統見圖2。根據地形條件確定支管長度L支計算相應的支管流量Q支,然后計算干管流量Q干,干管流量應小于等于飲用水水量。

圖1 一個灌水A小區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a A irrigation area

圖2 控制3個灌水小區的系統示意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ree irrigation districts 注:1-控制實例區(A)灌水小區的繼電器;2-總時間繼電器(時間上控制3個灌水器的時間和循環過程);3-開關(自動及手動兩用型);4-電源開關;5-電源判斷器;6-接收器(接收土壤含水率傳感器信息);7-B、C等其他灌水小區的時間繼電器;8-C灌水小區的繼電器;9-B灌水小區的繼電器;10-C灌水小區的輸水管;11-B灌水小區的輸水管;12-總繼電器(控制3個灌區的循環灌水);13-實例A灌水小區的繼電器。
(2)土壤濕潤范圍的計算。在無觀測資料時,土壤性質(土壤容重)、土壤初始含水率、滴頭流量q和灌水時間t確定之后,土壤濕潤范圍按下列經驗公式計算確定[9]:
R=(A+Bq)t1-α
(1)
式中:R為計算水平擴散時濕潤半徑(計算垂直擴散時土壤濕潤深度用H表示),m;t為滴水時間,min;q為滴頭流量,L/h;A、B、α為與土壤因素有關的系數,查表1確定。通過試驗確定土壤濕潤深度(或濕潤半徑)、土壤容重和滴頭流量之后,查表1后按經驗公式(1)反求滴水時間t。
采用式(1)分別計算出土壤橫向擴散半徑(濕潤半徑)和縱向濕潤深度,然后可計算土壤濕潤比。
(3)滴灌下土壤濕潤比的計算。果樹滴灌屬于點水源滴灌,水以滴水形式進入土壤,在土壤重力勢和基質勢的作用下,不僅向土壤縱向運動,而且也在土壤基質勢的作用下橫向運動,逐漸濕潤樹根下附近的土壤。滴灌繼續滴水時,土壤縱和橫各向水分都在變化。
①影響土壤濕潤比的因素。土壤濕潤比受毛管和滴水器的布置形式的影響。毛管上滴水孔數多土壤濕潤比較大,毛管數多同樣濕潤比也大,因此土壤濕潤比的大小與所選用的滴頭類型和毛管數有密切關系。土壤濕潤比是該滴頭濕潤體體積V濕占該滴頭控制灌溉面積上的土體積V灌百分比,一行樹設一條毛管情況見圖3,各向均質土壤滴水后的土壤濕潤體及滴頭間距見圖4。

圖3 單行直線毛管布置Fig.3 Single linear capillary arrangement
滴頭滴水下土壤濕潤比按下式表達,即:
(2)

表1 不同土壤質地對應的A、B、α值Tab.1 Soil texture corresponds to different A、B and α value

圖4 土壤濕潤體及滴頭間距Fig.4 Moist soil body and drop head spacing
由圖2和3可推導灌溉面積上的土體V濕,土壤濕潤體積相似于圓柱體,近似計算體積按下式計算:

(3)
V灌=SeSLH
(4)
將式(3)和式(4)代入式(2)整理后可得土壤濕潤比P:
(5)
式中:n為滴水孔數(單個滴頭供水時n=1);P為土壤濕潤比,%;V灌為滴頭控制灌溉面積上的土體積,m3;Se為滴頭間距,m;SL為毛管間距,m;V濕為灌溉面積上的土體;H為濕潤深度,m;DW為土壤水分擴散直徑,m。
②工作壓力及管道長度計算。根據飲用水的壓力(工作壓力h)按式(6)計算確定滴頭流量q,購買相應滴頭流量的滴水器(穩流滴頭器)。按照果樹行距(SL)株距(Se),按式(7)以毛管和支管長度作為變量,調節Q系計算至飲用水提供流量相等為止。
q=chx
(6)

(7)
(1)試驗地概況。試驗地由4行葡萄、3行蘋果和3行桃子組成。土壤為沙壤土,土壤容重為1.25 g/cm3,平均氣溫35.2 ℃。①葡萄試驗地長20 m寬6 m,面積為0.012 hm2,葡萄栽種模式株行距為2 m×2 m;②蘋果試驗地長20 m寬10 m,面積為0.02 hm2,蘋果栽種模式株行距4 m×5 m;③桃子試驗地長20 m寬4 m,面積為0.008 hm2,桃子栽種模式株行距為2.5 m×4 m。采用毛管直徑20 mm滴灌管,滴水器間距分別為2.0、4.0、2.5 m,飲用水壓力水頭為12 m,流量為20 m3/h。試驗區飲用水流量和壓力最多滿足4條毛管的流量和壓力,因此葡萄園A區、蘋果園B區及桃子園C區分別設置3個輪灌區。
(2)現狀及裝置參數確定。吐魯番地區農戶以種植葡萄為主,采用溝灌方式。蘋果、桃子及梨子等果樹為副,采用漫灌方式。每公頃葡萄灌水量13 140 m3,其余果樹(蘋果、梨子及桃子等)每公頃灌溉量在11 820 m3左右,果樹平均灌水量12 480 m3。當地飲用水價格1.8 元/m3,每公頃地灌水費22 464 元。實施自動裝置后,每公頃灌水定額300 m3,15 d灌一次水,1 a灌水9次,每公頃地灌水量2 700 m3,滴灌灌水費每公頃4 860 元。采用最好滴管材料的情況下每公頃需要9 750 元,自動控制系統灌溉1路設備每公頃需要3 000 元,合計17 610 元。家用飲用水不同流量和水頭相應控制面積計算結果見表2,計算公式見參考文獻[7-9]。

表2 農村用戶飲用水不同流量和水頭控制面積計算結果Tab.2 Different rural users tap water flow andhead control area calculation results
由表2可看出,水頭為6 m時,毛管鋪設長度應在25 m左右為宜,支管長度控制在15~20 m。原因是有限的水頭滿足不了支管進口的壓力,使hd≥ΔH毛進+ΔH支進+hi時可滿足要求,hi為管道進口處水頭損失、連接件水頭損失及干管水頭損失(沿程水頭損失和局部水頭損失)之和,通過推算得hi=0.3 m。
鑒于家用飲用水的流量和水頭(壓力)小,該灌溉裝置采用儲水桶(或修建小型水池)進行蓄水調節,將飲用水龍頭改為電磁閥,電磁閥與儲水桶的浮子相連,儲水桶蓄滿水后浮子上升斷開電源自動關閉飲用水電磁閥。灌溉系統加壓泵、電磁閥及繼電器與田間探頭相連,通過探頭測定的土壤含水量達到調萎系數時,繼電器→電磁閥→加壓泵自動啟動,開始田間灌溉作業。
(1)節水效果及適應性。在吐魯番實地進行試驗可知:自動控制系統灌溉1路設備每公頃需要3 000 元,每公頃地節省灌水水費4 500 元左右。該裝置彌補了現有自動灌溉系統和滴灌系統的不足之處,適用于果圓、農作物及溫室大棚的微灌。
(2)裝置幾個特點。①適應性強。面積大小可根據增、減管道長度及直徑調節,地形落差較大時可實現自壓自動灌溉。②簡便性。主要材料部件由電磁閥、繼電器、水泵等組成,結構和操作簡單,調節完后自動完成定期灌溉任務。③可調性。根據土壤性質、作物類型及氣候條件確定灌水量和灌水時間,同時根據作物各生長期的需水量可調節灌水量和灌水時間。④節能性。根據輪灌次序通電,作業完后及時停電,耗電量少,無電灌區可采用太陽能板供電,同樣實現自動灌溉。⑤自控性。土壤含水率達到下限時通過傳感器發的信號來控制電磁閥的啟閉,實現自動作業。也可通過聯通或移動手機綁定推廣到無線遠程控制自動灌溉裝置。
□
[1] 史海濱,劉清華.灌溉排水學[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13-75.
[2] 張國祥.微灌技術探索與創新[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2:16-100.
[3] 吾買爾·吐爾遜,穆哈西.一種果樹自動澆灌裝置:中國, ZL2015201871527[P]. 2015-08-05.
[4] 吾買爾·吐爾遜,穆哈西.基于Visual Basic的水力機械模型試驗臺測控系統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1):100-107.
[5] 吾買爾·吐爾遜,穆哈西.基于組態軟件的水力機械模型試驗平臺測控系統的開發[J].測控技術,2015,34(10):72-74.
[6] 吾買爾·吐爾遜,穆哈西.基于PLC的溫室大棚自動防風監控裝置設計[J].農機化研究,2015,37(2):218-221,225.
[7] 汪志農,馮 浩.節水灌溉管理決策專家系統[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34-52.
[8] 張志新.滴灌工程規劃設計原理與應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60-141.
[9] 張志新.滴灌[M].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199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