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18 年四川省畜牧業主推技術規范(下)

2018-03-21 20:59:35
四川畜牧獸醫 2018年8期

(接上期)

1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及成套設備

1.1 概述 該技術提出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方案,研制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藝及成套設備,實現病死畜禽尸體處理的全程機械化、自動化、無害化作業。其先進性在于:采用專用粉碎機將動物尸體分切、粉碎成小顆粒,連續進料和出料,保證顆粒的均勻性;全新研制發酵降解罐,通過PLC控制器和傳感器組成的控制裝置對上料速度、粉碎量、粉碎細度、降解罐轉速、起停時間、發酵降解溫度進行集中控制,自動化程度高;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對動物尸體進行發酵降解處理,殘渣變成有機肥料,同時對病原體進行滅菌處理,達到降解和滅菌。

1.2 增產增效情況 本項目單套設備每天可處理病死畜禽1噸,生產有機肥0.7噸,單套設備有機肥年產量可達210噸,創收約15萬元。畜禽養殖企業對動物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可節約運輸費、環保費以及養殖場周邊農戶要求的賠償費等,以上幾項費用合計每年50萬元以上。

1.3 技術要點

1.3.1 微生物高溫發酵降解技術 通過微生物的酶系活動分解有機物質(動物尸體組織),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對動物尸體組織進行發酵降解處理,降低水分,殘渣變成有機肥料,同時在高溫下對病原體進行滅菌處理,分解病原體細胞,達到降解和滅菌的目的。

1.3.2 整尸冷凍技術 由于病死畜禽數量波動大,時間不確定,整尸冷凍時間長,故本技術采用分層冷凍和組合冷凍、外層冷凍和內層冷凍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快速冷凍。

1.3.3 粉碎技術 采用切割和擠壓技術,將動物尸體分切、粉碎成小顆粒,連續進料和出料,保證顆粒的均勻性。粉碎機采用定刀和動刀相反方向旋轉,直刀和彎刀合理配置,對動物尸體切碎能力強,顆粒均勻、動力消耗低。

1.3.4 自動控制技術 通過PLC控制器和傳感器組成的控制裝置對上料速度、粉碎量、粉碎細度、降解罐的轉速、起停時間、發酵降解溫度進行集中控制,協調各部位運轉,自動化程度高。

1.3.5 發酵降解罐 采用螺旋輸送機構在發酵降解的同時推動原料向前,實現連續作業;采用傾斜的推板出料,結構簡單、不堵塞;在發酵降解罐外表面安裝加熱裝置,補充熱量,加快發酵降解進程。

1.4 其他 適宜區域:國內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注意事項:成套設備操作人員需進行培訓后方可上崗。

技術依托單位: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電話:028-84514152,電子郵箱:155046340@qq.com)。

2 畜禽糞污異位微生物發酵床技術

2.1 概述 該技術是指糞污在發酵基質(谷殼、木屑等墊料)中微生物(專用耐高溫菌種)的作用下,通過發酵使糞污腐殖化、無害化,從而達到降解糞污的目的。該技術克服了發酵床(舍內)養豬存在的一些不足,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低,無排污口,無臭味,無蒼蠅和蚊子,便于管理和監控等優點。糞污經微生物發酵處理后可全部轉化為固態有機肥原料,實現變廢為寶。

2.2 增產增效情況 按存欄500頭母豬自繁自養,常年存欄生豬5000頭計算:每天產生糞污50 t,需要發酵墊料2 000 m3,每年補充發酵墊料約200 m3,年可提供有機肥原料800 t,有機肥原料按每噸400元回收,可實現經濟效益約32萬元。

2.3 技術要點

2.3.1 配套專用設施設備 設施包括集污池、噴淋池、微生物異位發酵池及陽光棚等;設備包括污水(泥漿)切割泵、攪拌機、自動噴淋機、槽式翻拋機和變軌移位機等。

2.3.2 微生物異位發酵池容量 在糞污處理區內,按每立方米發酵基質每日發酵處理糞污30kg或每噸糞污需要發酵基質33 m3的參數進行測算,確定微生物異位發酵池的容量。發酵池的寬度、高度分別為4m、2m,長度和發酵池的個數依養豬規模而定。

2.3.3 發酵原料 包括發酵基質和發酵菌。發酵基質可選用谷殼、木屑、椰子殼粉、花生殼粉等。以谷殼、木屑為原料時,兩者之間的重量比為4∶6。發酵菌應選用耐高溫的專用菌種,按發酵基質容積首次添加量為1kg/3m3。

2.3.4 糞污噴灑 發酵原料裝填高度為1.5~1.6m,原料裝填完畢即可按照糞污測算量,將暫貯在噴淋池中的糞污通過噴淋機一次或多次噴灑到發酵池表面;多個發酵池可輪換錯開噴淋時間;糞污與發酵基質混合后水分含量以45%~50%為宜。

2.3.5 翻拋及其頻率 糞污噴淋到基質后,需等其完全滲入基質(約3~4 h),方可開動翻拋機進行翻拋;要求1~2d翻拋1次。

2.3.6 發酵溫度及其周期 每次噴淋糞污后,經24h發酵,發酵池表面以下35cm處的溫度應上升至45℃左右,48h后應升至60℃以上,在此溫度下保持24h,再行下一次糞污噴淋。發酵周期約為3d。

2.3.7 及時補充發酵基質 當發酵池內發酵基質的高度沉降15~20cm時,應及時補充發酵基質,以維持池內發酵基質的總量。

2.3.8 腐熟基質利用 發酵基質原料一般可連續使用3年,腐熟后的固態糞污混合物可就地加工成有機肥對外銷售。

2.4 其他 適宜區域:全省適養區。注意事項:(1)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減少糞污產生量,全場雨水、污水徹底分流;采用全漏縫免沖洗清糞工藝;安裝水位計飲水器或碗式飲水器代替鴨嘴式飲水器;清欄后,使用高壓(200 Pa左右)沖水槍沖洗;加強豬場用水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現象發生。(2)嚴防發酵池滲漏。發酵池地面及墻體內側面應作防滲漏處理,確保污水不滲出。(3)嚴格控制糞污噴灑量。發酵基質每日糞污噴淋量不得超過30kg/m3。

技術依托單位:四川省畜牧總站(電話:028-85570036,電子郵件:524867830@qq.com);四川衛美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電話:15928086690張瑞,電子郵箱:286104459@qq.com)。

3 畜禽糞便高溫全好氧動態堆肥發酵技術

3.1 概述 該技術是針對我國好氧發酵有機固廢處理技術普遍存在的“裝備性能差(占地多、能耗大、翻拋深度淺),發酵溫度低導致減量化、無害化不徹底”等問題而設計的。通過大深度智能動態翻拋裝備用于禽畜糞便堆肥,并采用耐高溫好氧發酵菌種發酵,具有投資少、生產成本低、腐熟徹底、環保效果明顯、投資風險相對較小等特點,在四川省內一些規模化雞場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2 增產增效情況 以30萬只蛋雞養殖場為例,每天產生36 t左右雞糞,投資本生產技術及設備、土建及所有設備需要135萬,每天產出30%水分成品有機肥10t,年產3650t成品有機肥,噸生產成本<200元,年生產成本為72.1萬。30%水分有機肥的平均銷售價每噸不低于360元,年銷售額131.4萬,設備投資按5年折舊算,每年有27萬固定投資成本,計算可得:年可產生純利31.4萬,也就是說每只雞在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還可以減少生產成本1元錢左右。如果考慮大多數養殖場已有機具和房屋等基礎設施,一次性設備設施投資就只有60萬左右,一年多即可收回投資成本。

3.3 技術要點

3.3.1 發酵槽建設要求 (1)發酵槽墻體用混凝土直接澆筑或使用磚混結構建設,比料層厚度高出50~80cm即可,每根發酵槽墻體頂端平直安裝一條翻拋機行走鋼軌。(2)發酵槽前后端預留出5~8m車輛運輸通道。(3)發酵槽底部按完全好氧發酵曝氣工藝建設。(4)發酵槽房屋要利于集熱、防腐、汽水分離和水分蒸發。(5)發酵槽建設的凈空面積、長度、寬度按以下公式計算:

發酵槽凈空實際面積S=V*P/H,P:設計發酵腐熟天數(20~30d),V:禽畜糞便預處理體積(水分<60%),H:發酵料層實際厚度(1~3m)。

發酵槽長度L=H*R*P,H:發酵料層實際厚度(1~3m),R:翻拋機物料位移系數(1.3~1.5),P:設計發酵腐熟天數(20~30d)。

發酵槽寬度D=S/L,S:發酵槽面積,L:發酵槽長度。

3.3.2 其他輔助設備、設施建設 (1)需配備相應的運輸工具和車輛。(2)需配置發酵槽面積一半左右的成品堆料場,要求地面硬化,個別濕度大的地方需要安裝曝氣裝置,房屋要通風擋雨。(3)配備相應的動力電源。

3.3.3 發酵菌種選擇 要求發酵菌種具有固氮能力、不產生含硫惡臭物質,發酵過程中除產生少量氨氮氣體外不能有其他惡臭氣體產生;能產生80℃左右高溫,以利于殺滅有害寄生蟲和病菌;同時能加快有機肥發酵腐熟效率,減少占地和生產運行成本。

3.3.4 曝氣工藝選擇 選擇壓力高和通氣量大、能耗低的專用曝氣風機,以節約運行能耗;合理布置曝氣管路,保證曝氣均勻性;選用專用防堵曝氣嘴,保證曝氣通暢。

3.3.5 翻拋設備選擇 翻拋深度深(1~3 m,保證能產生發酵高溫環境),翻拋位移合理,保證物料的粉碎粒度,提高曝氣發酵效率,防止出現厭氧泥團,避免產生惡臭氣體。設備盡量能夠自動化無人化操作,減少人工成本和安全風險。

3.3.6 生產搬運設備選擇 大型規模化場以鏟車為主,一個場用一臺設備即可完成全部工作。

3.4 其他 適宜區域:全省適養區。注意事項:本技術具有發酵槽深度較大(可達1~3 m),設計發酵腐熟天數較長(20~30 d),腐熟較徹底的特點。因此,生產發酵過程中必須嚴格遵照發酵工藝,防止發酵物濕度過高而致發酵失敗。冬季要注意發酵溫度和控制翻拋次數,注意清理曝氣風機進氣口,防止風道堵塞影響曝氣。

技術依托單位:四川省畜牧總站(電話:028-85570036,電子郵箱:524867830@qq.com);四川中禾高科農牧設備科技有限公司(電話:18123015062魏大兵,電子郵箱:2247027686@qq.com)。

4 四川青貯玉米豐產栽培技術

4.1 概述 該技術通過對品種選擇、種植密度、管理要求、施肥水平、收獲時間及方式的優化、組裝、集成,有效地提高了青貯玉米的產量和青貯質量,是實現種養結合、種養業增效的主要技術措施。

4.2 增產增效情況 種植青貯玉米較種植常規玉米操作簡單,平均每畝種植青貯玉米純收入可達1 425元,比種植常規玉米每畝要多收入1181元,增產效果顯著。

4.3 技術要點

4.3.1 品種選擇 根據生態適應性原則,選擇適應種植區氣候條件,耐密植、株型緊湊、抗倒伏、植株高大、持綠性好,并能獲得高產、高青貯品質的國家或省級審定品種,選擇時可參照GB/T 25882-2010。如種植地區適合兩季播種應盡量選擇早熟抗寒青貯品種。

4.3.2 土地選擇及整地 (1)土地選擇。選擇耕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排水良好,交通方便的地塊,清除雜草、石塊等雜物后進行耕翻。耕翻深度以15~25cm為宜,耕后耙平,要求土塊細碎、地面平整。

(2)基肥。在耕作前應施基肥,基肥多為人畜糞尿、沼液等,農家肥用量為3000~4500kg/畝(1畝≈667m2,下同),或根據土壤肥力狀況而定。如無農家肥可施復合肥(N-P-K:15%-15%-15%)25~30kg/畝。兩季播種地區,基肥要適當多施農家肥。

4.3.3 種子處理 種子質量應符合GB 6142-2008的規定,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播種前選擇晴天將種子攤在干燥向陽的曬壩上,連續曬2~3 d,或者在播種前用冷水浸種12 h或用55~57℃溫水浸種4~6h,以提早出苗。

4.3.4 播種 (1)時間。春季當氣溫連續5d穩定在12℃以上即可播種,如和多花黑麥草或燕麥輪作,應在前茬最后一次刈割后播種;若在適合種植兩茬青貯玉米的地區種植兩茬,早春第一茬播種應適當提前至3月初,最晚不超過4月15日,在第一茬收獲前兩周,可對第二茬播種玉米育苗,待前茬收獲后進行免耕移栽。

(2)方式。通常采用人工直播,有條件的可采用機械播種,效率更高。若在適合種植兩茬青貯玉米的地區種植兩茬,早春第一茬播種宜采用可降解地膜覆蓋,結合機械進行,夏季播種宜提前育苗移栽。

(3)播量及密度。播種量為3kg/畝左右,定苗5500株/畝左右。行距80cm、株距15cm、每窩一株,或行距60cm、株距40cm、每窩二株。

(4)深度。播種深度為 5~6cm,覆土 3~4cm。

4.3.5 田間管理 (1)間苗與補苗。當玉米葉片達到3~4片葉時應及時間苗;達到4~6片可見葉時,根據是單株種植還是雙株種植進行定苗,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留壯、去小留齊、去病留健、去雜留純,苗不足的要及時補苗。

(2)中耕。在6~7片葉時結合追肥,中耕除草和培土。一般定苗后進行2~3次中耕除雜。

(3)追肥。苗肥:苗期3~4片葉時,結合間苗,追施苗肥。用人畜糞尿或沼液1000~1667kg/畝,與尿素(含N量46%)5~6kg/畝混合使用;或單施尿素(含N量46%)20~30kg/畝。做到小苗淺施,距苗 5~6cm;大苗深施,距苗 17~20cm。

拔節肥:進入拔節期后,追施拔節肥。用人畜糞尿或沼液1 000~1 667 kg/畝與尿素(含N量46%)13~20kg/畝混合施用,或單施尿素(含N量46%)20~30kg/畝。距植株10~17cm處挖窩深施,同時淺中耕培土、蓋窩。

(4)灌溉。較干旱地區視墑情適時灌溉。

(5)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參見有關玉米栽培病蟲害防治手冊或請求當地有關技術部門解決。選擇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或生物農藥進行化學防治或生物防治,也可進行物理防治。農藥具體使用可參照GB 4285-1989執行。

4.3.6 收獲 選擇晴好天氣,植株露水干后收獲。青貯玉米適宜刈割時期為乳熟后期至蠟熟初期。兩季播種刈割時期以乳熟后期至蠟熟初期為宜,如達不到最佳收獲期,在第一次霜降前完成刈割。采用人工刈割或機械收割。人工可齊地刈割,機收時留茬高度5~10cm。收獲后及時切(揉切)成2~3cm的碎節(片),并及時裝填到青貯容器(青貯窖、青貯池、青貯壕、青貯袋)或進行打捆裹包,密封發酵。

4.4 其他 適宜區域:四川農區、盆周山區及類似生態區。注意事項:在土壤水肥條件較好、土質較為松軟的田地上,前茬收獲后,處理完地面的殘茬即可進行免耕播種。兩季播種,后茬以免耕為宜。早春地膜覆蓋栽培的,揭膜和刈割后,應將殘膜清除干凈;機械收割的,應在刈割前完成清除,以免殘膜污染飼料。

技術依托單位:四川省草原工作總站(電話:028-85565805,電子郵箱:scgrassland@126.com)。

5 四川青貯玉米與青貯燕麥輪作種植技術

5.1 概述 利用青貯玉米與青貯燕麥輪作,可實現全年飼草料生產的高效輪作,有效滿足牛羊全年對優質飼草料的需求,符合現代化、標準化養殖業發展趨勢。該技術關鍵是青貯燕麥與青貯玉米茬口的銜接,通過對青貯燕麥、青貯玉米從品種選擇、播種時間、田間管理、收獲時間及方式等技術節點進行組裝集成,最終形成實用的青貯玉米與青貯燕麥輪作種植技術。

5.2 增產增效情況 采用本技術種植青貯玉米平均每畝純收入為1425元,種植燕麥平均每畝純收入為1 000元,全年每畝共計收入為2 425元,比常規玉米與油菜輪作等種植模式每畝增加效益1740元以上。

5.3 技術要點

5.3.1 品種選擇 二者種子質量應符合GB 6142-2008的規定,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

根據生態適應性原則,青貯玉米應選擇適應種植區氣候條件,耐密植、株型緊湊、抗倒伏、植株高大、持綠性好,并能獲得高產、高青貯品質的國家或省級審定品種。青貯燕麥應選擇適應種植區氣候條件,植株高大、抗倒伏、葉片寬、葉量豐富,能獲得高產、生育期200 d以下,并能在來年5月20日前達到蠟熟初期的國家或省級審定品種。為了更好地保證大春青貯玉米產量,選擇的燕麥品種最好能在4月20日前達到蠟熟初期。

5.3.2 土地選擇及整地 (1)土地選擇。選擇耕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排水良好,交通方便的地塊。清除雜草、石塊等雜物后進行耕翻。耕翻深度以15~25cm為宜,耕后耙平,要求土塊細碎、地面平整。

(2)基肥。有條件的地方盡量使用有機肥作為基肥,一般情況下燕麥占有機肥總量的60%~70%(4 667~6 000 kg/畝),玉米占有機肥總量的30%~40%(3000~4000kg/畝)。如無有機肥可采用化肥作為基肥,燕麥和玉米同等對待,要分地力情況、產量目標、養分種類而確定,一般情況下施復合肥(N-P-K:15%-15%-15%)15~30kg/畝。

5.3.3 種子處理 種子質量應符合GB 6142-2008的規定,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播種前選擇晴天將種子攤在干燥向陽的曬壩上,連續曬2~3 d,或者在播種前用冷水浸種12 h或用55~57℃溫水浸種4~6h,以提早出苗。

5.3.4 播種 (1)播種時間。玉米:一般在春季,當氣溫連續5d穩定在12℃及以上即可播種;若上茬作物為青貯燕麥,則當燕麥進入乳熟后期或蠟熟初期收割后即可播種,但最晚不超過5月下旬。燕麥:秋季播種,當地表下5cm土壤溫度連續5d穩定在4℃及以上即可播種,一般9~11月均可播種。

(2)播種方式。玉米通常采用人工直播,有條件的可采用機械播種,效率更高。播種方式為窩播,行距80 cm、株距15cm、每窩一株,或行距60cm、株距40cm、每窩二株。播種深度為5~6cm,覆土3~4cm。播種量為3kg/畝左右,定苗約5500株/畝。燕麥采用撒播、條播均可,條播以行距15~30cm、播深2cm為宜,畝用量為 10~15kg。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機械播種,以提高播種效率。

5.3.5 田間管理 當青貯玉米葉片達到3~4片葉時應及時間苗。達到4~6片可見葉時,根據是單株種植還是雙株種植進行定苗,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留壯、去小留齊、去病留健、去雜留純,苗不足的要及時補苗。一般定苗后進行2~3次中耕除雜。在苗期和拔節期各施追肥一次,用人畜糞尿或沼液1000~1667kg/畝,與尿素(含N量46%)5~6kg/畝混合使用;或單施尿素(含N量46%)20~30kg/畝。較干旱地區視墑情適時灌溉。青貯燕麥種植后應視土壤墑情及時排灌水。分蘗期和開花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尿素或復合肥 5~10kg或人畜糞尿、沼液 1000~1667kg/畝。

5.3.6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參見有關病蟲害防治手冊或請求當地有關技術部門解決。選擇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或生物農藥進行化學防治或生物防治,也可進行物理防治。農藥具體使用可參照GB 4285-1989執行。

5.3.7 收獲 青貯玉米和青貯燕麥的收獲方式相同,都應在晴好天氣,植株露水干后收獲。適宜刈割時期為乳熟后期至蠟熟初期。人工可齊地刈割,機收則留茬5~10cm。收獲后及時切(揉切)成2~3 cm的碎節(片),并及時裝填到青貯容器(青貯窖、青貯池、青貯壕、青貯袋)或進行打捆裹包,密封發酵。

5.4 其他 適宜區域:四川農區、盆周山區及類似生態區。注意事項:燕麥作為后茬應盡量選擇生育期在200d以下,來年4月15號之前能夠達到乳熟期的早熟品種。適合機械操作的地區盡量選擇適合的機械進行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獲。

技術依托單位:四川省草原工作總站(電話:028-85565805,電子郵箱:scgrassland@126.com)。

6 老芒麥牧草豐產栽培技術

6.1 概述 老芒麥是川西北高寒牧區開展補播改良、人工草地建設,建立打貯草基地等應用最多的草種之一。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利用川草一號老芒麥、康巴老芒麥等進行豐產栽培,總結出老芒麥牧草豐產栽培技術,使牧草產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6.2 增產增效情況 該技術應用后使老芒麥鮮草產量達1 800~2 000 kg/畝,比傳統技術提高15%以上。

6.3 技術要點

6.3.1 選地與整地 選擇海拔4 200 m以下,土層深厚的平壩或坡面平緩地塊,除灌、除雜,施1000~2000kg/畝腐熟牛羊糞作基肥,旋耙平整。6.3.2 品種選擇 選擇適應于種植地的海拔、氣候、土壤條件,產量高,利用年限長的品種。具體可選擇“川草1號”“川草2號”“青牧1號”“同德”“麥洼”“雅礱江”等老芒麥品種。

6.3.3 播種 5~6月中旬春播或9月中旬~10月中旬秋播,單播或混播。用于建植單一草種的人工打貯草地時,采用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30~40cm、播量為 1.5~2kg/畝,撒播播量為 1.5~2.5kg/畝。建植和苜蓿、紅三葉、紅豆草等混播人工打貯草地時,禾本科、豆科按 7∶3混合,播后覆土 1~2 cm;免耕補播改良退化草地時,選擇雨后用重耙劃破草皮,補播“川草 2號”老芒麥 1~1.5 kg/畝,播種后施牛羊糞蓋種或趕羊群踐踏蓋種。

6.3.4 田間管理 播種前結合整地。苗期注意雜草管理,單一人工草地幼苗或返青苗中的少量毒雜草,可采用人工拔除或葉面噴灑尿素500g/畝+磷酸二氫鉀 20g/畝+“蓋闊”1.8g/畝、尿素 500g/畝+“蓋闊”1.8 g/畝或尿素1 000 g/畝+磷酸二氫鉀20g/畝+“速效”5g/畝混合液除雜;大量雜草可噴灑2,4-D丁酯乳油或“闊極”(防除雙子葉雜草)。分蘗期時追施氮肥2g/畝、五氧化二磷3kg/畝;刈割后追施復合肥5kg/畝。

6.3.5 收獲及利用 老芒麥開花期至灌漿期,留茬5~6cm刈割,可制作成青干草或調制成青貯料。調制青干草時,宜選擇干燥晴朗天氣,刈割后及時攤開、翻曬至牧草含水量至17%以下,直接打捆堆垛貯存。調制青貯料時,刈割后攤曬至水分含量為65%~75%,直接裹包青貯,或切成2~3cm短節后加乳酸菌0.5mL/kg FM,混合均勻后再裝袋抽真空密封保存或裝青貯桶密封保存。

6.4 其他 適宜區域:川西北高寒牧區及類似生態氣候地區。注意事項:老芒麥具有較長的芒,大面積機械播種前最好對種子進行脫芒處理,否則種子的流動性差,難以播均勻。

技術依托單位: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電話:028-87843361,電子郵箱:ymhturf@163.com)。

7 垂穗披堿草牧草豐產栽培技術

7.1 概述 垂穗披堿草是川西北高寒牧區開展補播改良、人工草地建設、建立打貯草基地等,尤其是草原改良中應用最多的草種之一。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四川省草原工作站利用阿壩垂穗披堿草、康巴垂穗披堿草等進行豐產栽培,總結出垂穗披堿草牧草豐產栽培技術,使牧草產量得到大幅提高。

7.2 增產增效情況 該技術應用后使垂穗披堿草鮮草產量達1300kg/畝以上,比傳統技術提高10%以上。

7.3 技術要點

7.3.1 選地與整地 選擇海拔4 500 m以下,土層深厚的平壩或坡面平緩地塊,除灌、除雜,施腐熟牛羊糞1 000~1 500 kg/畝或復合肥(N-P-K:15-15-15)10~15kg/畝作基肥,旋耙平整。

7.3.2 品種選擇 選擇適應于種植地的海拔、氣候、土壤條件,產量高,利用年限長的品種。具體可選擇“甘南”“康巴”“阿壩”“康北”這四個品種。

7.3.3 播種 5月至6月中旬春播,或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秋播。條播播量為1.5~2kg/畝,行距30~40cm;撒播播量為2~3kg/畝。禾豆混播的用種比例以禾本科70%~75%、豆科25%~30%為宜。

7.3.4 田間管理 三葉期后應注意除雜,若采用藥物,單播人工草地可選用闊葉型除草劑去除闊葉雜草;禾豆混播草地最好人工拔除。分蘗-拔節期除雜后,追施尿素5~100 kg/畝,牧草刈割后追施復合肥(N-P-K:15-15-15)5~10kg/畝。

7.3.5 收獲及利用 盛花期留茬5~6 cm刈割,可用于調制青干草或青貯利用;放牧地播種當年應禁牧,次年返青后草層高度為15~20cm時可放牧利用。

7.4 其他 適宜區域:適宜于川西北高寒牧區及類似生態氣候地區。注意事項:垂穗披堿草具有較長的芒,大面積機械播種前最好對種子進行脫芒處理,否則種子的流動性差,難以播均勻。

技術依托單位: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電話:028-87843361,電子郵箱:ymhturf@163.com)。

8 草原鼠荒地綜合治理技術

8.1 概述 針對川西北草原鼠荒地嚴重、分布面積廣、治理難度大等突出問題,運用生物、物理、天敵等措施進行鼠害防治,降低害鼠密度,再通過人工補播草種或人工飼草地建設、施肥及封育等手段,恢復草原植被,有效治理草原鼠荒地。該項技術已在2016~2017年國家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項目中得以推廣應用,累計開展草原鼠荒地治理3萬畝,是四川省草原鼠荒地綜合治理的主要技術。

8.2 增產增效情況 該技術能使治理區的害鼠密度下降90%以上,植被蓋度恢復到80%以上,牧草鮮草產量達到500 kg/畝以上,牧草每年都可以收割利用;治理區平均每畝草地蓄水力提高1.38t、減少泥沙流失310kg,使鼠荒地的生產、生態功能得到顯著恢復。

8.3 技術要點

8.3.1 害鼠防控

(1)藥物防治:采用無殘留、無二次中毒、環境友好型生物滅鼠劑,如C型或D型肉毒梭菌外毒素殺鼠劑、雷公藤甲素不育劑等,用小麥、青稞、草顆粒或玉米糝作為餌料配制毒餌,選擇冬春枯草期、害鼠食物短缺的季節進行集中投放滅鼠。具體技術方法參考四川省地方標準《C型肉毒素殺鼠劑使用技術規范(DB51/T 1833-2014)》。

(2)物理滅鼠:夏、秋季節不宜使用藥物防治的區域,或居民生活區、水源附近等不宜投放毒餌的區域,可在害鼠洞口附近布設鼠夾、弓形夾、環形夾、捕鼠籠等來捕捉害鼠。具體技術方法參考四川省地方標準《弓箭滅治鼢鼠技術規范(DB51/T 777-2008)》。

(3)招鷹控鼠:在藥物防治或物理防治區域,選擇地形起伏較小,地勢較平坦、開闊的地區安裝鷹巢、鷹墩、鷹架等,通過鷹的捕食活動調控害鼠數量,達到長期控制的目的。具體技術方法參考四川省地方標準《草原鷹架招鷹控鼠技術規程(DB51/T 938-2009)》。

8.3.2 植被恢復 根據鼠荒地不同的危害程度,采用人工補播草種或人工飼草地建設等措施,進行植被恢復。

輕、中度危害區:于鼠害防治工作完成后的4月下旬~5月中旬,在避免或減少破壞原生植被的前提下,對害鼠造成的零星禿斑、土丘等區域進行松土和平整,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播種老芒麥、披堿草、羊茅、早熟禾等高原適生性草種,以恢復斑塊狀禿斑、土丘等區域的植被。

重度危害區:加大鼠害滅治和防控力度,于4月下旬~5月中旬,在綜合考慮坡度、土壤肥力、水分狀況等條件的基礎上,對連片的禿斑地、土丘等區域進行翻耕,同時增施有機肥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有條件的地方應保障灌溉,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播種老芒麥、披堿草、羊茅、早熟禾等高原適生性草種,并對治理區域進行平整,以恢復植被。種草技術具體參考行業標準《人工草地建設技術規程(NY/T 1432-2007)》。

8.3.3 封育 結合其他項目的圍欄建設、禁牧措施等,在鼠荒地治理區建設圍欄,進行封育管理,嚴格落實禁牧、休牧制度,確保治理區植被不被破壞。治理效果明顯、植被恢復后的區域,可適當進行輪牧或牧草刈割利用。

8.4 其他 適宜區域:川西北高寒牧區草原鼠荒地分布區域。

技術依托單位:四川省草原工作總站(電話:028-85542001,電子郵箱:512798369@qq.com)。

(全文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夜夜拍夜夜爽|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夜夜操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91|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拍爱|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h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她的性爱视频|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亚洲激情99| 国产久操视频|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AV网站中文|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综合亚洲网|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91无码网站|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浪潮Av|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欧美色亚洲| av在线无码浏览| 色久综合在线|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色综合五月婷婷|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aⅴ|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91在线视频福利|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91精品视频播放|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热在线视频| 高h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专区| 成人蜜桃网|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91欧美在线|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91欧美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999在线免费视频| a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Jizz国产色系免费|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成人韩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