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馨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素有“閩道更比蜀道難”之說。改革開放以來,福建交通實現了大跨越,縣縣通高速,市市通快鐵,“閩道難”逐步轉變為“閩道通”,讓福建后發優勢愈發突出。
“十三五”時期 福建省交通發展目標
◎ 全省綜合交通有效投資完成7500億元。
◎ “三縱十橫”高速公路網全面建成,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6000公里。
◎ “三縱六橫”鐵路網基本建成,全省鐵路運營里程突破5000公里,其中快速鐵路突破3000公里。
◎ 全省建成通車和在建城市軌道交通300公里、城際軌道交通500公里,福、廈、泉三大中心城市實現城市軌道交通。
借力高鐵 福建大有可為
如今,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大大縮短了城市間的距離,不僅方便民眾出行和旅游,更把福建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連接了起來,促進了鐵路沿線人流、物流、資金流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匯聚,形成“一帶一路”區域合作的黃金通道。借力高鐵“引擎”,加速福建省人員、物資、信息、資金等流動,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構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與福建有關的包括京港(臺)、沿海、廈渝“兩縱一橫”通道。涉及福建省規劃項目有龍梅龍、溫武吉、寧南、資溪至建寧等4條鐵路。
國家《“十三五”現代規劃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構建“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與福建有關的包括福州至銀川、廈門至喀什、沿海“兩橫一縱”通道。福建省列入“十三五”規劃鐵路項目有龍梅龍鐵路。
根據《福建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專項規劃》(簡稱《規劃》),“十三五”期間,福建計劃完成交通投資7500億元,重點構筑大通道、培育主樞紐、完善互通網、推進智能化,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對接兩洲、服務中西部、便利兩岸往來的綜合交通樞紐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戰略通道。
根據《規劃》,福建將加快構筑綜合運輸大通道,確保到2020年,基本形成廈門至廣西防城港等12條服務全國的放射性綜合運輸大通道,初步形成福建—云南昆明—東盟等5條貫通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通往東盟、亞歐大陸的陸路國際運輸大通道。
同時,福建將強化高速公路與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有效銜接,實現車輛上下高速公路快速集疏;繼續推進高速公路與普通干線公路共用服務區建設,實現社會、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三贏”,創新建設旅游休閑主題服務區;以廈門港為基礎、沿海港口群為支撐,全力建設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初步形成以閩江干流高等級航道為骨架的江海聯運體系。
此外,福建將加快建設福州、廈門、泉州三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區)建設綜合客運樞紐;推動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規公交合理發展,實現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全覆蓋;加快推進公路客運場站“百千萬”工程,到2020年建成100個二級以上客運站、1000個港灣停車站、1萬個農村招呼站,力爭實現縣城20公里范圍內公交化、500人以上島嶼班輪全覆蓋;加快實現快遞網點鄉鎮全覆蓋、村郵站建制村全覆蓋,建成普惠城鄉的郵政服務體系。
為便利兩岸往來,福建將推進福州、廈門、泉州等地對臺客運碼頭建設改造,爭取早日開通東山—澎湖—高雄客運航線;做強做大廈門對臺郵輪始發港,打造“兩岸郵輪經濟圈”。
立體路網發展迅猛
“十二五”期間,福建省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里程從2000多公里縱身一躍到5000公里,年均建設增速位居全國第二位。
2015年底,京臺高速公路建甌至閩侯段建成通車,寧德市古田縣通上了高速公路;邵武至光澤、延平至順昌、莆炎高速莆田段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南平市順昌縣、光澤縣也將通上高速公路。福建省高速公路迎來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實現“縣縣通高速”。
“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質量、統一運營,分段籌資、分段建設、分段收益(四統三分)”,“省市合作、建設以地市為主、運營全省統一”,是福建省獨有的高速公路建設與管理體制。福建省高速公路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方式既有利于調動各方的積極性,發揮地方政府在高速公路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形成合力,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又有利于實現全省“一盤棋”,使全省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區高速公路得到統籌協調發展。
此外,“十二五”期間,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50億元,全省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3萬公里,同比增加1.2萬公里。
福州3小時交通圈覆蓋全省
“過去,福建因為山多、鐵路線少,火車一直快不起來。很多旅客坐了一宿火車,一覺醒來奇怪還在福建省內。”今年88歲的張應龍,參與過修建鷹廈鐵路,在鐵路上工作了半個多世紀,談起這些年福建鐵路的變遷,感慨良多。
“十二五”期間,福建鐵路建設年均投資200億元以上,建成通車了龍廈鐵路、向莆鐵路、廈深鐵路、合福高鐵、贛瑞龍鐵路,已基本形成“兩縱五橫”鐵路網。尤其是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鐵的開通,給福建人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據了解,截至2017年,福建省鐵路營業里程為3196.7公里,其中設計時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鐵營業里程878.4公里。福建高鐵由線成網,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市市通高鐵的省份。“十三五”期間,福建將建成7條鐵路,新增通車里程超1200公里,80%的縣市都將通高鐵。
“合福高鐵開行間隔最小為3分鐘一趟、杭深線5分鐘一趟,其他線路間隔6分鐘一趟”,南昌鐵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3小時交通圈覆蓋全省各地市,福建5小時生活圈已擴大到周邊浙皖湘粵省份,一日動車交通圈輻射遠達京滬陜滇桂等省市自治區。
加快提升百鄉千村路網
福建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2018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加快實施“百鄉千村”路網提升工程,即實施百個未通三級公路的鄉鎮通達路線和受益面廣、連通建制村多的鄉通村路線的提級改造,提升千個建制村暢通條件,推動“四好農村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福建計劃建設和改造農村公路2885公里,其中建成1500公里,實施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500公里、改造危橋150座。重點在“老少邊”縣建設旅游路、資源路、產業開發路,繼續建設、改造一批通鄉三級路和通村雙車道公路。
福建將加快推進農村公路路長制各項工作形成長效機制和常態化,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要求各級各部門在農村公路設計、施工過程中貫徹生態和諧的要求,打造綠色平安公路。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縣、鄉(鎮)和生態示范路創建活動;延伸城市公交路線、新辟農村客運線路,持續推進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探索開通農超對接、產銷對接物流線路。
目前,福建正組織成立由廳長掛帥的“四好農村路”推進領導小組。2018年起,福建省將把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每年每公里提高到縣道3萬元、鄉道1.4萬元、村道4000元,并將農村公路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
今后,福建將推動農村公路拓寬改造、養護專項工程實施和路域環境整治,全面形成“暢、安、潔、優”的農村公路體系。聚焦山區運輸服務短板,實施農村客運、城市公交運輸服務提質工程,促進城市內外交通有效銜接,推進城鄉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
美麗交通 生態公路
牢固的護坡芳草萋萋,寬敞的停車區綠樹成蔭……福建省大力建設安全舒適的“美麗交通生態公路”,亮麗一新的普通公路堪比高速公路!
進入2018年,福建省國道G358等多條普通公路建成通車,打通了閩、粵、贛三省重要物流基地的關鍵通道,相關旅游景區游客大增,為當地脫貧攻堅奠定堅實的基礎。福建省公路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2018年普通公路建設總投資將超過410億元,繼續建設國省干線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改造危橋和農村公路,進行國省道災害防治工程、綠化工程和排水系統整治,深入推進“四好農村公路”建設,進一步為群眾提供更暢通、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據統計,2017年,福建省累計新開工普通干線公路項目14個,總長度101公里,完成國、省干線“美麗交通生態公路”244公里,完成國省道路面改造工程450萬平方米/316公里,生命安全防護工程550公里,災害防治工程205公里,排水系統整治363公里,危橋改造31座,隧道整治6座,公路綠化370公里,建設服務區(停車區)11處;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改造2569公里,危橋改造281座,生命安全防護工程2695公里,路況水平、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