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軍
(昌黎縣農林畜牧水產局 河北 昌黎 066600)
課題組在現有草莓種植科技成果的基礎上,汲取國內外的成功經驗,結合本縣種植現狀,對草莓育苗技術進行了試驗、示范、推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草莓穴盤高新育苗綜合配套技術體系,并在草莓種植較大的基地城郊區劉李莊進行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效果。
近幾年,昌黎縣設施草莓與露地草莓產業發展迅速,2017年草莓種植面積達9 943畝,主栽品種為鮮食品種,如:久久、大賽、甜查理等。一直以來,草莓種苗繁育的方式是采用露地育苗。因常規露地育苗易感染炭疽病、灰霉病、紅莖根腐病,繁育系數低,死苗現象普遍,且在起苗和運輸的過程中,根系一旦受傷,易出現緩苗慢、死苗率高、結果晚等現象,嚴重影響昌黎縣及全市草莓產業發展。
草莓生產中的關鍵環節是種苗繁育。草莓產量和苗木質量直接相關,只有底莖粗、葉片多的大苗才能獲得早結果、結果多的效果。推廣穴盤高新育苗技術,能有效減少種苗苗期病害,提高繁苗系數,單株繁苗系數最高可達70株,既可以形成壯苗,花芽分化整齊,緩苗期短,成活率高,節省勞動力,又可以促使草莓果實較常規育苗生產提前10~15 d上市。
針對當前草莓產業的實際現狀,項目組人員通過認真學習研究國內外的種植成功經驗,深入了解分析了制約草莓產業安全化、規模化、標準化穩步發展的的技術需求。最終確定,以城郊區劉李莊草莓基地產業現狀為基礎,對現有先進實用草莓穴盤高新育苗技術進行鑒別、篩選和優化組合,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草莓穴盤高新育苗生產綜合配套技術路線,設計提出了“草莓穴盤高新育苗技術”項目并順利實施。該項目有針對性地幫助草莓種植戶解決種苗難題,使草莓生產逐步轉向安全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提高草莓產品品質,增加畝產量,最終提高全市草莓種植的覆蓋率,提高草莓產業的經濟效益,促進產業升級。
3.1 子苗的生產。覆蓋黑色塑料薄膜栽培,可以加快種苗生長,防止雜草生長,防止土壤病害傳染植株,也可防止以后匍匐莖扎土生根,影響采摘其子苗。
3.2 子苗的選擇標準。帶有1~2片展開的葉片,基部可以見到幾個小根(根原體),小根的長度短于1 cm。若根長超過1 cm時,不便于移栽操作,需要把根剪短,這樣要耗費勞力,并延遲新根的發生。
3.3 子苗的采集。選無病健壯的匍匐莖上的子苗,留1~2 cm的匍匐莖,用剪刀剪下,便于移栽。子苗采后即可栽植,若不能及時栽植,需儲藏,其方法是把一根長匍匐莖(上面帶有幾個子苗)剪下,裝在塑料袋中,儲存在0℃~0.5℃溫度和90%~95%相對濕度下,可達2個月。
3.4 子苗穴盤扦插
3.4.1 穴盤標準。草莓最好用50孔穴盤,孔穴直徑5 cm左右,深度8 cm。
3.4.2 基質。采用經過消毒處理的人工混合基質,如泥炭土、營養土、蛭石、珍珠巖粉等。
3.4.3 栽插。把修整好的子苗插入基質,深不埋心。
3.5 扦插后管理。栽插后,立即給穴盤澆1次透水,以后7~12 d經常噴霧,保持濕度在90%以上。當把穴盤苗提起時,根團不會散掉,即可停止噴霧。
3.6 煉苗。當穴盤苗停止噴霧后,穴盤可移至全光照條件下煉苗2~3周,使葉片和根系發育更健壯。期間每天澆水1次,必要時,采用葉面施肥或澆灌營養液補充植株營養。煉苗結束后,即可移植大田。
4.1 該項目實施期已完成全部的計劃指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①成功推廣了穴盤高新育苗技術,繁育草莓苗2 000畝,形成草莓標準化容器育苗生產技術規范,建立草莓育苗基地。②實現了每畝經濟效益增加10%的目標。③經濟效益顯著提高。據統計,項目年新增總產值達到了874萬元,其中年新增總利潤達518萬元,單位規模年均新增純收益2 590元,項目投入產出比達1∶17.27。(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實施項目達到的總體經濟指標
4.2 社會生態效益。隨著該項目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昌黎縣及周邊地區農戶提供優質草莓種苗,緩解草莓生產用苗緊缺現狀。繁育的草莓苗抗病性強,用藥次數減少,采收提前,產量增加,品質提高,生產出的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同時減少了土地、大氣的環境污染,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5.1 技術路線。①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地確定了切實可行的草莓種苗繁育規模化、標準化、安全化種植的關鍵技術方向,針對不同種植環節適宜推廣的主推技術,首先在規模較大的草莓種植基地進行綜合對比試驗研究與示范應用,再大面積推廣。②建立草莓種苗繁育體系,包括選定9個試驗小區、脫毒草莓二代種苗、繁育久久、甜查理2個草莓品種及組建草莓繁育從業人員技術隊伍1支,為順利推廣實施草莓穴盤高新育苗繁育提供確實保障。
5.2 創新點。采用穴盤高新育苗技術有以下創新:①提高成活率14%~18%。穴盤苗移栽后損失率僅1%~2%,而裸根苗的損失率可達15%~20%。②種植日期靈活。與傳統的裸根苗相比,穴盤苗的種植日期靈活,可以等待上一茬作物收獲和整地,放置數周后再栽,可以放在冷庫存儲,也可以移至高山進行春化處理。③提高勞動效率。穴盤苗可以進行機械種植,手工種植效率也比裸根苗種植效率高10%。④生長速度快。與裸根苗相比,穴盤苗根系不受損失,與土壤密切接觸,種植后沒有緩苗期,迅速進入生長期。⑤減少病蟲害發生。裸根苗在定植后要連續若干天澆水,以度過緩苗期,而穴盤苗在定植后僅需澆1次透水,這樣可以減少田間濕度,控制病害發生。⑥上市期早。穴盤苗開花結果早,產量高,品質佳,漿果進入市場早,可提前10~15 d上市。
6.1 草莓優良、優質的種苗繁育體系初步建立。通過項目帶動,通過市縣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通過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攻堅克難和艱苦努力,已成功搭建了草莓種苗繁育體系的基本框架,為昌黎縣草莓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6.2 草莓產業得到了快速穩步增長。據年報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縣草莓種植面積已達9 943畝,占據全市草莓種植面積的5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個百分點。預計明年草莓穴盤高新育苗技術將在昌黎縣大面積推廣,草莓產業呈現了穩定發展態勢。
6.3 推動草莓產業逐步升級。通過探索、研究、示范,最終形成一個適宜昌黎縣草莓種植的高效生產綜合配套技術模式,帶動該縣草莓種苗繁育由一家一戶傳統的露地育苗,向規模化穴盤高新育苗技術轉變,促進草莓產業向現代優質高效、規模化、標準化、安全化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