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榮
(商洛市商州區黑山鎮農業綜合服務站 陜西 商洛 726000)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又名柿毛蟲,屬鱗翅目毒蛾科,是核桃重要害蟲,也是一種雜食性的森林害蟲,主要為害核桃、柿、板栗、蘋果、梨等多種樹木。該蟲在陜西商洛市商州區每年發生1代,以卵塊在樹皮上及梯田的堰縫、石縫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開始孵化,幼蟲于5月份為害最甚,6月上中旬老熟化蛹。成蟲羽化期在6月中旬~7月上旬,6月下旬為羽化盛期。幼蟲雄蟲6齡,雌蟲7齡。1齡幼蟲日夜生活于樹上,群集葉片背面,白天不動,夜間活動取食;幼蟲受驚后則吐絲下垂,可隨風傳播和擴散。從第2齡幼蟲開始,幼蟲白天下樹,在樹下石堆內及石縫中隱藏,傍晚則成群結隊上樹取食寄主的葉片,6月上中旬幼蟲老熟,爬到石堆、石縫及雜草中化蛹。成蟲有較強的趨光性。為發展商洛市商州區核桃產業,防治舞毒蛾對核桃的危害,筆者進行了舞毒蛾不同防治方法的試驗,現總結如后。
主要為害核桃、柿、板栗、蘋果、梨等樹木,以幼蟲取食葉片,將葉片吃成孔洞、缺刻,甚至吃光,妨礙樹體生長,造成樹勢衰弱。
2.1 試驗園概況。試驗園位于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黑山鎮核桃園內,試驗面積2 hm2,樹齡25 a,株行距5 m×5 m,平均樹高3.9~5.6 m,郁閉度0.8。該試驗園地處秦嶺東段南麓,屬秦嶺土石山區,海拔840 m左右,年平均降水量754~890mm,年平均氣溫12.3℃,≥10℃積溫3 894.8℃左右,無霜期203 d。土壤以黃褐土為主,土質以砂質壤土居多,微酸性、中性至微堿性,pH值6.4~7.3。園內舞毒蛾常年發生,危害較嚴重。
2.2 供試藥劑。蘇云金桿菌500倍液(安陽市生物生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25%滅幼脲3號懸浮劑2 000倍液(鄭州沙隆達偉農藥公司生產)、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斯樂公司生產)、75%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上海正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2.3 試驗方法
2.3.1 人工殺卵防治試驗。秋冬季結合冬耕修地堰搜索石縫中和樹皮上卵塊并收集起來,將其消滅。試驗設置人工殺卵和對照(CK)2個處理組,以單株為小區,重復4次,人工殺卵后調查殺蟲效果。
2.3.2 誘殺幼蟲防治試驗。從第2齡幼蟲開始,利用幼蟲白天下樹隱藏在石堆內及石堰縫中的習性,扒開石堆將幼蟲殺死。試驗設置誘殺幼蟲和對照(CK)2個處理組進行對比試驗。以單株為小區,重復6次,誘殺幼蟲后調查殺蟲效果。
2.3.3 燈光誘殺成蟲防治試驗。利用成蟲羽化盛期,傍晚活動最盛,有趨光性的特性,夜晚8:00~9:00在核桃園內設置燈光誘殺成蟲。試驗設置燈光誘殺成蟲和對照(未設燈光,CK)2個處理組,誘殺后調查殺蟲效果。
2.3.4 生物防治試驗。5月幼蟲發生量大,危害重,利用蘇云金桿菌500倍液毒殺幼蟲。試驗設置蘇云金桿菌500倍液和對照(清水噴霧,CK)2個處理組,以單株為小區,重復6次,7 d噴1次,連噴2次,噴霧防治后調查防治效果。
2.3.5 樹干刮皮涂藥環防治試驗。利用幼蟲白天下樹,晚間上樹均需爬經樹干的特性,5月上旬~6月上旬,在樹干距地50~120 cm處,先刮樹干粗皮后,再在樹干上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倍液涂60 cm寬的藥環,使幼蟲經過時觸藥中毒死亡。藥環每涂1次,可保持藥效約20 d,應連涂藥2遍,以消滅害蟲,保護樹木不受危害。試驗設置樹干刮皮涂藥和對照(未刮皮涂清水,CK)2個處理組。以單株為小區,重復10次,樹干刮皮涂藥后10 d調查殺蟲效果。
2.3.6 樹冠藥劑噴霧防治試驗。幼蟲在3齡前,試驗用25%滅幼脲3號懸浮劑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和對照(清水,CK)4個處理組進行樹冠噴霧防治對比試驗。以單株為小區,重復6次。每10 d噴1次,連噴2次,噴藥時應全面仔細,樹冠內外和上下、葉背葉面都要噴到,噴至藥液下滴時為止,噴藥后7 d調查防治效果。
3.1 人工殺卵防治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秋冬季將樹皮上和地堰及石縫中的卵塊收集起來并集中消滅,使卵塊減少了87.9%,防治效果良好。

表1 人工殺卵防治效果
3.2 誘殺幼蟲防治效果。從表2可以看出,從第2齡幼蟲開始,利用幼蟲白天下樹在石堆及石縫中隱藏的習性,扒開石堆將其殺死,幼蟲死亡率為88.0%,效果良好。

表2 誘殺幼蟲防治效果
3.3 燈光誘殺成蟲防治效果。從表3可知,在成蟲羽化盛期,每晚8:00~9:00設置燈光誘殺成蟲,其殺蟲效果為89.4%。

表3 燈光誘殺成蟲防治效果
3.4 生物防治效果。從表4可以看出,5月幼蟲發生量大,危害重,此時用蘇云金桿菌500倍液噴霧毒殺幼蟲,防治效果高達91.8%。

表4 生物防治效果
3.5 樹干刮皮涂藥環防治效果。從表5可見,5月上旬至6月上旬將樹干距地面50~120 cm處的樹皮刮去,然后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倍液涂60 cm寬藥環,共涂藥環2次,其幼蟲死亡率為90.4%。

表5 樹干刮皮涂藥環防治效果
3.6 樹冠藥劑噴霧防治效果比較。從表6可以得出,在幼蟲3齡前,用25%滅幼脲3號懸浮劑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噴霧防治,其蟲口減退率分別為91.6%、92.9%、90.8%,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顯。

表6 3種藥劑樹冠噴霧防治效果比較
舞毒蛾是核桃重要害蟲,也是一種雜食性害蟲。以幼蟲咬食葉片,危害較嚴重。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秋冬季在樹皮上和地堰石堆中收集卵塊并集中消滅,其卵塊減少率為87.9%,防治效果良好。從第2齡幼蟲開始,利用幼蟲白天下樹在石堆石縫中隱藏的習性,扒開石堆將其殺死,幼蟲死亡率為88.0%,殺蟲效果良好。在成蟲羽化盛期,利用燈光誘殺成蟲,其殺蟲效果為89.4%,殺蟲效果良好。5月幼蟲發生量大,此時用蘇云金桿菌500倍液噴霧毒殺幼蟲,蟲口減退率為91.8%,防治效果明顯。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樹干距地面50~120 cm處刮除粗皮后,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倍液涂60 cm藥環,幼蟲經過藥環中毒死亡,幼蟲死亡率為90.4%,殺蟲效果明顯。在幼蟲3齡前,用25%滅幼脲3號懸浮劑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樹冠噴霧,其蟲口減退率分別為91.6%、92.9%、90.8%,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顯。
[1]周嘉喜,屈邦選,王希蒙.西北森林害蟲及防治[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2]曹尚銀,郭俊英.優質核桃無公害豐產栽培 [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3]王安民,陳新樂,王根憲.商洛核桃 [M].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4]翟梅枝.優質核桃高產栽培關鍵技術 [M].北京:臺海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