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霞
(任縣農業局 河北 任縣 055150)
入冬以來,任縣時常有豬傳染性胃腸炎的發生。今年該病有一個特點:它集中發生在散養戶中(養殖量在100頭左右的養殖戶中),這些養殖戶養殖的一般為育肥豬豬場,所以死亡率并不高。從10月份開始,陸續發生。而規模化養豬場消毒隔離工作做得較好,基本上沒有發病的。作為一個基層獸醫服務人員,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走訪了一些養殖戶,總結了傳染性胃腸炎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防治措施。
豬傳染性胃腸炎簡稱TGE,是一種具有高度接觸、高度傳染的疾病。它具有發病急、病程短、仔豬死亡率高的特點。根據邢臺地區的氣候條件,TGE病常在早春、入秋時多發。這個時候天氣早晚溫差相對較大,忽冷忽熱,仔豬因環境溫度的變化引起應激變化;圈舍內保溫性能比較差,造成仔豬自身的免疫機能下降。有的養殖戶為了省錢,用塑料布在露天的豬場搭起大棚,這種大棚保溫性能較差;為了增加大棚內的溫度,大棚內封閉嚴密,這就造成了棚內空氣不流通,濕度增加,這就導致豬的生長環境變差,使豬的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發豬傳染性胃腸炎疾病發生及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1 在入冬或早春季節,搭蓋塑料大棚的散養豬場。由于突然改變了豬的生長環境,大棚內空氣污濁,早晨把大棚打開,傍晚覆蓋豬場,豬的應激性比較大,容易感染此病。
2.2 在有繁育母豬的豬場,經常表現在一個豬場內反復傳染流行。病毒存在于這種豬場內,且消毒又不嚴格。剛出生仔豬能直接從母豬乳汁中獲得免疫,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仔豬的免疫力在逐漸下降,這時仔豬就會受到感染。
2.3 常發生于養殖多年的老豬場,主要是圈舍內的育肥豬不能全進全出,造成交叉感染,新進成育肥仔豬和快要出欄育肥豬便成為易感豬群。
傳染胃腸炎對豬場危害很大,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十分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這種病和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我們建議養殖戶在日常養殖管理中做到以下幾點,還是能很好的預防這種傳染病。
3.1 用疫苗進行預防,現在的豬場多用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二聯疫苗,在母豬產前5周、產前2周各用1次,采用后海穴免疫接種。
3.2 對斷奶仔豬進行飼料限制飼喂,少食多餐,以減少胃腸功能的負擔。也可在乳豬料中添加益生素,預防乳豬腹瀉。
3.3 對患病應采取隔離措施,圈舍內實行全進全出,減少交叉感染。對從外地引進的育肥仔豬或種豬,一定要進行隔離觀察10~15 d,經觀察確定沒有疫情才能進圈和其它豬進行混養。
3.4 在豬場內要實行嚴格的綜合性防疫措施。仔豬舍應有穩定、適宜的溫度和清潔的環境。圈舍要經常打掃、清理豬舍內糞、污水等。要經常消毒,1日2次,用碘制劑或氯制劑交叉使用消毒。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提高豬體的免疫能力。
3.5 仔豬應對癥治療,可減少死亡,促進早日恢復健康。對于剛出生的仔豬由于發病急,沒有治療的時間,治療效果不太好;對于日齡稍大仔豬,應及時灌服葡萄糖或氯化鈉水溶液,補充體液,每次20 ml,每日5次,配合抗菌藥物的治療,直至痊愈為止。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豬傳染性胃腸炎跟飼養管理有很大的關系。在規模化養殖中,對于后備母豬管理、仔豬的飼喂以及育肥豬的飼養,都有嚴格的規章制度。消毒管理也非常嚴格,所以病毒性胃腸炎在規模化養豬場內發生的很少或不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