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利

幾年前,李英茹從安徽進京打工,在為高鐵做保潔員時不慎從高處墜落,身上多處骨折,公司領導給她送來3.5萬元的賠償金,李英茹對公司領導的“關懷”充滿了感激。可是當她得知自己負傷后,僅社保機構支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就達4.5萬余元,公司領取這些錢后不僅不歸還給她,還說早已與她解除勞動關系時,李英茹的心涼了……大字不識幾個的李英茹在公益律師的幫助下,歷經多次敗訴,最后終于討回了應有的合法權益——
2013年3月,39歲的李英茹跟隨同鄉來到北京打工。經引薦,她應聘到了北京一家物業公司,這家公司專門為火車站做保潔服務。經過培訓李英茹很快上崗。轉正一個月后,她拿到了兩千多元的工資,盡管工資不高,李英茹卻很知足。
李英茹的工作不但辛苦,也有一定風險。按照分工,每兩個保潔工搭檔,分包幾節車皮清洗。列車頂部較高,必須借助梯子才能上去。李英茹和另一個女工,需要一個人扶梯子另一個人攀上車頂,然后用濕抹布把車頂擦洗干凈。在列車頂部,根本沒有扶手可依靠,膽小的女工有時跪爬著清洗,膽大的會蹲在上面清洗。轉眼一年過去了,李英茹因工作勤懇認真,經常受到公司領導的表揚。
2014年11月11日凌晨,李英茹上夜班時,一列從東北開來的高鐵進站,當天霧霾很濃,高鐵外皮布滿了顆粒狀的灰塵,這也加重了李英茹和同伴的清洗任務,這列高鐵6小時后還要出車,因此李英茹和同伴的保潔任務比較緊急。兩個多小時后,李英茹在同伴的協助下,沿著梯子爬上了另一節車皮頂部,平時李英茹在車頂都是小心翼翼,那天也不例外。然而,她在擦洗車廂連接處的一處鳥糞污穢時,鞋底一滑,導致身子右傾失去了重心,隨著一聲大叫,整個人從列車頂部墜落,重重摔到了堅硬的站臺上。
李英茹疼得失去了知覺,同伴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隨后,救護車把李英茹送到了醫院急救。經過醫院診斷,李英茹左肩胛骨骨折、左側多發肋骨骨折。她的身體被醫生固定在床上,絲毫不能動彈,異常痛苦。得知李英茹受傷的消息后,在另一個城市打工的丈夫拋下手頭的工作趕來照顧她。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李英茹全身多處骨折,沒個一年半載恐難康復。李英茹欣慰的是,除了一起工作的姐妹隔三岔五來探望她之外,公司也沒有“放棄”她。面試過她的人事經理徐新在她受傷后探望了她兩次,第二次來到醫院時,徐經理說,為了體現公司的人文關懷,考慮到李英茹的身體狀況,暫時不讓其回單位工作,出院后在家安心休養即可。讓李英茹感動的是,徐經理轉達了公司領導對她的關懷的同時,又拿出厚厚一沓慰問金,并讓她在支出憑單上簽字。公司領導對自己這么關心體貼,讓李英茹感覺心里暖烘烘的,她根本沒有留意支出憑單上所寫的密密麻麻的內容,想都沒想就在上面簽了字。
可是,令李英茹沒想到的是,她收到的公司所謂的“慰問金”,使得她掉入了公司精心設計的陷阱,也為她以后維權制造了重重障礙。
李英茹受傷后,一直積極恢復身體,出院后還盼著公司通知她回去上班,公司在她簽單領取“慰問金”后的一年里,一直和她通過快遞、電話聯系,讓李英茹提供申報工傷認定及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的材料,李英茹一一照辦。
李英茹不知道的是,公司2015年1月8日為其申請了工傷認定,同年3月5日,李英茹被認定為工傷,2016年1月19日,經勞動部門鑒定,李英茹達到七級傷殘。同時,公司從社保中心申領了李英茹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共4.5萬余元。而這一切,當事人李英茹卻蒙在鼓里。
2016年3月,李英茹的身體已經痊愈,并期待重返工作崗位。她在與同事電話聊天中驚訝地得知,公司已經從社保中心申領了她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4.5萬余元,這件事情不少員工都知道了,這位姐妹還以為李英茹已經領到了這筆錢。得知這個消息后,李英茹既驚訝又憤怒。隨后,她找到人事經理徐新,詢問那筆屬于她本人的個人傷殘補助金怎么不發到她的手里。沒想到,徐經理板起臉來告訴李英茹:“我現在正式通知你,公司和你已經解除了勞動合同,以后你的一切事情與公司無關,不要再來找了!”李英茹愣住了。這時,徐經理拿出了此前她簽過字的付款憑證,說她已經在解除勞動關系憑證上簽過字,雙方早已不存在勞動關系了。
李英茹這才看到,徐經理手里拿的就是此前自己簽過字的那張財務支付會計憑證,而且她也注意到,這張會計憑證上寫了很多字,有項內容是那筆3.5萬元的費用包括一次性傷殘賠償金、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和她2個月的工資等。更要命的是,此憑單上還寫有“今后雙方再無任何爭議”幾個字,該憑證落款時間由公司填寫,時間是2015年1月12日。徐經理面無表情地對李英茹說:“這個憑證記載的事項,說明公司已經給了你因勞動關系包括工傷保險待遇在內所產生的一切法定的補償或者賠償,你的簽字表示認可,不能反悔,不能再找公司索要任何補償或賠償?!?/p>
聽到徐經理的解釋,李英茹大呼上當。想當初,她躺在病床上,行動不便,徐經理說著關心她的話語,并遞過來厚厚一沓鈔票,她只關注錢數了,哪料到憑條上密密麻麻寫了這么多東西,而且她本身識字不多,徐經理在旁邊催她趕緊簽字,她想也沒想就簽了,孰料卻落入公司精心設置的陷阱里。
李英茹決定向公司討說法。隨后,她來到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一位叫賀爭的律師接待了她。經過詳細了解,賀律師發現李英茹能夠證明勞動關系的材料,包括工傷證等都掌握在公司手里,維權難度很大。出于對李英茹的同情以及對其原來公司做法的憤怒,他仍決定幫她維權。
2016年5月16日,在賀律師的幫助下,李英茹向北京西城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一個月后,李英茹拿到了仲裁裁決書。裁決書載明:李英茹在支出憑單上簽字并按手印,且領取了相應款項,該支出憑單有效,李英茹應依約履行,即雙方應于2015年1月12日解除勞動關系。此時,公司僅應支付李英茹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2日期間的停工留薪工資1600元。李英茹首次仲裁失利,在賀律師的指點下,她向西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為弄清案件真相,一審法院三次開庭調查相關情況。
第三次開庭后,一審法院下達判決書。該判決稱:因冠辰公司提供的支出憑單所載內容能夠表明解除勞動關系的意思,因此,認定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的時間為2015年1月12日。如果李英茹認為停工留薪期間不能解除勞動關系,主張解除違法,應當在法定仲裁時效內主張權利,但李英茹申請仲裁時間為2016年5月16日,故其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超過仲裁時效,法院不予處理。故此,駁回李英茹的全部訴訟請求。一審失利,但李英茹毫不放棄,在賀律師的支持下,她以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17年8月10日,二審法院開庭再審此案,賀律師在法庭上指出,李英茹被認定工傷的時間是2015年3月5日,被鑒定為七級傷殘的時間為2016年1月26日,自此才能確定李英茹應當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因此,李英茹主張的停工留薪期、工傷保險待遇均未超過仲裁時效。
8月26日,二審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令冠辰公司向李英茹支付相應的工傷待遇及停工留薪期工資等合計21.5萬余元,扣掉公司已經支付的3.5萬元,公司還應該支付李英茹18萬元。
官司幾起幾落,終于討回了公道。李英茹長舒了一口氣,綜觀整件事情的經過,她最不能理解的是冠辰公司惡意欺詐農民工血汗錢的行為,最感激的是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中心以及賀爭律師的大力相助。
本刊在此提醒,勞動者在打工過程中,一定要有維權意識,還要注意保存證據,不能讓那些心存僥幸,惡意欺騙農民工的無良公司得逞。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