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香
摘要:黨性教育是黨組織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增強黨性的永恒主題。南梁精神是我們黨從國內二次革命戰爭后期,特別是延安是延安整風運動之后逐步形成的一整套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集中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的偉大品格和精神風貌,蘊含了黨的信念、作風,具有存史、資政、育人的功能,是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的主要載體。
關鍵詞:南梁精神;黨性教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勇于直面問題,敢于刮骨療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黨提出新時代的黨建目標與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總任務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新時代黨員干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黨性教育是黨員干部教育的關鍵
黨性就是政黨的固有本性,也是一個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們黨歷來重視加強黨性教育,從“延安整風運動”到“三講教育”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的歷史表明,注重黨性教育,加強黨性修養,是我們黨的一個突出特點和優良傳統。然而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演進、社會的發展,中國共產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執政條件、執政環境,以及黨員隊伍組成結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與新時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學習淺嘗輒止。對黨的政治理論文獻、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等方面缺乏系統學習研讀,缺乏過硬的政治理論水平。二是工作按部就班。很多干部自認為自己在基層工作時間長,對基層工作了如指掌,工作地人熟地熟情況熟,惰性較為明顯,處理工作憑經驗,思考難題靠思維習慣,多數事情想當然,沒有針對新時代的基層工作進行全方位探索,沒有及時調整工作手段,思維方式,導致工作按部就班,平庸推動,無顯著特色。
二、從南梁精神中汲取黨性力量
南梁是甘肅革命傳統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我們重要的政治優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劉子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熱血與生命鑄就了“面向群眾、信念堅定、顧全大局,務實求真”的偉大南梁精神,是我們黨從國內二次革命戰爭后期,特別是延安是延安整風運動之后逐步形成的一整套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集中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的偉大品格和精神風貌,蘊含了黨的信念、作風,具有存史、資政、育人的功能,是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的主要載體。
(一)學習領會南梁精神,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思想根本和永葆先進性的精神動力。黨員干部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具有了明確的政治方向,從而助推中國夢的實現。十九大報告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南梁精神是共產主義思想體系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整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現結合的產物,是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堅定的立場、必勝的信念在革命斗爭中的集中體現。在創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和陜甘邊區蘇推埃政府的偉大實踐中,陜甘邊區的黨和紅軍堅信馬克思主義“是領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走向勝利的科學”,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依據,注意總結和沒取“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給陜甘邊區革命帶來的嚴重損失和危害,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持從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實際情況出發,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二)學習領會南梁精神,鍛造黨員干部四種意識。
我們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我們黨要領導13億人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中域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不僅需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中央領導集體,而且需要有千千萬萬識大局、講大局、順大局,卓有成效工作的黨員領導干部。沒有這樣一支宏大的干部隊伍,就難以凝聚億萬人民的力量,解決錯綜復雜的矛盾,從而把我們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南梁精神的重要構成因素就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額革命家所具有的忠誠于黨、無私奉獻的大局精神。紅二十六軍剛剛成立,陜西省委領導人杜衡就極力推行“左傾”路線,排擠劉志丹、謝子長等同志的正確領導,撤銷了他們的職務。劉志丹、謝子長以高度的黨性來要求自己,以革命的大局為重,忍辱負重,盡一切努力維護部隊的團結,保存革命力量。
(三)學習領會南梁精神,增強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陜甘邊革命根據地領導人始終把建立人民政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作為革命的根本目的,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始終和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他們充分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真心關心群眾,選舉群眾代表參與政府重要工作,參加政權建設和社會事務管理,形成了“只見公仆不見官”的陜甘邊區特有的和諧生動局面。
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一個全新的、重要的提法。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近年來,我市將挖掘研究南梁精神與加強干部黨性教育有機結合,以南梁革命紀念館、陜甘邊蘇維埃舊址、列寧小學舊址、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軍民大生產紀念館等紅色教學點,使廣大學員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創業的艱難,為干部教育培訓提供了鮮活的教材和體驗陣地,使黨員干部通過教育培訓后,更加堅定了廣大青年干部在工作中的風險與創新精神,黨員干部在學習中感受和認知,能自覺對照密切聯系群眾、軍民一致、艱苦奮斗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等清掃自身的精神灰塵,保持好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參考文獻:
[1]《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簡史》 中共黨史出版社
[2]《論南梁精神》 劉治立
[3]《甘肅黨史工作》 中國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
[4]《十九大報告精神解讀》黨建讀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