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康文 盛龍
摘要:概念書籍設計與創新的目的是以人為核心要素,增強人與書籍之間的信息交流與聯系。本文主要針對概念書籍的顏色與讀者性格之間的聯系進行挖掘探索,同時對不同類型書籍展開色彩設計與分析,希望能夠對概念書籍的創新有所幫助。
關鍵詞:概念書籍;顏色;性格
概念書籍是一種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創意獨特,令人耳目一醒的書籍設計形式,它對書籍原本框架進行深刻的、前衛的、不拘形式的內在探索,有助于設計師把創新與書籍完美結合起來。
一、概念書籍設計的目的
書籍作為幾千年信息文化傳播媒介,一直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重要的知識和思想承載物。在蔡倫造紙與畢昇活字印刷出現以后,人們一直把書籍作為文字的載體,是一種記錄信息的單一形態。然而普通的書籍設計并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怎樣讓讀者不僅僅是因為興趣去讀書,讓書籍自身就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是需要著重探索的方向。
一般對書籍的設計僅僅停留在對封面進行畫面設計和裝幀改良,但隨著時代進步和人們審美的改變,對書籍的設計不能只停留在封面設計。此時,概念書籍的設計理念應運而生。在概念書籍設計當中,設計人員需要開拓視野,掙脫原本書籍的思維束縛,發揮創造、啟發性和跳躍性的設計思維,通過讀者的五官傳遞所需的信息。新的創新方式讓書籍具有人性化的特性,同時具有鑒賞價值。趣味性的人性化設計是設計的主要任務,讓書籍不僅有可讀性,甚至可以有可聽可聞性等等,使讀書身臨其境,讓書籍成為一個主動的角色。
需求與創造是密不可分的,概念書籍設計也是因為社會的需要才得以持續發展。即便絕大多數的概念書籍還不能大批量生產投入市場,但已經為未來的書籍設計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推動設計師不斷的投身于概念書籍的設計。
二、概念書籍設計的意義
概念書籍是近年來在書籍設計領域流行的一個全新概念。在國內外一些優秀的教育學家與藝術家的推動下,概念書籍被引用到藝術教學設計領域當中,從而進一步體現了其設計的意義。
概念書籍設計需要設計者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與設計理念,結合書籍的發展趨勢,創造出新的書籍的樣式。日本著名的書籍裝幀設計大師杉浦康平,自創了一套裝幀設計風格,被譽為亞洲現代書籍設計的先行者。他一直堅信書籍不是要停留在某一個階段,而是應該構造和指引周圍的環境,同時也提倡設計者轉換自己的設計思維以適應新時代對書籍的新要求,從概念書籍的各個方面進行全新的概念設計。所以,將概念書籍引入到設計教學領域是目前最主要的實踐方式,也是其設計發展的意義所在。
三、顏色與性格的聯系
概念書籍中,顏色的選擇與分配是重要的設計因素之一,然而顏色卻又與人們的性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色彩能喚起人們對不同事物的聯想,它源自于人們內心的世界。不同性格的人對于不同的事物有著不一樣的喜好,因而正確把握顏色與性格的關系就能把握讀者的喜好,對受眾人群進行分流并賦予其喜好的顏色,以吸引讀者閱讀。
(1)藍色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與其他顏色相比,藍色更受人歡迎,而且幾乎沒有人不喜歡藍色。藍色之所以被人喜愛,是因為它代表和諧、友好和友誼這類美好的象征。藍色是一種廣闊的顏色,是大海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從實驗中也可得知越淺的藍色給人的感覺越滯后。另一方面,藍色又是最冷的顏色,從象征意義上來說,冷冷的藍色也是一種無情、傲慢的顏色。
(2)紅色
紅色是最古老的顏色。人類血液的顏色是紅色,早期的宗教為了取悅神靈都會有血祭的影子,因而其具有犧牲的意義。同時,紅色也具有生命力的象征。在大多數人眼中,紅色是激情的顏色。愛情是一種正面的激情,鮮紅的玫瑰花正是愛情的代表,憤怒是一種負面的激情,陷入憤怒而喪失理智的人眼球都會變成紅色。
(3)綠色
綠色是一種奇特的混色,它起源于青色和黃色,但當人們看到它時卻很難聯想到起源色。綠色可以被賦予與大自然相關的意象,是生命的顏色,綠色食品、綠色材料、綠色地球都代表了健康。綠色同樣代表了希望,當春天到來時,萬物生長,干枯的大地或許會長出新的綠植,枯死的樹枝或許會發出新的嫩芽,一個個新生命的出現意味著希望的到來。相信性格開朗、追求健康、擁有青澀愛情的人一定不會討厭綠色。
(4)粉色
粉色是柔軟與女性的顏色,是弱化的紅色,美化的白色,是所有色調中不真實的色彩。它與白色在一起會顯得蒼白,與黃色結合會變得溫暖,與藍色靠近會增加冰涼的感覺。粉色通常會與溫和、柔軟、輕盈、甜蜜的事物聯系在一起,適用于女性或孩童的物品顏色。
(5)黑色
黑色是一種非彩色的顏色,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顏色。在象征意義中,黑色是代表丑惡與否定的色彩,它能夠使其他顏色正面的象征意義反轉。紅色代表愛情,紅色與黑色結合代表仇恨;灰色是憂郁的顏色,它與黑色結合代表著負面情感。但盡管這樣,調查數據中仍有小部分調查者選擇黑色為最喜歡的顏色。
四、概念書籍、顏色與性格
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書籍的“顏值”異常重要。大部分讀者在書店購買書籍時并沒有時間去翻開書本瀏覽,而是像在超市挑選零食一樣注重外在。當一本書封面的顏色與元素能夠吸引它所受眾的人群時便已成功了一半。比如青年文學書籍采用較為清晰的顏色搭配,使用淺暖色調的顏色主題烘托出青春燦爛的感覺;懸疑小說通常使用冷色調的深藍、灰、黑與大紅和黃色形成鮮明的顏色對比,用強烈的視覺沖擊吸引讀者閱讀。設計是采用不同的色相、色調給讀者不同的聯想,其象征意義也不同,如白色象征純潔、黑色代表莊重、黃色蘊意光明等等。
盡管概念書籍尚不能全面普及,但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人們閱讀觀念的提升和審美需求的提高,必將促使人們不斷將概念書籍融入到生活中去。概念書籍設計師也會根據讀者不同的性格加入更絢麗的色彩,使其充滿趣味與時尚感,讓知識性、實用性與創意性結合于一身,打破傳統的書籍結構、材料、閱讀方式、設計理念的的束縛,讓讀者自由快樂的享受閱讀的時光。
五、小結
書籍是傳播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而概念書籍的出現將書籍拉上了新時代這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依據讀者的性格設計概念書籍的顏色是概念書籍設計中至關重要的一步,這也是未來概念書籍設計發展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王藝如.概念書籍創新設計初探[J].人資社科,2015(21)
[2]王鶴.概念書籍設計:光影的運用特點[J].美術教育研究,2014(16)
[3]雷鵬杰.色彩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J].文藝生活,2017(2)
通訊作者簡介:盛龍(1979- ),男,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印前設計研究。
[項目資助:概念書籍的顏色與性格分析研究(2018年度大連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