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放映工程是黨和國家實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之一,如何發揮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至關重要。本文分析了農村實施公益電影放映工程的現狀,從中挖掘放映工程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新農村建設提出了自己思考。
關鍵詞:電影放映;農村電影市場
引言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是黨和國家實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之一,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如何做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到、看好電影,是擺在我們廣大電影放映工作者面前艱巨而崇高的任務。
一、我國電影放映工程現狀
“十五”期間,為解決廣大農村群眾看電影難的問題,廣電總局提出的跨世紀的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即一村一月放一場電影。2000年國家計委、國家廣電總局、文化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將“2131工程”納入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認真組織實施,并按照工程總體規劃,國家設立農村電影“2131工程”專項資金,開展農村電影放映活動。在政策引領和產業發展的雙重驅動下,如今這項在政策引領和產業發展的雙重驅動下,如今這項工程已經走過17年,放映點全面覆蓋到村。2017年上半年農村電影市場多項指標保持平衡增長。據統計,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國農村電影市場已建立數字電影院線326條;數字電影版權方290家;地面衛星接收中心站214個;實際運營的放映設備41314套。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在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享共建,改革創新”原則下,助力文化小康,建設富美鄉村,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品質,為方便廣大農村群眾看到、看好電影,共享中國電影發展成果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數字電影的放映,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全新的藝術享受,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但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不同程度影響著放映工程保質保量的持續發展。
二、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重要性
(一)建設農村公共文化體系,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政治、社會生活的和諧安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離不開農村文化建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促進農村經濟加快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國家實施農村電影“2131”放映工程,是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直接服務“三農”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對于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電影放映工程實施,豐富了農民的業余文化
生活在廣大農村,由于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信息交流閉塞,造成生產生活方式落后,業余文化娛樂方式單調枯燥。農閑時只能以喝酒 ,搓麻將 、玩撲克牌進行賭博式的娛樂消遣,由此產生了一系列不和諧的社會安定因素及不良的社會風氣。為營造和諧、安定 、團結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為營造和諧、安定、團結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嶄新面貌 ,扭轉農村存在的不良社會風氣,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健康 、文 明的文化娛樂活動,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開啟科技致富之路
現在的農民,都有要求致富的強烈愿望,他們已真正認識到要想發家致富,唯有學科教、用科技。電影放映工程通過放映大量適宜農村經濟發展的科教片,向廣大農民群眾傳授有效的科技致富技術和信息。讓廣大農民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致富之路。
三、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存在的問題
(一)放映隊伍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由于招聘的農村電影放映員年齡結構、文化水平有所差別,又來自各個方面和領域,沒有把國家的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意義深刻領會,思想覺悟和職業道德素質沒有達到一定的層面,而只是為了簡單的完成放映任務領取放映補貼,制約了放映隊伍人員素質的提高。
(二)觀影人數有待進一步提升
觀影人數少,是目前農村電影放映工作中的一個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隨著國家并村強鎮的方針在農村的實施,加上40%的外出打工的人,以此推算,觀眾人數在多數情況下都達不到村人口的5%。另外,電影放映地點多設置在人口聚集較多、交通條件較好的地點,造成部分群眾根本看不到電影的情況。從而使得公共文化服務的公正性、社會性、以及均衡性大打折扣。
(三)放映員沒有發揮好電影特殊宣傳功能
大多數放映員存在對實施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認大多數放映員存在對實施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認識不足的情況,放映電影對于他們來說就僅僅只是一項掙錢養家的工作,并沒有看到其中的內涵與本質,普遍都只停留在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去放映電影的階段。要提高放映質量,強化農村電影放映的綜合傳播效力,放映過程中的宣傳及附加服務是必不可少的。
(四)觀影條件有待進一步的改善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農村生活逐步富裕了,農民在家也可以觀看各種影片,定點的公益電影放映,吸引力大不如以前。越來越多的農村觀眾有了更高的精神需求,不再滿足于一月一次的露天放映,人們希望能像城市一樣在影院觀看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五)播放影片陳舊,吸引力不足
業界普遍認為,當前農村電影放映的片源還比較陳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群眾看電影的積極性。雖然說農民對看新片的要求并非要與城市同步,但新片資源依舊是農村電影放映的短板。
四、農村電影放映今后發展的思考
(一)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農村放映隊伍綜合整體素質
做好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放映隊伍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重要因素。首先要把能吃苦耐勞、愛崗敬業、有一定文化水平、熱愛、忠誠電影事業的優秀人才招聘到放映隊伍中來。其次,對招聘來的放映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術培訓。讓他們明確放映的工作職責和任務,提升工作責任心、自信心和榮譽感,消除只為完成任務領取放映補助的思想,建立一支對黨和政府負責、對觀眾負責、對事業負責的放映隊伍,為圓滿完成農村電影放映任務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二)落實放映場次,菜單式選片,探索服務管理新模式
現在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到了提質升級的關鍵期。實行標準化放映,利用 GPS、GPRS 技術進強化監督管理,成為各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經營的必要手段。如 :中影新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院線、甘肅省飛天農村數字院線、四川新天地農村數字院線、江西省欣榮農村數字院線、河南周口農村數字院線等公司,在放映業務的開展上都已實現了遠程技術監控。[3]使農村電影放映場次真實有效,提高農村電影數字放映的市場效能。
加大影片宣傳力度,運用微信號、海報、面對面宣傳等方式向各放映點觀影群眾進行推薦引導;呼吁院線采用“多次少量”訂購方式,根據當地農村群眾的需求、愛好、偏好等因素選擇影片;提倡院線采用菜單式預約訂片、按需放映等服務機制,把農民群眾看電影變成一種菜單式的配送。
(三)增加宣傳方式,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放映人員不應只是放映員,同時還要做宣教員。因為電影的放映具有很強的人員聚集性和號召力,這給我們宣傳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一方面開展映前的法律法規、政策、科教片的宣傳學習和布置安排當前的農村工作,如“法律法規”、“食品藥品安全”、“疫情疾病防治”等,這能充分發揮電影放映的宣傳、娛樂、學習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要把農業生產、科技,勤勞致富先進典型的宣傳和電影放映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教片宣傳放映活動。如《玉米合理密植栽培》《養豬新技術》《果樹栽培》等農民期盼的科教片。這不僅開展了電影放映工作,還使廣大農民在享受娛樂的同時學到了科技知識和致富經驗。
(四)流動轉固定及鄉鎮影院建設
要想采取措施改善觀影條件,推進固定放映點建設。一方面需要爭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可以考慮采取社會化運作方式,引入社會資本,推進鄉鎮影院建設,公益和市場結合探索農村市場經營開發。建立農村“中心地區室內放映為主,邊遠地區露天放映為輔”服務模式。這樣放映可以增加放映員的實際收益,大大提高其工作積極性。比如金華義烏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借鑒城市多廳影院經營模式,將室內放映點改造成連鎖式“農村多廳影院”,以“電影+書吧+茶吧”運營模式,打造一站式農村休閑文化綜合體,通過統一標準管理,推動農村電影運營模式轉型升級。
(五)因地制宜,精選片源
豐富的片源供給是農村電影發展的基礎,據統計,目前國家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可供選擇、訂購的影片已達3600多部,農村電影可選擇范圍日益增大。為了保證農村電影放映的及時、豐富,實現兩個效益相統一,建議電影數字中心雙管齊下,一方面加大影片征集力度,保證第一時間將大片新片納入訂購平臺;與此同時,轉變節目供給形式,結合實際需求進行精準投放和主題推薦。因為不同地區的群眾對電影的需求不同,各地觀眾生產生活的現實需要也是不一樣的,有條件的院線可以制作一些自制片。比如寧夏南部山區的海原縣,當地根據刺繡和剪紙的地域特色,策劃制作了《海原回繡》《海原剪紙》等科教片進行播出,群眾反響熱烈,還輻射帶動了當地刺繡和剪紙產業的發展。
五、結語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無論中國電影也好,還是農村電影也好,都將具有中國特色的顯著標記。我們有責任做好,要讓全世界對中國的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刮目相看。[4]同時,讓農民看電影不僅是當前農村公益放映的落腳點,培養農民觀影群體,培育農村電影市場 ,也是未來農村商業放映的出發點。這對于支持中國電影創作生產的可持續性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城市化的加速,今天的農村市場很可能明天就成了城市市場,而今天的農村院線公司很可能也成為明天城市電影市場的耕耘者。
參考文獻:
[1]劉廣宇.當前農村電影放映中的“結”與“解”[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8)
[2]劉漢文.農村電影放映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J].當代電影.2010(12)
[3]童剛. 創新觀念 加強管理 推動農村電影工作全面發展[J].當代電影,2010(12)
[4]張丕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可持續發展[J].當代電影,2010(5)
作者簡介:王東風,男,1970年出生,漢族,中專文化,1986年參加工作在河南省衛輝市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工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