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華
摘要:在我國農業的發展趨勢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規劃作為社會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長期以來發揮著灌溉、防洪、養殖、發電等重要的綜合職能作用,其產生的效益,促進了農村經濟建設持續增長,極大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關鍵詞:小型水利工程;項目規劃;工程效益關系
引言
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項目規劃應選擇水源有保障,電力設施基本配套,群眾積極性高的農田區域。應嚴格按照國家和區域的相關規劃確定小型水利工程項目的布局和規模。小型水利工程項目規劃時政府重視。當地鄉鎮政府重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護工作,農田水利建設成效顯著,前期工作充分,技術保障到位。當地政府重視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縣鄉兩級水利技術服務力量較強,具有一定的農田水利設計、施工、管理和服務能力。已建成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規范、責任主體明確、工程效益較好。
一、水利工程項目規劃工作的重必要性
小型水利工程限于地域因素,一般施工企業資質往往不高,從業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項目法人多由當地鄉鎮政府或其他基層事業單位承擔,專業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在進行項目規劃工作的時候往往會脫離規范要求,任意劃分;而前期項目規劃工作過粗或不合理將直接影響施工后的質量評定不能反應全面、真正的施工質量,需要質量監督機構在確認時仔細分析、認真考慮。質量監督機構在項目規劃工作確認時應充分尊重申報單位意見,對于可以反應整體施工面貌而且符合規范要求的不應隨意更改;對于認為與規范精神不相符或者可能影響質量評定效果的應與申報單位充分溝通,避免不合情理的過分要求細化,大量增加參建單位不必要的工作量。項目規劃工作確認與原申報不一致的應及時通知項目參建各方,以便參建單位調整評定內容;項目法人因設計變更等原因對單位工程或者分部工程規劃工作進行調整的,應及時申報質量監督機構,保證項目驗收時質量評定方案與項目劃分方案的一致性。
二、小型水利工程項目規劃分析
(一)建設小型水利工程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逐步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提高農業產出,增加農民收入,這是促進農民增收的迫切需求,也是黨和政府為民的具體體現。通過小型水利工程設施的配套解決當地農民現狀耕作干旱的現狀。通過本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提高了灌溉保證率,可以消除農民用水恐慌的心里,確保上下游均衡受益,有利于水資源優化配置和合理高效利用,為調整產業結構創造條件,實現優化結構,增產收入,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保證。因此,小型水利工程項目的實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全面加強對現有水利工程項目規劃的使用管理和維護
要使其長期充分地發揮其經濟效益,作為以后水利工程項目規劃的建設起到一個參照示范的作用,加強對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維護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工程項目規劃設施管理。對小型水利工程項目規劃設施,登記造冊,繪制工程項目規劃的分布圖分類進行排列,對重點工程項目規劃實施掛牌,設專人重點管理,落實目標責任制,確保已有工程項目規劃設施管理安全。二是經費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項目規劃維修養護費標準,根據具體情況向受益者和收益單位征收一定的費用,用于工程項目規劃維護;推行義務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單位的義務工。按照“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用好經費,做好項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三是小型水利工程項目規劃建設具有較強的地域性質,因而不能以偏蓋全的按一個模式或經驗進行水利建設和監督管理,而應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當地的地質、氣候和人文環境,建立和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項目規劃建設監督管理體制,為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日常生活服好務。
(三)水土流失情況分析
小型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由于水蝕與風蝕的交替作用,地表的植被保護作用就顯的尤為重要。但任何形式的破壞,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誘因。特別是工程施工都將會造成大量的地表土壤擾動、植被破壞和大量的棄土棄渣,增加水蝕及風蝕強度和產生新的水土流失,對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區的生態環境和開發將帶來不利影響,對工程的安全運行構成威脅。規劃時要對水土流失預測,預測的內容主要包括:施工期土方挖填。對原地貌、植被的擾動、損壞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三、小型水利工程產生效益關系分析
(一)灌溉增產效益關系
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實施后,先進技術的滴灌技術帶動了當地現代農業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效益。通過高效節水工程的實施,使農業供水保證率提高,農作物能適時適量得到灌溉,使作物增產。
(二)社會效益關系
小型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鼓勵農民投工投勞,工程建成后由各村委會參與灌溉管理,實行用水計量收費,提高群眾參與水利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和節水意識,促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區農作物的需水量得到了保證,農民收入得到穩步提高,從而為改善村容村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經濟基礎。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實施后,灌溉條件得到改善,有利于農村環境綠化和水土保持,從而促進農村生態繁衍走向良性循環,同時灌溉條件的改善使灌區的土壤水分含量充足,灌區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三)多方資金籌集的關系
小型水利工程項目的規模小、投資少,生產效益時間長、見效慢,很難得到中省資金大額補助支持,可以從幾方面來解決:一是采用“三個一點”辦法:國家補助一點、地方政府出資一點、受益群眾集資一點的辦法;二是廣集民間資本,可通過租賃、拍賣工程的經營權而收到的受益用于工程建設費用;三是通過融資,如民間融資、銀行貸款等多渠道籌集資金來解決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占地、林木、移民補償等難以落實配套資金,解決工程進場難、土地落實難、移民搬遷難、施工管理難等問題。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小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和產生效益的面寬量大、任重道遠,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難度較大,地方政府部門以及參建各方都必須意識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性,要將其放在關鍵性位置。要充分發揮小型水利工程的作用,需要質量作基礎,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進行監管,防止出現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等,最大限度確保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同時,對小型水利工程加強后期維修、養護等管理,確保小型水利工程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此在降低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成本的基礎上,使得小型水利工程造福于民,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促進區域經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正丹.論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J].科學之友,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