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梓言 宋洪陽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所謂建筑規劃,是指可以保障建筑物充分的發揮整體的價值和功能的基礎,而如果最大程度的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則需要從群眾需求出發,進行建筑規劃與人類行為活動之間的平衡,并且在與建筑人員進行溝通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建設,引導建筑物設計過程中融入周邊的自然環境,設計出更加符合當地特色以及親近自然的建筑物,并融入群眾需求設計出實用并且美觀的建筑物。
作為建筑規劃,是指通過選擇性的發揮建筑功能,進行建筑物本身區位和外觀的設計,并且從群眾需求出發進行各項建筑物的功能保障。從行為活動出發可以讓建筑規劃變得更為理性,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建筑的規劃較為側重建筑物的布局,從實用的建筑功能特點出發進行整體可持續的發展。而行為活動是指群眾對于所居住環境的需求,并且借助當代的合理建筑技術進行各類資源的調配,同時對個性化的創造進行建筑功能的拓展,讓建筑物呈現出更加美觀的外觀以及更為實用的規劃,衡量這二者是否關系處理較好的標準在于建筑物的居住用戶的感受以及相關領域的統一認知。
建筑規劃設計與居住者的行為活動內在的關聯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建筑規劃是當前城市建筑領域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發展和完善建筑規劃可以讓建筑物正常的開展,同時這也是保障城市規劃發展和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樞紐;而行為活動則帶有著不同的主觀色彩,建筑規劃的發展可以讓群眾越來越多的需求被滿足,行為活動作為反饋可以暴露出更多需要完善的方面,從而讓以后的設計和變更更為具體細致。另一方面行為活動作為群眾的體驗反饋,是對建筑設計規劃的一種補充,可以進一步的滿足建筑的需求。完善的建筑規劃設計需要用戶的行為活動作為問題反饋進行修補,從而更好的達成成本和技術搭配的管控。并且在建筑規劃和行為活動相關聯的過程中,既保證了建筑物的實用性,也為居住人員的生活環境進行了優化,提升人與建筑之間的協調。
在一定的協調水平上,建筑規劃和群眾的行為活動可以進行最大程度的磨合,從而對建筑物的使用進行完善,而在建筑物的質量保證上可以進行最大化資源的利用。當前我國建筑領域和群眾之間的反饋也顯現出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建筑規劃應當讓更多的行為活動和居住人員參與進來,設計人員有自身的專業優勢,同時結合居住者的實際需求,可以更加全局的進行考慮,讓建筑的規劃和設計更為完善。
在群眾的行為活動層面上,其與建筑的設計規劃之間的關系也存在缺陷。例如居住者的行為活動往往沒有較好的創新能力,行為活動手段也較為單一,不能夠完全的體現建筑物外觀的美感,也不能夠滿足使用者的特殊需求。這樣的情況在我國部分城市建筑規劃設計中體現的十分嚴重,也是導致城市建設千篇一律的原因;而在居住者的行為活動過程中,不能夠全面參考建筑設計師的意圖,沒有開展對應的行為活動實踐,因此不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建筑物功能。而因為建筑物的功能和設計是已經確定的,設計師就需要和居民進行一定的溝通,從而讓群眾可以更完善的使用和體驗居住感受。
建筑的規劃與群眾生活行為的協調,需要從群眾需求的角度出發,進行多方面的指導和完善。并且在開展建筑規劃過程中,設計師也要在當下的環境條件下進行長遠的設計,要能夠滿足當前群眾對于建筑功能的需求。在具體進行建筑設計規劃時,需要對于居住者以及當地建筑領域部門進行溝通交流,實際的進行城市地區的發展趨勢以及建筑物功能分析,讓建筑物的設計更加完善,也可以更科學合理的進行設計,從行為活動過程中的問題出發進行預防,給予對應的解決策略,提升設計質量。建筑規劃的基礎作用也在于房屋建設過程時的指導,從建筑規劃的角度來說可以讓群眾的行為活動更加合理,讓建筑物的質量和功能更上一層樓,達到需求和設計的統一。
建筑物的實用功能主要體現在對于居住者生活的影響,而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則更取決于其城市區位和布局。建筑整體的布局和擴展可以讓規劃的行為活動積極參與進來,體現出群眾和設計師的共同設計。居住者的行為活動是一種體驗式的反饋,在緊密的以建筑規劃為基礎條件情況,對于建筑物的布局進行設計,同時采取更為先進的方法進行資源調度,并且在行為活動和建筑規劃的交叉中不斷地進行建筑物功能完善。
建筑的規劃設計和群眾行為活動都是為更好的房屋居住和使用體驗所提出和注重的,因此在其關系完善上更為有效的途徑是二者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建筑物設計過程中融入周邊的自然環境,設計出更加符合當地特色以及親近自然的建筑物。而在建筑的規劃設計中以用戶的基礎需求出發,進行個性化的設計,而在建筑物和周圍環境的統一中需要考慮到建筑物的實用性,讓其可以和建筑物的設計進行融合,設計出更為新穎獨特的建筑,讓居住者有更為舒適的居住體驗。
城市建筑規劃與行為活動之間的聯系和協調是重要的因素。建筑的規劃與群眾生活行為的協調,需要從群眾需求的角度出發,進行多方面的指導和完善;同時需要和居住地的建筑領域部門進行溝通交流,實際的進行城市地區的發展趨勢以及建筑物功能分析,讓建筑物的設計更加完善和個性化。把握住建筑規劃以及行為活動之間的關聯可以調動城市建筑規劃和資源的利用,推動城市建筑智能化發展;也可以從群眾的行為活動出發,讓建筑將實用性和美觀性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 婁麗琴.探究城市建筑規劃所存在問題[J].建筑知識,2017,37(2):7-8.
[2] 劉 博,袁 野.新形勢下的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J].工程技術研究,2016(8):17.
[3] 游肖珍.建筑規劃與建筑設計的聯系及其協調探究[J].江西建材,2016(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