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艷 寶
(大同民航管理局,山西 大同 037006)
安全在于管理,管理為了安全。安全管理對于我們搞好安全生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安全管理可以幫助和促進人們自覺地按客觀規律辦事。安全管理是保證民航機場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搞好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體現“安全生產”是最現實的生產力;安全管理是保護職工生存權的重要措施。民航機場運行的安全管理,就是提高全員素質,提高執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改善勞動條件,最有效地調動職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實現安全生產,達到杜絕事故和減少事故,保護職工的健康和安全。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習總書記說,人民有信仰,國家能富強。發揮好人的主動性、積極性、甚至是創造性,對于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加強安全管理和教育,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是安全認識教育,解決認識上的問題,達到安全管理觀念、思維、思路的統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管理、質量至上的安全管理理念;其次是安全意識必須經過培養教育逐步形成。要常抓不懈,深入持久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意識教育,不斷進行強化;再次是職業責任的教育,為了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必須從增強職工的責任心入手,對職工有效督促、教育,增強安全意識;然后是教育職工的職業紀律,在生產作業中,遵守機場規章制度,按照作業標準執行生產;最后是業務素質的教育,安全管理核心就是在于人員素質的達標,它是安全基礎建設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控制點,注重對人的生理因素的控制及心理素質的培養。
生產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首先建立安全質量體系,落實逐級負責制。根據ISO9002建立民航機場的安全管理質量體系,按“辦事靠依據,事畢留證據”的閉環管理要求,使所有人員都明確自己在安全管理中的責任與義務;同時加大現場作業控制力度,貫徹崗位責任制。發揮機場職能科室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職能,發揮班組內部監督檢查作用。同時提高全員的綜合素質,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安全監控網絡,使現場生產作業始終置于全面受控狀態,以確保安全生產的長期穩定。
全面監控,強化分析預測機制要利用先進的方法和手段,首先加強安全信息的收集,為安全分析提供依據。其次要建立信息處理制度,對機場所發生的安全事故、事件和重要問題進行收集、統計,完善信息溝通制度。做到超前控制,對隱患及時處理,要堅持預防為主,實施有效的安全分析預測事故。
安全管理手段是對職工安全生產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保護、調動手段,同時也是對不安全的人和事進行制約和限制的手段。本人認為目前安全管理手段主要有經濟手段、行政手段、思想政治工作三個方面。經濟手段即通過經濟杠桿的作用,實現利益分配和實行獎懲來促進職工自覺遵章守紀做好本職工作;行政手段對增強干部管理好安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干部的威信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機場安全管理重要手段,增強職工心理承受能力,增強安全意識。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和帶頭作用。
存在的問題綜合起來主要有四點:1)安全管理觀念落后,沒有真正地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2)安全管理方法落后,雖有安全分析預測等機制,但還只停留在收集資料、整理信息階段,還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3)違章違紀解決不力,關鍵控制不到位。不能隨著安全形勢的發展及時調整安全控制點,使安全關鍵失控;4)人員素質不高、工作作風不實。主要是職工業務素質不高、干部管理理念不高的體現。
解決問題的對策,認為有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安全思想教育必須持久,安全思想教育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真正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意識;
第二,安全管理機制必須創新,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實質,是深化安全管理的動力。加強對本系統安全工作的技術管理指導、檢查和監督,發揮各專業的優勢;
第三,安全理念認識必須改變,安全觀念和認識問題必須解決,實現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根本性轉變,認識決定思路。勇于探索,積極創新安全理念;
第四,全員素質教育加強,機場要把職工教育真正作為立場之本構建學習型企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對全員的素質教育要制定周密的培訓規劃,形成制度,不斷提高素質;
第五,安全管理手段必須更新,鼓勵職工發揮主觀能動性,考核激勵為輔助,從而使機場安全管理有序、高效;
第六,現場生產作業控制必須重視,發揮機場各職能部門對一線安全生產的綜合監督檢查職能,發揮部門班組內部監督檢查作用。提高全員綜合素質,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同時依靠技術先進的設備系統;
第七,干部作風必須徹底轉變,從思想上充分認識作風建設對于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堅持領導干部帶頭,要強化黨政“一把手”安全責任的落實。狠抓安全工作的考核,強化逐級負責制的落實。從標準化作業入手,夯實安全基礎,逐級負責控制在現揚,保障安全生產。安全管理對企業安全生產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如何發揮其作用,是需要安全管理人員不斷探索的課題。上述只是本人結合工作經歷闡述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見,不妥之處敬請老師給予指正。
參考文獻:
[1] 中國安全生產協會注冊安全工程師工作委員會,中國安全生產研究院.安全生產管理知識[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
[2] 肖圣華.企業管理制度[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
[3] 吳 暉.企業人力資源[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4] 高金華.機場運行[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