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兒 吳勇君 袁野
村道兩旁翠竹搖曳,稻谷飄香;進入村莊,新樓矗立,村容整潔一一這里是浦城縣官路鄉高門村。
“這幾年村里變化真的很大,以前沒有產業,房前屋后都是泥巴路,日子過得緊巴巴。”村民張彩秀說。
高門村是市級貧困村,2012年村委換屆后,在新一屆村委引領下,強基礎,興產業,村民的生活越過越有盼頭。
產業興,才能村民富。浦城薏米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暢銷市場,其中又以官路鄉出產的薏米品質更佳?!胺N植薏米是高門村的傳統優勢產業,并大多可用山垅田種,我們要把它持續做強?!贝逯V艺f,今年村里種植的薏米有400多畝,每畝增收1500元左右。為確保村民增收,除了讓村民加入鄉里的薏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外,村里還引進公司,與村民簽訂收購保護價,確保銷路不愁。
“真感謝現在的政策好,把路開到竹山腳下。以前,就是看著竹子在山上爛,也沒法運下山賣?!贝迕裰芙瘕堈f。高門村有竹山5000多畝,毛竹銷售是村民的一項重要收入。周金龍的竹山又高又遠,以前沒有機耕道,砍下來的竹子賣了都不夠人工費,真是山中有“錢”拿不來用。為此,該村積極向上爭取項目,開通竹山機耕道,竹子下山成本大幅減少,每噸竹子可增收300元左右。去年,周金龍賣了80多噸毛竹,增加收入2萬余元。
“如今村里90%竹山都開通了機耕道?!焙V艺f。
“我今年在竹蓀種植基地里做工,此外我還種了3畝薏米和2畝水稻,生活越來越好。”貧困戶徐兆興說。
為了盡快改變高門村的貧窮面貌,村支書胡裕忠今年初投資15萬元,帶頭流轉了180余畝農田。
胡裕忠說,現在村里已形成毛竹、薏米、百香果、竹蓀、大球蓋菇等多個產業齊頭并進態勢,可以說是多業開花,村民每天都忙著在田間、果園和基地里,打牌、賭博以及游手好閑的人也不見了。
“現在全村21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34人,除了兩三個年紀大實在沒勞動能力的,全都在基地、果園做事,今年都將脫貧?!焙V艺f,2012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去年人均收入達1.2萬多元。今年明該村受縣里表彰,獲得“2016年度扶貧工作先進村”的榮譽稱號,2017年也將徹底摘掉貧困村的“窮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