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 閑云 琦壽
為了推動《源流》等老區刊物新一年的征訂工作,前段梅州市、縣(市、區)老促會系統回顧總結了近幾年征訂上述刊物的做法和經驗。連年來,他們堅持深化認識,明確責任,爭取黨委政府重視,并把細致的工作落實在其中,從而取得良好效果,如征訂《源流》連年穩步增長,有的縣還實現跨越式發展,至2017年全市征訂《源流》2435份,居全省前列,筆者聞知不禁感嘆:“難得情濃功夫足,訂刊不負用心人!”
深化對訂刊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老區刊物是當今黨和人民在老區的喉舌,是專為老區服務的重要宣傳平臺與陣地。要通過刊物的宣傳來承傳老區的精神文化,要通過刊物宣傳來進行老區內外經濟社會建設情況的交流并推動新的發展。因此,做好老區刊物征訂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據此,他們以各種方式不斷深化對征訂老區刊物的認識,確保首先過好這一關。
把好關鍵實行訂刊工作會長負責制。談起征訂刊物的關鍵,會長們都會說到看似簡單的訂刊實際不容易,涉及面廣、事情多,這必須會長牽頭,實行會長負責制,其內涵還必須是會長負總責,領導成員皆參與,專人抓落實。市、縣會長這樣看問題,也就推行這一負責制。這樣,大大增強了會長們的責任心與積極性,使訂刊工作變得更加“名正言順”。前幾年,興寧市老促會會長曾洪標為籌措訂刊資金提出了財政撥一點、單位籌一點、企業助一點“三個一點”的好主意,而且創造了當年該市富農公司一次出資訂閱300份老區刊物的典型事例,這使大家深受啟發與鼓舞。近年豐順縣直機關訂閱老區刊物認識深,行動好,豐順縣老促會會長陳修忠便多次宣揚這些單位的好風氣、好做法,推動了全縣的訂閱工作。梅縣區老促會會長黃聲洪為實現訂刊跨越式的進步,他特別勤于發動企業界老板助力,每年都與七、八個老板保持溝通商量,有力地推動了該區對老區刊物的訂閱,其《源流》訂數已達到500份,企業界的贊助款項也超過了500份訂金的50%,受到全國和省老促會的表彰。大埔、平遠、梅江、蕉嶺等各縣區的老促會會長都親自主動深入一線做征訂發動工作,使他們絕大部分縣區已把《源流》的訂閱普及至縣機關單位和鎮、村、學校。
努力爭取黨委和政府的重視。梅州老促會系統常年都能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對訂刊工作的支持。比如豐順縣匯報工作做得好,凡遇需要追加訂數,都得到黨委、政府撥款支持。如2013在《源流》采寫豐順馬圖茶業發展專題報道時,當時的縣委書記陳志寧趕到馬圖茶山關心,當他聽到市縣老促會會長建議擴大宣傳這一茶業典型,當期增訂刊物1000份時,當即表態款項由縣財政支付。這一增訂宣傳,很有利于推動梅州茶業的發展。五華縣老促會近期積極向縣領導匯報反映該縣面積大,老區多,人口多,急需擴訂老區刊物。這一積極反映起到了重要作用,該縣已決定在《源流》原訂閱400份的基礎上,明年增訂至600份,大大超過了《源流》雜志社提出的預增數。蕉嶺縣2017年《源流》訂數只有120份,經縣有關領導的積極支持,現已確定新的一年征訂至300份,將刊物普及到縣機關和鎮、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