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立中
現代服務業稅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稅收分別增長55.1%和36%。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稅務部門組織收入有關情況。2017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12.6萬億元,同比增長8.7%,扭轉了近年來稅收增長持續放緩的狀況。值得關注的是,在營改增方面,2017年全年共減稅9186億元,比2016年增加3450億元。2017年,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增長9.9%,占稅收的比重為56.1%,比第二產業高12.3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稅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稅收分別增長55.1%和
36%。同時,據世界銀行聯合普華永道發布的《世界納稅指數2018》,我國企業2016年度納稅時間較上一年度大幅縮短52小時,降幅達20%,比2012年度減少191小時。“世界納稅指數”是在統一假設的基礎上,從一個虛擬企業“樣本公司”的視角橫向比較世界各國的稅率和稅務合規負擔。該虛擬企業為中等規模的傳統制造業,為了簡化研究,全部經濟體使用同一樣本公司,不考慮各經濟體在歷史背景、社會體制、經濟發展階段和稅費制度設計等方面的差異。
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海關總署日前決定:自2018年2月1日起,一、將賦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擴大到浙江寧波出口加工區、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廣西北海出口加工區、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上海閔行出口加工區、郴州綜合保稅區、遼寧大連出口加工區、福州保稅港區、福州出口加工區、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無錫高新區綜合保稅區、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保稅區、鎮江綜合保稅區、淮安綜合保稅區、吳江綜合保稅區17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二、建立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退出機制(適用范圍包括前期試點的7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滿36個月的企業可申請退出試點。退出試點后,恢復執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非試點企業稅收政策且36個月內不得再申請試點。
政策點評:此前為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稅務總局財政部和海關總署于2016年11月1日在昆山綜合保稅區、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區、河南鄭州出口加工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和深圳鹽田綜合保稅區7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了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
為了貫徹實施《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辦法》,稅務總局近日明確了有關具體事項,包括:(一)明確了《辦法》中“經營期”“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其他個人”“固定生產經營場所”“稅務登記證件”的執行口徑。(二)明確了《辦法》中主管稅務機關制作的《稅務事項通知書》中,需告知納稅人的有關內容。(三)明確了納稅人兼有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的,應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與應稅行為銷售額分別計算,分別適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標準,其中有一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就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相關手續。(四)明確了經稅務機關核對后退還納稅人留存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表》,可以作為納稅人成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憑據。
政策點評:旨在對稅總日前下發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辦法》的實務操作明確執行口徑。
自2018年4月1日起,新增下列企業參與納稅信用評價:(一)從首次在稅務機關辦理涉稅事宜之日起時間不滿一個評價年度的企業。評價年度是指公歷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二)評價年度內無生產經營業務收入的企業。(三)適用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的企業。新設立企業在2018年4月1日以前已辦理涉稅事宜的,稅務機關應在2018年4月30日前對其納稅信用進行評價;從2018年4月1日起,對首次在稅務機關辦理涉稅事宜的新設立企業,稅務機關應及時進行納稅信用評價。增設M級納稅信用級別,納稅信用級別由A、B、C、D四級變更為A、B、M、C、D五級。未發生《信用管理辦法》所列失信行為的下列企業適用M級納稅信用:(一)新設立企業。(二)評價年度內無生產經營業務收入且年度評價指標得分70分以上的企業。
政策點評:自2014年7月,稅務總局發布《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試行)》以來,稅務系統已連續開展2014、2015和2016三個年度的納稅信用評價。但按照現行規定,新設立企業、全年沒有營業收入的企業以及適用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的企業尚未納入納稅信用評價范圍,這些企業要求參與納稅信用評價的呼聲越來越高。為此,稅務總局決定,將新設立企業、全年沒有營業收入的企業以及適用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的企業納入納稅信用評價范圍,為其增添信用資產。
稅收協定股息、利息、特許權使用費條款中“受益所有人”“受益所有人”是指對所得或所得據以產生的權利或財產具有所有權和支配權的人。判定需要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的締約對方居民“受益所有人”身份時,應根據本條所列因素,結合具體案例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一般來說,下列因素不利于對申請人“受益所有人”身份的判定:(一)申請人有義務在收到所得的12個月內將所得的50%以上支付給第三國(地區)居民,“有義務”包括約定義務和雖未約定義務但已形成支付事實的情形。(二)申請人從事的經營活動不構成實質性經營活動。(三)締約對方國家(地區)對有關所得不征稅或免稅,或征稅但實際稅率極低。(四)在利息據以產生和支付的貸款合同之外,存在債權人與第三人之間在數額、利率和簽訂時間等方面相近的其他貸款或存款合同。(五)在特許權使用費據以產生和支付的版權、專利、技術等使用權轉讓合同之外,存在申請人與第三人之間在有關版權、專利、技術等的使用權或所有權方面的轉讓合同。本公告適用于2018年4月1日及以后發生納稅義務或扣繳義務需要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的事項。
政策點評:加強稅收協定執行工作,進一步完善“受益所有人”規則。上述公告一方面旨在允許沒有濫用協定目的和結果的案件得以享受稅收協定待遇,并提高其享受稅收協定待遇的確定性,減少征納雙方成本,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另一方面借鑒“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BEPS)第六項行動計劃(防止稅收協定待遇的不當授予)成果,提高“受益所有人”判定標準的剛性,對濫用協定風險較高的安排進行更加有效的防范。
近日稅務總局對稅收協定中常設機構、海運和空運、演藝人員和運動員條款,以及合伙企業適用稅收協定等有關事項作出進一步明確,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主要內容包括:一、常設機構條款有關問題。(一)明確中外合作辦學有關機構、場所構成常設機構。(二)明確“六個月”和“183天”作相同理解。二、海運和空運條款有關問題。(一)明確濕租、程租、期租屬于國際運輸業務。(二)明確光租和干租適用海運和空運條款相關問題。(三)明確“附屬”業務的判斷標準。三、演藝人員和運動員條款有關問題。(一)明確演藝人員和運動員條款適用的活動范圍。(二)明確演藝人員和運動員條款的具體適用規則。四、明確合伙企業適用稅收協定的問題。(一)針對合伙企業設在中國境內的情形。(二)針對合伙企業設在中國境外的情形。(三)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的合伙企業稅收居民身份證明的問題。
政策點評:統一和規范我國政府對外簽署的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的執行。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簽署的避免雙重征稅安排執行的有關問題適用本公告。
現將第九批符合條件的76戶納稅人及第三批不符合條件的11戶納稅人名單予以公布。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包括:中國金幣總公司控股子公司1戶;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允許開辦個人黃金買賣業務的金融機構38戶;經中國金幣總公司批準,獲得“中國熊貓普制金幣授權經銷商”資格,并通過金幣交易系統銷售熊貓普制金幣的納稅人37戶。另外11戶授權經銷商不再符合條件,列入退出名單。
政策點評:上述公告明確名單所列符合條件的納稅人銷售熊貓普制金幣符合財稅〔2012〕97號文件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6號文件相關規定的,免征增值稅。不符合條件的納稅人銷售熊貓普制金幣,照章征收增值稅。
一、擴大登記信息采集范圍。工商總局將修訂企業登記申請文書規范,在企業注冊登記環節增加“核算方式”“從業人數”兩項采集內容。稅務部門通過信息共享獲取工商登記信息,不再重復采集。企業登記信息發生變化的,對于工商變更登記事項,稅務部門提醒企業及時到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對于稅務變更登記事項,稅務部門要回傳給工商部門。二、協同做好涉稅事項辦理提醒服務。工商部門在企業注冊登記時向企業發放涉稅事項告知書,提醒企業及時到稅務部門辦理涉稅事宜。三、協同推進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工商部門在企業發布簡易注銷公告起1個工作日內,將企業擬申請簡易注銷登記信息通過省級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推送給稅務部門。四、建立協同監管和信息共享機制。各地稅務、工商部門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增值稅發票申領等協同監管機制。稅務部門要充分利用工商共享信息進行稅收風險分析和應對,并將納稅人的稅收違法“黑名單”等信息共享給工商部門,由稅務、工商部門施行聯合監管。
政策點評:旨在繼續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多證合一”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41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