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大隊,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新疆富蘊縣阿拉散地區稀有金屬成礦帶大地構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亞板塊阿爾泰陸緣活動帶哈龍—青河古生代巖漿弧中部。該帶地質建造以大面積的酸性巖漿巖為主,其特殊的大地構造環境為稀有金屬成礦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區內廣泛分布的偉晶巖脈近萬條,主要集中在巴利爾斯復背斜中,構成兩個明顯的密集帶,南部帶西自庫勒加木他烏,東到大橋,包括三礦、四礦、五礦三個白云母礦區[1]。北部帶西自庫爾木圖河,東到阿拉散,盛產鈹、鋰、鈮、鉭等稀有金屬礦產。數量眾多的偉晶巖脈是形成白云母、稀有金屬礦產的主要礦源。鈹、鋰、鈮、鋯等稀有金屬元素地球化學異常長軸呈北西—南東向展布,其中北西段分布庫爾木圖稀有金屬大型礦床,南東段分布的可可托海特大型稀有金屬礦床,使庫爾木圖-可可托海稀有金屬成礦帶具有突出特征。
礦區裸露地層巖性主要為片巖、深變質片麻巖和混合巖。重要的巖性是硅線石云母斜長片麻巖、云母斜長片麻巖、黑云母石英片巖、云母越長向斜均勻混合巖、石英云母長條紋像混合巖等地層,總體方向為東南-西北[2]。
礦區裸露的侵入巖主要為海西期云母云母花崗巖和海西期中層狀黑云母花崗巖,均為阿拉善花崗巖。黑云母花崗巖為片麻巖型,存在于礦區邊緣。它們是塊狀和斜長石狀,主要成分為斜長石(54%)、石英(25%)、黑云母(3%多石(15%)和白云母(3%))。斜長石是傾斜的長石,長石板狀晶體的所有形式,除了一些石英石是半自形晶。細-中二云母花崗巖,西北到北京0.7km分布寬度。公里長的。巖石結構為細粒中粒花崗巖,塊狀。其主要成分為斜長石(54%)、石英(25%)、黑云母(6%)和白云母(1%)。斜長石是傾斜的長石,長石板狀晶體的所有形式,除了一些石英石是半自形晶。

圖1 新疆富蘊縣阿拉散礦區地質平面圖
約7平方公里的礦區,開采中含有160以上的偉晶巖。在黑云母石英片巖存在大多數偉晶巖中,其中大部分是鈉長石偉晶巖白云母(寶石綠柱石偉晶巖),及其成因是云母花崗巖密切相關[3]。周圍巖明顯的界限。
在偉晶巖外接觸,改變白云母、長石和電氣化普遍發現。大部分存在于花崗巖偉晶巖和片巖的關節,關節的靜脈經常和有時顯示網格和鏡片的形狀。偉晶巖的層理褶皺控制,并在接頭的偉晶巖是晚于偉晶巖脈、偉晶巖脈一般長100~200m厚度,厚度3~5m。
地層是偉晶巖的重要代。不同地層的組成和制備程度直接決定偉晶巖和不同性質的礦物質含量,如片麻巖和偉晶巖中,巖石中有很少或沒有偉晶巖、淺變質巖和混合巖。泥質鋯石富含硅質鋁,鉀含量很少或很少,但它有助于白云母的生產,同時也有利于稀有金屬礦物的生產。
偉晶巖是主要由花崗巖分化,因此是一個延續的花崗巖。其組成與花崗巖相同。因此,花崗巖是一種重要的化學因素對偉晶巖溶液和熔體。它也可以用來控制偉晶巖成礦的關鍵因素。
云母偉晶巖的關系也直接影響到偉晶巖的分布。例如,大多數的偉晶巖分布在接觸帶圍巖和花崗巖和偉晶巖之間,內容是遠離接觸帶更少的偉晶巖也規模有限。
從偉晶巖偉晶巖的供應直接影響偉晶巖的演化。長時間連續的母巖,偉晶巖及偉晶巖提供了解決方案,將提高它的煙花和礦化,在地區的云母花崗巖外接觸帶的黑云母石英片巖偉晶巖脈規模大,內容豐富,并具有最高的礦化質量;相反,他們只能演變成簡單偉晶巖等在礦區的黑云母花崗巖偉晶巖中,成礦作用不明顯。因此,在偉晶巖和二云母花崗巖有密切的聯系。
大多數的偉晶巖中存在的焊接和破碎過程的圍巖,特別是在黑云母石英片巖。線程的關系小結構的分析清楚地表明,在拔節的晚育片偉晶巖礦化偉晶巖的出現,有其發生和分布有密切的關系。
此外,在偉晶巖中,雖然不同的大小和尺寸,主要是脈形的形狀,在囊較少(花崗巖或兩組交叉口)和透鏡(黑云母石英片巖)有規則的極少數的偉晶巖脈,有脈幾枝。在黑云母石英片巖產偉晶巖比下盤傾角較大的傾角,所以有很高的概率,偉晶巖向下延伸到更大的程度。
該地區地質勘查程度相對較低,周圍偉晶脈的研究較少。為了在該地區稀有金屬礦區的開發上有所突破,今后有必要進一步確定阿拉善地區稀有金屬礦產的分布,為重大突破打下堅實基礎。其次,進一步探討在這一領域的稀有金屬成礦前景,為這一地區偉晶巖帶的勘探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
[1]郭海棠.新疆富蘊縣阿拉散地區稀有金屬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J].新疆有色金屬,2013,36(4):1-3.
[2]張峻.新疆阿拉散地區稀有金屬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和遠景分析[J].地球,2016(5).
[3]丁建剛,張忠利,楊成棟.新疆富蘊縣阿拉散-沃薩依鈹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初探[J].地質論評,2016,62(b11):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