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32地質隊,安徽 黃山 245000)
對工程進行地質勘查在現代工程建設中具有直接的影響。由于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物探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工程地質勘查中不斷普及。物探技術在探測過程中,因為技術有一定的生命力,沒有損害探測對象。在探測精度和范圍上都一定的高度和廣度,在工程和地質勘察的過程中受到廣泛的應用和重視。
根據目前狀況來看,物探技術正處于成熟階段,物探技術在社會各界和各個領域中,已經被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地質勘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勘察工作時,因為地質勘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因此要想勘察的結果達到一定效果的,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環境下,要采用不同的物探技術。
高密度電阻率法是一種在技術上有較大進步的電阻率法。就其原理而言,它與常規電阻率法完全相同。由于它采用了多電極高密度一次部極,并實現了跑極和數據采集的制動化,因此相對常規電阻率法來說,它具有很多優點:①可以防止因電極移動的問題而引起的故障和干擾;②在同一條觀測剖面上,電極和數據進行變化和轉換,可以獲得多種裝置的等值線圖;③應用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勘探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1]。
應用領域以及解決的問題:①在水利工程和水電工程方面:主要對堤壩、堤壩結構體進行,堤防滲漏的檢測等等;②在環境工程地質方面:主要是對古巖溶、巖溶的探測等等;③在城市工程勘察方面:要對城市地下所埋藏的物品進行有效的探測等等。
地震勘探,它主要研究得是人工激發的地震波在淺巖層和土介質中所傳播的規律。在地震勘探過程中基本的任務解決淺部地層和構造的分布情況,確定土力學參數等工程,以及水文勘探中包含的地質問題。
地震勘探法在分析過程中需要利用一種人工激發的彈性波,因為,這種人工激發的彈性波,可以在不同的地殼中,進行傳播規律,從而才可以對其實施有效的分析。在發生彈性結構變化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個反抗結構的形變,它的形變主要是根據彈性結構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巖石也會逐漸返回到原始的狀態下。震源的震點的變化在整個運行過程中,主要是跟著彈性結構不斷進行,每一個質點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在移動的過程中,就會形成地震波。在變化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記錄好地震波的狀態和情況,并進行備份,為后續工作可以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
探地雷達法主要是利用一個天線發射高頻寬帶(1MHz-1GHz)電磁波,另一個天線接收反射波,從而進行探測地下介質結構。探地雷達工作示意圖見圖1。
探地雷達法的技術特性有很多優勢:①探地雷達是一種沒有破壞性的物理探測技術,在城市和正在建設中的工程現場可以安全地使用,適應性和抗干擾性都非常強,也不受環境的干擾;②探測的深度和分辨率也非常好,還可以現場提供帶有二維坐標的實時剖面記錄和圖件顯示,圖像顯現的非常清晰直觀;③儀器設備輕便,減少工作人員的任務量,提高工作效率高[3]。
由于使用了較高的工作頻率,電磁波能量在地下的衰減加劇,因而在高導、厚覆蓋條件下,探測深度受到限制。

圖1 探地雷達工作示意圖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高物探的技術,研究工程物探技術是現在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選用小波分析理論,因為小波分析有它獨特的優勢。在我們采集數據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種噪聲和干擾,傳統上的去噪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的勘探精度要求,通過小波分析可以有效的提高信噪比。
在施工時,對工程物探數據的采集工作和翻譯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數據的采集工作,對于一些重要的數據一定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捕捉能力,因為數據在施工質量中占據主要地位,如果出現任何問題,都會對施工的質量造成一定的威脅性;其次,對于翻譯工作來說,每一個物探工程師都要具備將原始數據翻譯成工程地質資料的能力,在數據上達到一定的準確標準,對巖土的工程問題才可以合理有效的應對,在處理工程方案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出相應的決策,這些方面在施工的各個環節中都有一定保障作用。所以,勘查過程中,物探工程師對工程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一定嚴格掌握,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可以及時的應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物探技術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不一樣的物探技術,對與勘察的結果的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工作人員進行勘查過程中,一定要對資料做好分析,選擇合適的物探技術,并且要正確使用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要保證工程順利的開展,提高技術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盡一切可能保證在建設工程中的安全性,勘查結果的有效性。因此,要不斷加強對其的研究和分析。
[1]劉天佑.地球物理勘探概論[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7.9:183.
[2]董大林.簡析物探方法在工程地質勘查的運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1):78.
[3]錢桂蘭,張保康,屈建余.普通物探[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7.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