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亮
長沙縣自然資源局 湖南 長沙 410100
正文:
近年來,全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愈發嚴格。很多人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采取了不當的措施,更有甚者不惜用破壞環境來索取自然,從而達到自身的片刻滿足。例如,人們毫不停歇的砍伐樹木,用他們建成一座座房子,供人們居住、享受。殊不知,樹也有生命,它也在晝夜不停的為我們服務著,吸收我們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時還不加吝嗇的為我們提供我們所必須的氧氣。除此之外,人們如果能坐車,絕不選擇走路,能做公交車,絕不選擇騎自行車,大量的汽車尾氣,使我們生活的環境被嚴重破壞,霧霾出現在大部門城市中,使人們吸收的氧氣質量越來越差,盡管如此,人們還并沒有任何收斂,隨意亂丟垃圾,破壞道路文明,一次性道具更是多的數不勝數,如此這樣,大自然也正從我們這里收回享受美好生態的權利,要知道,尊重是相互的,它貫穿在任何事情之上。
在人們自私貪婪的行為背后,破壞的卻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環境被破壞,我們怎能心安理得的繼續其他的事業呢?因此,我們要愛護環境,遵循生態文明理念,談起生態文明理念,那么什么才是生態文明理念呢,從定義上講,生態文明指人們繼工業化時期后的另一個階段,在人們吸收了工業化時期的慘痛教訓后,人們的一大反思及醒悟,深刻認識到重工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從而注重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人類的另一個轉折點,也可以說成為是人們的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在生態文明的道路上,我們要步步維艱,辛苦經營,堅持不懈,只有這樣,大自然的美好才能為我們所長期利用,我們也可在生態文明的基礎上,繼續我們的追求,實現我們的夢想。在生態文明理念的前提之下,我們進一步要做的就是加強國土空間的規劃,因為只有國土資源得到充分的規劃,我們才能更好的生活。了解國情,把國土空間規劃作為綱領,不斷完善國家體系,推動經濟、政治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
(1)加強遵循生態文明理念的觀念
在當今社會中,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要改善生態文明,毋庸置疑,生態文明是我們所有人都離不開的生命源泉。那么,在改善生態文明的道路上,我們究竟該怎樣去做,怎樣去落實行動呢,首先,我們要遵循生態文明理念,使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在每一個的腦海中,只有在遵循生態理念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去更好的做其他事情。
(2)加強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意義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國土空間規劃,讓資源合理利用,把生態文明理念放在首位,切實為國家謀利益?!比绱苏f來,遵循生態文明確實是我們永久的話題,在通往生態文明的道路上,要求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從點滴做起,為大自然更加美好奉獻自己的力量。首先,在當今社會,生態文明被所有人所重視,在交通道路方面,原來排放尾氣的公交車漸漸更換為現代的電力公交車,一代更比一代強,用充電的方式來代替機油,是在為文明做奉獻,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么不去擠公交卻要開私家車來污染環境呢,只為享受舒適的環境,卻不知,良好的生態文明才是最好最舒適的環境,在生態文明面前,人們所有的其他事情都顯得微乎輕微,就算你非常成功,但沒有了生態文明,一切都是徒然,要把遵循生態文明理念,加強國土空間規劃作為一個綱領性文件,我們要義不容辭的去執行,甚至去完成它。
(3)倡導綠色理念,資源合理利用
資源的合理利用,社會才能更好發展。在現如今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面對資源的有限性和無限性,我們理應要分清任務的孰重孰輕,在健康發展的道路上,合理利用有限資源,使資源充分利用,使生態文明的理念貫穿所有人的心中,所謂合理利用資源,要知道其本身的意義所在。如建筑師們可以通過砍伐樹木來建筑房子,但是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請手下留情,樹木也有生命,它們也想迎著太陽茁長成長,所以,在砍伐的同時,請為森林留下繼續繁衍的希望,同時也要有負責園林設計的工人來進行栽樹,植物是我們永遠的好伴侶,我們要協同它們一起共同發展,共同為建設美好家園作出貢獻。不能為了人們的居住需求,就大肆的砍伐樹木,完全不考慮其后果,在當今大自然中,我們索取了什么,就要雙倍的奉還出去,只有這樣,生態才會平衡,大自然也才能供我們所生存。
樹立生態文明的理念,要做到綠色生活?,F如今,農村標桿的牌子上都表明青山綠山才是金山銀山,這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所沉思嗎?首要任務是做到精神文明,在精神文明的基礎上,還需要做到的就是要保證人口、社會、發展相互平衡,但在如今社會,人口卻面臨著嚴峻的問題,尤其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更引人深思,使人覺醒,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后果不堪設想。在通達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要平衡好人口、經濟、資源的相互平衡,只有在資源平衡的基礎之上,才能開展鄧小平主席所提出的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家所擁有的國土空間上,合理規劃國土資源的空間價值,要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生態文明。保護生態,堅持可持續發展,實現發展與生態的相統一,推進社會的穩步向前發展。
遵循生態文明理念,加強國土空間規劃,是我們每一個人不容推卸的責任,我們要時時刻刻保證健康發展、在生態平衡的基礎條件下,要求我們做的很簡單,就是要時刻秉承綠色理念,擁有保護環境,愛護自然的心態,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出更好有利于社會發展的事情,更好的使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在每一個心中,為人們樹立生態意識,轉變人們的生存方式,從而為國家做貢獻,為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國家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