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遷
泰山學院 山東 泰安 271000
正文:
鄉村民宿功能要以人的生理需求、心理共鳴為設計準則。現代民宿設計常定位于“外樸內奢”,意在自然樸實與現代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以滿足現代人的生活起居需求標準,同時保持原始生態、樸實無華的鄉野狀態。“奢”非豪華、高檔,應著力解決老建筑功能的老化、滯后問題,保障其安全性、私密性、舒適性。考慮建筑用房合理性,通風、取暖、給排水、網絡、衛浴系統等功能是否齊全,家具的類型、材料、舒適度如何,燈光的冷暖、調控是否適宜,這些起居配備才是民宿功能的內涵所需,而不是奢華用料與包裝所能涵蓋的。此外,可適當融入“茶室”、“陶室”、“作坊”等概念,即是泰山文化形式的延伸,又是功能空間的補充與豐富。
泰山鄉村民宿的自然生態設計不是簡單幾塊綠地、幾顆泰山石、幾池碧水,重要的是體現設計觀念和思路上的變革。泰山民宿建筑應與山水、氣候、濕度、陽光、生物等形成有機系統,在自然形態中生根發芽,不與生態平衡相悖,不與生態氣息相異,在“人-建筑-自然”之間組建一種良性、互助、輝映的關系,不可隔離阻斷,更不可人工景觀取而代之。
泰山民居傳統起居文化講究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以“人居”劃定“人”的運勢。一運二命三風水,是對泰山傳統民居建筑院落與室內空間布局設計的基本運勢定位。比如院門的朝向必須方正,正南或正東,不可偏向;院門正對影壁墻,可避災氣,入門時聚運氣;堂屋在正中位置,以突出主人的地位,是院落中最福氣和鼎盛的位置;所有屋門不可正對拐角,有破運之說;室內梁下不可安置床榻等等。起居文化之意也是泰山民宿設計的優質內涵之一,是傳承與開發設計的重要文化標本。
當下鄉土設計不是文化的廣而告之,而是對鄉土內涵進行有效的甄別和提煉,找到文化典型和特征,要有一定的層級和主次關系意識。泰山地區每村每寨各有所長,有善茶、陶、布;有的石美、水美;有的鄉居悠閑,禪意濃郁;有的屋宇錯落,宅院深邃;有的深耕細作,田園宜居。泰山民宿鄉土設計內涵應當在“大泰山”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村域挖掘,既提倡共性,又突出個性,立意準確,層次分明,才能展示出獨有的鄉土精神。
對于內涵的提煉是為了進一步的設計表達和實施提供文化標本和形式來源。
民宿的基礎多是傳統建筑,不依不饒的仿古、溯本并不是解決遺存問題的最有效途徑,而要善于利用現代新材料、新結構的優勢,改善民宿的建筑條件、設施和功能;利用現代設計藝術的對比、均衡、節奏、韻律等形式關系,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銜接問題,將民宿空間的片段式、邊緣性因素,融入到主流的現代設計形式中。如鋼架結構,大面積的采光玻璃、金屬材料等可提升空間實用性與耐久性,設計時結合構圖、尺度、比例、造型等因素,以點、線、面的形式表現于空間形態中,并賦予一定的形式關系和美感。建筑新構件、老構件之間的組合、拼接、流轉、互動構成了一種特有的形式因素,或協調、穩定,或重復、有律動,或對稱、均衡,所有的新舊建筑形式因素參與其中,它更重視空間整體的參與性和形式化內容,而非構件自身的造型特征和裝飾美化。可以說,現代設計藝術是突破傳統與當代形式界限,協調兩種審美格調和建筑氣息的最有效手段。
自然生態之美不單單指戶外環境的綠色景觀和田園風貌,作為民宿,要秉承”室外空間室內化”的設計理念。自然生態的室內化形式也不是綠植、盆景這么簡單,開窗、采光、通透性、借景、漏景等都是生態之美的形式化表現手法。天窗、落地窗即可通風采光,又可使觀者與戶外景致產生視、聽、嗅覺的共鳴;空間的通貫性、連續性可以改善人的心理感受,提升空間場域舒適感;還有漏景、借景、透鏡、對景等形式的運用,借助室外綠植或造景,將綠色文化引入到室內空間中。這些手法都是民宿設計時對于自然形態的深層次利用和創新設計。
民宿空間本身就是舊與新的對比設計。對比設計并不是非正即反,而是將對立面同時展示于同一件事物中,從而凸顯出事物本身的特殊性、包容性。這一點恰好適用于當下的民宿空間設計。
對比關系常呈現于民宿建筑風格、材料、肌理、色彩等形式因素中。現代民宿與傳統民居是新穎審美與時間沉淀之間的共生共融,相較越異,越彰顯對比屬性。民宿設計要善于利用對比之美營造出個性空間。比如傳統民居建筑石材粗曠且硬朗,木材原始、古樸;而現代材料嚴謹、簡練、細膩、精致,不同材料之間通過質感、肌理、色彩的碰撞,并組合、搭配在一起,不僅能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而且使材料之間的特性和張力盡顯無遺。對比設計要注意元素間體量、位置、比例、形式的處理,這些也是左右對比設計形式美感的重要因素。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每一細節之物皆有自身的體態、氣質和感染力。民宿細節形式可來源于傳統建筑構件,如嵌入外墻的泰山石敢當,石木過梁、門墩、門板、瓦當、鋪地石、石雕等,也包括假山、水景、甕缸、農具、綠植、圍欄、擋土墻等庭院小品,及燈具、家具、陳設品等空間內涵物。傳統建筑遺留細節的設計形式要充分尊重其本身的歷史溯源和標本作用,以保護和展示為首任,不可盲目拆除。庭院小品、設施設計在注重自身形態美和意境美的同時,與民宿整體格調和內涵相統一,形式上不可喧賓奪主,自成一派。空間家具、燈具及軟裝設計要體現設計格調和深意,既保障宜居性、舒適性,又在細節上耐得住細細品位和推敲。
泰山鄉村民宿改造設計任重而道遠。任重是因地處泰山腳下,旅游資源豐厚,文脈條件優異;道遠說明當下設計仍處于探索和實踐階段,尚未形成科學、完善、系統的設計軌道和理念。泰山民宿要深挖設計內涵和文化,并轉化為具象空間形態要素和形式符號,應用于項目設計創作和建設施工中,最終服務當地民俗旅游產業發展,反哺區域經濟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