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永 珍
(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運城北高速公路分公司,山西 運城 044000)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運輸方式變得越來越豐富,但是與此同時交通發展資源剛性約束也變得更加嚴重。為了滿足社會對交通運輸服務品質不斷提升的需求,必須對傳統的發展模式進行改進,為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智慧交通就是在這一形勢下提出的一種新型交通模式,通過實踐證明,智慧交通對于我國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化技術的出現,智慧交通已經成為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智慧交通的內容主要偏向于交通應用的信息化,通過交通信息的采集、傳遞和分析為決策活動提供數據支持,通過多種信息技術在交通運營管理中的有效集成,實現系統功能的自動化和決策的智能化。當前階段,智慧交通在我國的發展仍舊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建設速度卻十分可觀,這就導致標準和資源的集成應用遭到了一定的忽視,系統重復建設、功能單一、信息采集和管理決策難以協調等問題十分常見。另一方面,技術水平也相對落后,無法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為信息決策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智慧交通的建設提供了充足的動力。當前階段,智慧交通的建設不僅要和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同時也要滿足交通消費需求的特征。我國現階段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在智慧交通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優化,以此為依據創新生產方式,實現土地、人力、資本等各項資源的綜合應用。結合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形勢,可以預見到新時期智慧交通建設的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其一,便利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幅度的降低了時間和空間對交通的限制。其二,精準化。物聯網技術應用實現了對交通生產和運行狀態的實時掌握,為精準化交通管理奠定了基礎。其三,市場化。公共信息服務將成為交通信息化主體。
拓展數據采集范圍,提升數據采集時效性,為交通決策提供數據支持,有效的適應新時期簡政放權管理方式的需求。
通過交通管理頂層設計促進交通行業各項管理業務的一體化和智能化,構建新型交通管理體系,充分滿足交通運輸區域一體化的需求。
城市居民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或是廣播、電話等渠道獲取出行前后的集成連續的信息服務、售票服務等服務項目,為人們的交通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1)基礎管理平臺。基礎管理平臺的作用是對用戶身份和機構組織信息進行綜合管理。在一數一源原則的指導下,對沿線和站點的設備信息進行集中管理,提升設備信息維護效率。同時,這種設備信息和用戶相互對應的模式還有利于用戶對設備訪問的控制。
2)視頻整合平臺。各地區交通運輸部門下屬機構可以結合自身的業務的需求建立視頻的監控系統。為了避免因技術規范不統一對各個視頻監控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造成阻礙,可以將視頻監控系統相互連通構成覆蓋整個地區的監控網絡平臺,在視頻授權允許的范圍內,為上層業務應用系統提供視頻數據資源支持。
3)GPS資源整合平臺。GPS資源整合平臺是通過對車輛GPS數據的整合應用,建立統一的GPS數據格式和GPS上報接口,實現對位置信息、調度信息以及監控信息的直觀展示,為智慧交通體系的構建提供數據基礎。
4)GIS地圖平臺。GIS地圖平臺具備數據管理、地圖瀏覽、定位查詢以及路徑分析等功能,是指揮交通體系構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將不同類型的交通要素和周邊環境集中到一幅地圖上。
1)視頻聯網監控系統。視頻聯網監控系統的作用是在視頻采集、傳輸以及控制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視頻聯網監控系統和其他應用系統進行有機融合,為交通治安管理、交通監控、突發事件等業務的開展提供服務。視頻聯網監控系統是以視頻整合平臺為基礎搭建的,主要是為交通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
2)GPS監控系統。以GPS資源整合平臺為基礎構建的監控系統能夠實現對車輛等交通工具運行狀態的實時動態掌握,具備在線跟蹤以及軌跡回放等的多項功能。此外,該系統還可以幫助交通管理人員更好的了解交通運輸工具的地理位置、目的地、載貨量、載人數等具體信息,促進交通運輸的集約化管理,同時也能夠為用戶提供第三方運輸物流信息,以此構建信息公共服務系統。
3)誘導信息服務系統。誘導信息服務系統主要是利用具備定位功能的浮動車輛采集的位置和時間信息,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浮動車輛的相關數據,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得出道路網絡的實時運行狀態,準確反映出道路的交通速度情況。同時,利用誘導服務系統得到的數據還可以對道路網絡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交通流量變化進行科學的分析預測。
4)協同指揮和應急處置系統。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進行數字化處理,提高突發事件的預防能力,為交通運輸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系統指揮和應急處置系統建設應該遵循“平戰結合”的原則,結合交通應急指揮中心對重大交通事件應急處理處置和指揮調度的需求,在滿足相關技術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公路處、航道處以及交通處等部門的通信網絡資源對應急指揮系統進行完善,建立高效、統一交通應急指揮平臺,進一步強化事件接報處理、重點目標監控、事件信息發揮等功能。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據融合成為交通信息化工作中的關鍵點,因此,數據中心的建設至關重要。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在當前階段信息化的建設的基礎上,嚴格按照交通部資源建設標準和交通基礎數據庫設計的規范,對交通運輸相關部門的信息資源以及第三方公共交通出行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并對現有業務系統的數據資源進行分類,建立統一交通數據庫,同時構建數據共享網絡平臺,保障各單位業務數據交換的流暢性。
此外,必須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體系的構建,做好規范密碼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為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方面數據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時,加強行業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風險評估和測評工作,針對不同等級的業務系統采取與之相適應的安全防護和管理措施。構建覆蓋整個網絡的信息安全應急處置協調指揮和通報機制,完善網絡和信息安全責任制,做好應急預案,在重大網絡信息安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為了保障行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政策體系,對此,應該緊密結合當前階段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需求,制定統一的行業技術政策,創造統籌的技術環境。同時,制定交通信息化市場發展政策,加強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行業中的宣傳和推廣工作,為行業發展注入更多新鮮的活力。此外,還應該結合行業信息化“分散建設,效果統籌”的原則,對組織統籌、建設統籌以及運行統籌等方面的管理方法進行創新。
智慧交通建設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程,其中涉及到了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多項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在經濟、實用、高效等原則的指導下,結合數字化、協同化以及互動化等特征,對各類資源進行了整合,構建綠色、智能、高效的交通體系,促進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的提高,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1] 張正偉,許 娜,趙淑寶.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J].中國標準化,2017(6):125.
[2] 戴海卿.分析高速公路中智慧交通平臺建設和初步應用情況[J].建材與裝飾,2017(35):230-231.
[3] 劉占山,馬巍巍,倪 鵬.中國智慧交通發展框架的認識與思考[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4):56-60.
[4] 李 印,王曉燕,毛云騫,等.城市智慧交通發展水平評價指標及方法研究[J].商,2016(4):249-250.
[5] 張道明,楊海寬.互聯網+交通:廊坊智慧交通建設路徑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6,26(4):27-29.
[6] 李洪偉,常錦河.我國智慧交通建設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27):1-2.
[7] 李 喆,王平莎,張春輝,等.國內智慧交通總體架構建設模式分析[J].交通節能與環保,2014,10(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