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啟梅
山東菏澤市單縣自來水公司 山東 菏澤 274300
正文:
近幾年,城市化進度不斷提速,同時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沙塵暴、霧霾等問題已變為相當多見的污染問題,對人們的生命健康構成較大的威脅,也再一次為我們敲響了保護環境的警鐘。城市建設是消耗能源最多的行業,首先要改變行業的發展模式,以生態城市和低碳建筑當作行業發展的主思路,達到行業內的可長遠穩定進步。
生態城市的建設概念是一個比較現代的詞匯,上世紀七十年代首次提出“生態城市”的概念,但關于生態城市的構想卻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莫爾的《烏托邦》,安德里亞的《基督城》等作品無一不是展示了那個時代人們對建設城市的樸素主義思想。而這些思想產生的根源還是希望我們在建設的過程中,能夠友好而節約的使用資源,對環境的破壞性加以收斂。從而建設以健康生活為中心的現代化城市體系。
低碳建筑本身在我國并沒有一個準確的詞義來對其進行展示,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進程中不難定義。低碳建筑本身的存在便是為了能夠將其本身的建筑耗材、耗資源都降到最低,如建筑材料本身是能夠實現可循環利用的,能夠實現回收利用的。并且在建筑的過程中其能源的損耗程度是遠遠低于一般水平的,在人們從事建筑和生產的各項活動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也是比較少的。這樣類型的建筑,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低碳建筑。
現今,我國有關部門在創建低碳建筑管理體系時,其宗旨是以此為基礎來促進城市向著綠色低碳環保方面進展,進而創建出一個低能耗的生態社會。不但如此,在構建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的進程中,還要實現建筑業與城市建造可長遠穩定進步。鑒于此,就使得有關部門在現實的作業進程中,需要控制好建筑物碳的排放量,并加快生態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的構建。
現實中,在管理低碳建筑時,要有關工作人員確定好管理目標。可是因低碳建筑并不是僅屬于某個人,所以在現實的管理進程中要有關人員充分思考政府與市場的因素,既在達到市場發展要求的前提下,在政府有關政策的扶持下展開有關工作。現時期,我國低碳建筑管理系統的目標關鍵包含:低碳建筑、企業以及部分社會組織等。
實際上,為了推動低碳建筑管理體系的高效運營,需要有關部門及人員強化有關管理辦法的編制與實施。通常來講,在選取管理形式的進程中,需要有關人員強化一定的技術運用,以此來提高管理效果。現今,在展開低碳建筑管理進程中,有關作業人員通常使用生態技術、綠化技術等來展開與之關聯的工作,進而由此來獲取相應的效益。
低碳建筑的發展是離不開政策支持的,所以,政府部門應加強對低碳建筑的重視,建立起完善的地低碳建筑政策機制,完善低碳建筑發展的規制性策略、參與性策略和市場性策略,制定綠色低碳建筑發展的法律規定,采用強制性措施來促進綠色低碳建筑的發展。此外,還應當建立起健全的獎懲機制,根據建筑企業對低碳建筑建設要求的落實情況,來對其進行適當的獎勵與懲罰,從而使建筑企業發展低碳建筑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
在低碳建筑工程建設中,設計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設計質量直接決定著低碳建筑的建設質量。所以,建筑企業在開展低碳建筑工程建設的時候,必須要加強對設計環節的重視,并對低碳節能設計進行優化。首先,建筑企業設計人員在進行低碳建筑設計的時候,應充分掌握當地的自然條件以及地勢地貌,對建筑朝向進行合理的選擇,使建筑具有較強的通風、采光以及隔熱能力;其次,設計人員在對建筑整體結構進行設計的時候,應充分利用節能環保材料,根據建筑的建設要求,來對節能環保材料進行合理的選擇,不僅要保證建筑的節能性,還要盡可能的提高建筑的環保性,確保設計方案能夠滿足低碳建筑要求。
低碳建筑的發展重點為低碳技術,所以,我國要加快速度來開發并運用低碳技術,為綠色低碳建筑的進步給予技術保障。首先,我國要加大力量來開發低碳核心技術,加速研發出太陽能技術、風力發電技術、地熱系統、水資源再生技術等低碳技術;其次,我國要加大力量來研究低碳建筑材料,將低碳建筑材料大面積的運用于建筑中,縮減二氧化碳的排放;再次,我國要主動實施碳捕捉工程,加快發展碳捕捉技術,主動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保存量;最后,我國要主動創建二氧化碳動態監測系統,對二氧化碳的排放展開實時監測,制定完善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規劃。
實施循環經濟是低碳建設項目管理模式中的關鍵內容,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施工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極大程度的節約資源,提升資源利用率。在以往的建筑方式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并且會破壞或污染到環境,所以實施循環經濟是建筑項目展開低碳建設的必然之路,不斷節省資源并且高效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綜上所述,雖然生態城市和低碳建筑的觀念所提出的時間比較短,但是在切實的落實環節中,能夠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和支持。但同時也應積極面對在建設的環節中所產生的問題,從而保障生態城市和低碳建筑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中發展,實現我國的經濟和建設等全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