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浪軍 趙澤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8
正文:
根據自己工作經歷總結出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特點如下:
(1)冬季混凝土施工由于施工條件及環境等不利因素,嚴重制約了混凝土的工程質量;
(2)冬季混凝土施工質量事故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滯后性;
(3)冬季混凝土施工需工作人員提前策劃和準備,若準備不充分容易造成質量事故的發生。
據研究表明,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水泥的水化反應減慢;當環境溫度低于0℃時,水泥的水化反應停止。水泥水化反應速度的減慢或停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混凝土澆筑建筑物后硬化效果及最終的強度。
為保證該項目冬季混凝土施工質量在施工前需做好如下準備措施。
(1)技術準備:施工前需組織項目相關人員認真熟悉施工圖紙,開展相關技術及安全培訓,完成相應的技術及安全交底,建立嚴格的施工責任制[3]。
(2)設備及材料準備:和廠家溝通好混凝土材料要求以及運輸要求;根據工程要求準備相應機械設備及試驗器具。
(1)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為保證最終混凝土施工質量,鋼筋工程在冬季施工期間需注意以下措施:
1)鋼筋在運輸過程中需輕拿輕放,避免鋼筋在運輸過程中造成刻痕。將鋼筋運送至目的后將其卸放至300mm的高垛上,避免鋼筋積雪甚至凍冰;
2)混凝土施工前應將鋼筋上的冰雪清理。將已澆筑完的混凝土面上預留鋼筋的混凝土干凈;
3)盡量將鋼筋焊接操作安全在室內進行,否則保證在室外焊接時保證氣溫不低于零下20℃;當在室外焊接鋼筋時,若室外風力超過3級應采取相應的遮擋措施;焊接完成后的鋼筋不能直接置于地面上。
(2)模板工程施工技術
模板工程在施工期間尤其注意相應的保溫措施:
1)為了防止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冷卻速度過快,應在柱模板和墻體模板外側掛棉氈;
2)頂板和梁位置的混凝土澆筑完成并搗實后,當所在位置的混凝土溫度冷卻至2℃之前鋪設棉氈,達到保溫的效果;
3)當混凝土與外界的溫差大于15℃時,應在混凝土表面鋪設塑料薄膜,以達到提升混凝土表面溫度的目的,待混凝土溫度降低后即可拆除上述保溫措施。
4)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應將其模板表面的冰雪和垃圾清理干凈。
5)模板在工地應碼放整齊,并在其上方遮蓋編織布等。
(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1)混凝土的配比
根據本項目所在地的氣候條件,配比混凝土的用料包括有:普通硅酸水泥、粗砂、碎石粒以及細粉煤灰。所得的混凝土各組成成分比為:水泥:粗砂:碎石粒:水:粉煤灰:膨脹劑:防凍劑=1:1.64:2.54:0.44:0.14:0.06:0.03.。
2)混凝土冬季施工養護要求
配置好的混凝土出攪拌車的溫度不低于10℃,注入模板之前的溫度不低于5℃;澆筑之前應及時清理模板上的冰雪和垃圾。
3)混凝土澆筑施工前保證混凝土在攪拌車內以充分攪拌,且每次攪拌時間不得少于180秒;若在澆筑過程中出現混凝土離析的現象,應停止澆筑再次重新攪拌。此外,保證每次混凝土澆筑的溫度不得低于5℃。
4)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前應檢查模板及墻體的保溫措施是否合格,確保底板不受凍和混凝土局部受凍。
5)冬季混凝土施工時除了一般試塊留置外,還應加一組試塊。增設的混凝土試塊的目的是測試混凝土的抗凍臨界強度是否大于4Mpa。若測試結果小于4Mpa,應及時采取相應的保溫、養護措施,使得受凍面的抗凍臨界強度滿足要求。
6)運輸要求:
混凝土運往工地的實踐不得超過半個小時;為保證混凝土出攪拌車的溫度滿足標準要求,應為攪拌車加設相應的保溫措施,要求運輸途中每小時溫度損失小于5℃。
7)混凝土施工澆筑要求
混凝土在施工澆筑時應盡可能降低混凝土入模時間,以減少入模過程中的溫度損失;確保混凝土出罐為140-160mm;根據澆筑時混凝土的結構、混凝土的量以及當地氣溫,嚴格控制每臺混凝土罐車之間的時間間隔。
(1)養護方案
混凝土冬季施工澆筑采用的方式為綜合蓄熱法。所謂綜合蓄熱法指的是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依據原材料加熱、水泥的發熱且相應的保溫措施,確保混凝土不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冷卻,進而保證混凝土在降低至規定溫度之前其強度已經滿足設計要求。
(2)混凝土養護質量保證措施
1)混凝土溫度測量措施
根據相關標準要求,工作人員每兩個小時測量一次混凝土的溫度,且確保每次溫度計插入深度大于10cm。測量已澆筑完成的混凝土時常使用玻璃溫度計,且保證每次溫度計的插入深度大于15cm。
2)混凝土質量檢查措施
混凝土冬季施工期間檢查混凝土質量時除了完成常規的檢查項目外,還需嚴格檢查混凝土外加劑的質量和濃度。澆筑完成后混凝土質量檢查除了對其受凍前的強度檢查外,還應檢查其冷卻至常溫其養護28天后的強度。值得注意的是,當需對受凍的混凝土施加壓力時,需首先對其進行解凍,并將表面處理干凈后才能施加壓力。
冬季混凝土施工是相對復雜的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需保證對各個工序施工時間和溫度的控制。為保證最終施工質量,需根據工程要求采取相應的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