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瑛
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00
正文:
BIM技術源于國外,該技術在國外的應用和發展是相對比較成熟的,BIM技術在城市建設、房屋建設、市政建設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國BIM技術的使用時間比較短,國內應用該技術的施工單位也比較少,而更加廣泛的采用BIM技術進行施工與建設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的主要發展方向和趨勢。BIM技術的可以根據信息數據對地鐵軌道做出合理的規劃,這種規劃具有極高的科學性,能夠更好的避免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所出現的偏差或者失誤,從而減少地鐵工程建設的損失。從整體的角度來講,BIM技術的應用對于我國地鐵建設是具有關鍵作用的。
以上海地鐵建設為例,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里,上海一共建成了超過600公里的地鐵軌道,這在信息現代化的今天具有發展意義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困難。傳統的軌道與現代化軌道相比存在相應的不足,在管理上、建設上、效果上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實現變革與創新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打造一個現代化智慧地鐵。智慧地鐵的組成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智慧設計、智慧建造、智慧運維。
基于BIM的智慧設計是三維形式的,與以往的二維設計相比,這種方法的實際效率更高,制作時間更短,并且能夠更快的發現所存在的問題,從而保證設計質量。這種設計方式也可以成為正向設計。BIM智慧設計可以與多個項目、多個平臺向結合,實現相互之間的協調與整合,從而提高設計效率。例如上海13號線的淮海中路站,這個站的基坑可以達到30多米,是基于BIM智慧建設的最深的一個地鐵車站。在這個項目的建設中,相關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就采用了BIM技術,集合多個系統、多個項目、多個專業來建設項目模型,并且針對每一個接口進行緊密的處理工作,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樣一項具有高難度的建設項目,并保證了施工建設的順利性和安全性。
基于BIM的智慧建造實際上就是實現互聯網、移動端、信息等方面的整合,進而可以實現遠程監控、遠程操作等。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
無人機:通常情況下,地鐵施工建設過程都有可能會造成周邊建筑以及道路等的沉降,因此可以采用無人機技術對周圍環境展開實施的監督與檢查,并且為后續的施工工作提供詳細的數據和圖像,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或者損失的擴大。
BIM與GIS:地鐵項目施工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降水。降水方案的選擇和制定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傳動的降水方案大多根據經驗來制定,不具有針對性和特點性。而BIM與GIS技術結合之后,可以通過對周圍建筑物以及水文變化情況等進行考察和分析,嚴格根據實際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來實施降雨,從而降低風險,提高安全性。
技術交底方面:利用BIM技術可以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交底,工作人員能夠獲得更加清晰的圖紙圖像以及更加準確的數據信息等,從而能夠更好的滿足施工要求,達到施工標準,有效的避免了印圖像不清晰,數據不準確,工作人員對施工的理解與認識不到位而造成的施工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難度,較少了工期損失。
藍色星球平臺:藍色星球平臺也是BIM技術和GIS技術的結合,這兩項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加安全、高效的對數據信息等進行整合、關聯與管理,并建立平臺網絡,實現各個客戶端的兼容性,打破了傳統的技術屏障。
e建筑平臺:e建筑平臺能夠及時、快速的實現電腦端、云端、移動端的文件和數據的共享,這種方式可以更加便于對數據、模型等的實時查看,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的耗費,為工作人員提供了更大的工作便利。
手機端:工作人員可以直接通過手機端來進行故障問題的檢查,及時將現場問題以及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上傳到云端,并且直接在網絡上通知相關負責人盡快進行問題的處理。負責人接到指令后可以實現快速的響應,從而保證了工作的協調性。
基于BIM的智慧運維能夠更好的將機器、任務、結構等有效的結合起來,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智慧運維。例如針對客流,可以通過BIM技術進行客流人員數據的收集和整合工作,有效的掌握客流規律,根據客流來實現車站的合理建設設計,另外還可以根據車站的實際客流情況及時做出引導方案,通過互聯網來實現客流的應急疏散。針對管理人員,可以通過BIM技術建立地下人員定位系統,這也是BIM技術和GIS技術的結合。維護人員可以在日常的工作檢查過程中接收自動派單,并根據工作任務完成日常的巡邏和檢查,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也大大較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針對機器設備方面,BIM技術可以對設備的數據進行智能化采集,并且根據所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實現建模,從而實現傳感器的合理設置。因此工作人員就可以根據傳感器所反映的內容來對設備的工作參數進行采集,從而分析每一臺機器的實際使用情況和運行情況,了解設備的實際消耗和使用壽命,針對有問題的設備及時制定解決方案,針對設備的使用問題,做好合理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
綜上所述,BIM技術在現代化地鐵建設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并且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效果。建設基于BIM技術的新一代智慧地鐵我們仍然處于一個探索和嘗試的階段。雖然BIM技術能夠幫助促進智慧地鐵的建立,但這種技術在存在許多優勢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因此,相關管理者和技術開發者需要具備變革的理念和創新的理念,不斷探索和研究,建設具有我國城市特點的新型智慧地鐵。目前,我國一些發達程度比較高的城市都已經在智慧地鐵的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在未來,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我們的智慧地鐵建造技術會更加成熟。